劉淑嫻
摘? 要:在我國素質教育事業不斷發展進步的過程中,幼兒學生在其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由于幼兒學生在年齡、性格特點、識物能力等方面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對幼兒學生的教育需要采用特殊的教學手段,在新時代下愉悅教學法的作用開始在幼兒教育中突顯。這篇文章就從幼兒教學的角度分析一下愉悅教學法的必要性,以及具體的應用措施。
關鍵詞:愉悅教學法;幼兒園教學;應用措施
除了家庭以外幼兒園是孩子們接受教育的第一個場所,也是他們開始學習旅途的一個基礎點,由于幼兒自身具備無限的可能性,所以對幼兒教學方向的不同對他們的影響有很大。當前快節奏的社會生活給人們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家長和老師的嚴格要求也讓孩子們不由自主的產生了對學校的恐憂,與此同時幼兒工作者的難度再次加大,如何讓愉悅教學法在幼兒園教學中有效應用是首要之舉。
1在幼兒園教學中應用愉悅教學法的必要性
在現代教育中對幼兒園的學生應用愉悅教學法已經是大勢所趨,它通過營造舒適愉悅的課堂環境疏解幼兒學生對學校的厭煩心理,通過一種具有趣味性的方式讓學生處于一種快樂的氛圍中,通過趣味性的教學方式吸引他們的注意力,這種愉悅教學法的應用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思維創造能力和對新事物的適應能力。比如在愉悅教學法中采用講故事的方式穿插課堂知識,可以選擇學生喜聞樂見童話人物且具有教育意義的故事,在故事結尾給學生點明其中的教育意義,這也是愉悅教學法在幼兒園教學中必要性的體現。
2愉悅教學法在幼兒園教學中的具體應用措施
2.1用講故事、做游戲的方式進行愉悅教學
任何學習的開端都要有興趣的加持,在幼兒園教學中采用愉悅教學法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興趣從而提高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幼兒園教學中的愉悅教學不過是采用孩子們喜歡的方式進行教學,必須要有舒適、安逸、開心的氛圍,對此講故事和做游戲的方式再合適不過。一方面,老師可以適當空出時間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每個孩子都可以講一個故事,也許在我們看來這有些幼稚,但是這些故事可以體現出孩子的思維邏輯和性格特點,老師只需要在適當的時候給予鼓勵并在結尾給學生講一兩個具有教育意義的趣味故事可以升華整個課堂。另外,一些小游戲穿插在幼兒園教學中也是愉悅教學法的重要體現,比如在識字課堂上老師可以設定游戲關卡,把全部學生分成兩個小組,通過比拼認字速度和認字數量評比兩組的最終勝負,這種方式對幼兒即是激勵又是教育,完美的發揮了愉悅教學法的優勢。
2.2尊重幼兒發展特點,正確開展愉悅教學法
每個人在幼兒時期的心理發展和生理發展都是非常快速的,針對幼兒園中不同年齡學生的性格特色,老師們要通過愉悅教學法幫助不同階段的學生強化語言能力也是一種良好的教學,這種教學必須準備不同形式的語言感知活動和閱讀理解課程,根據不同階段學生的發展特色全面落實語言方面的愉悅教學。比如大班幼兒園的學生會學習《打醋買布》這種繞口令的內容,此時對幼兒語言的教學就不單單是語言組織了,還有就是語言的表達與普通話發音,針對教材內容中容易混淆的漢字發音進行糾正和強調,通過繞口令式的語言教學培養學生的普通話能力,這也是幼兒園語言愉悅教學法的重點。而且,對于幼兒學生來說繞口令足夠具有趣味性,首先他們已經有了對這堂課的興趣,那么再加上語言游戲化教學的方式,可以讓幼兒學生更加順利和熟練的掌握語言表達的技巧,從中獲取愉悅教學法在幼兒教學中的質量結果。
2.3愉悅教學法的前提是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
以孔夫子為例,他的教學方式可以用“知之者,不如樂之者”來概括,也就是說學習的前提是明白學習的樂趣所在,因此,教師很有必要去營造一個開心愉悅的學習空間,供學生們在舒適安逸的環境中學習。這樣做的目的在于給幼兒一個比較自在的受教育環境,讓他們不在時間的安排上和情感的禁錮下受教,讓他們體會更有趣的學習方式,在這個基礎上做出的一切努力都為愉悅教學法的開展做了良好的鋪墊。
2.4從孩子們自身出發進行愉悅教學
由于幼兒學生本身就具有年齡和心理的特殊性,他們對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和學習能力還是比較差的,普通的教學方式比較生硬難以收獲有效的教學效果,所以在幼兒教學中采用愉悅教學法要充分考慮幼兒學生的綜合特點,把幼兒學生當做課堂的主體,可以通過做手工等方式讓他們感受到在課堂上的參與度,感受到被需要。或者是舞蹈老師交小朋友們跳舞的時候,可以將生活現象結合舞蹈動作讓學生感受到熟悉感,然后在跳舞的過程中穿插小故事培養與學生的感情,為愉悅教學的開展創造條件。與此同時,在幼兒教學中采用愉悅教學法的方式一定不能忽視了對學生的鼓勵激勵,這會讓學生的好心情大幅度提升在學習中保持積極向上的狀態,更有利于幼兒教學的開展。除此之外,大部分幼兒學生對于問題都有一種執拗的表現,如果不能得到他們所理解認同的答案可能會多次重復確認,這個時候老師要展示200%的耐心,引導幼兒學生向著正確的方向思考,這也是愉悅教學的必備條件。
3結束語
愉悅教學法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傳統教育方式的不足,讓新時代下的幼兒通過與生活聯系相關的方式接受教育,在充分培養幼兒的識物認知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肢體動作的同時也緩解了他們的物理壓力,讓他們在更自在的環境中享受教育。
參考文獻
[1]王淑琴.如何提高幼兒課堂趣味教學的有效性[J].新課程學習上,2013,05.
[2]吳群英,謝幼如,倪妙珊,柏晶,張惠.幼兒線描畫趣味教學探索[J].學前教育研究,2018,07.
[3]俞麗,盧蕾,魏建萍,黃艷云,熊怡,敖曼.幼兒園成語趣味教學點滴[J].山東教育,20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