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松
摘 要:在當前的教學發展中,創新的教學發展形式,能夠為課堂帶來新變。將課本劇的形式運用于中職語文課堂,能夠打破課堂的沉悶,尊重學生的主題,并且全面達成現代化教學的發展。在具體教學組織中,運用課本劇展開教學,需要教師挖掘當前的教學內容,進行合理改編,完善教學內容,最終促成學生的學習與發展。
關鍵詞:課本劇;中職語文;學生主體
前言:在當前的中職語文教學中,嘗試運用課本劇這一創新形式,組織發展教學,具有積極意義,使得課堂教學面貌煥然一新。在具體教學組織中,教師與學生的角色定位都發生了轉變,作為劇本的編導、參與者等多個方面,這些都使得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權得到了更進一步的提升。本文針對當前中職語文教學的發展,為課本劇的運用開展做出思考。
一、課本劇在中職語文教學中運用意義
在當前的中職語文教學中,嘗試運用課本劇的形式展開教學工作,是指由教師和學生合作,將課文等資源改變成為“劇本”,由學生設計改編,也由學生參與演出,并以這樣的方式達成對課文的學習與理解[1]。結合近年來的教學實踐與嘗試,可以發現,中職語文教學運用這樣的方式,具有如下積極意義:
其一,能夠增加學生與語文內容的交流。就語文學科特性而言,作為語言類學科,本身意義就在于口語交際、溝通表達,這也是中職學生綜合素有的必然要求。借助課本劇的形式,將靜態的語言動態的呈現出來,能夠增強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實現對語文知識的靈活運用,甚至于是口語化的處理書面知識,全面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在學生嘗試改編教材內容的時候,就意味著需要與教材內容進行交流,如課本中的人物,在當時的情境之下,應當是以什么樣的感情,說出什么樣的話,這些都是課本劇所能帶給學生體驗的。
其二,能夠照顧到中職階段的學生語文學習。語文學科在中職階段僅僅是公共基礎課程,很難引發學生的重視。加之中職學生本身基礎知識薄弱,難以提升對語文的學習興趣。課本劇以一種新鮮甚至于帶有足夠趣味性的方式,引發了學生對語文學習與關注,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到語文學習中,啟發學生去思考、創作與成長,全面推進學生對語文知識的關注及學習。
二、課本劇在中職語文教學的運用策略
(一)深入挖掘教材內容
深入挖掘教材內容,是課本劇的形式展開運用的前提所在。在中職階段,學生會面對諸多課文與文章,但是并非所有內容都適合改編為課本劇的,學生也沒有如此多的實踐時間。在具體教學中,教師要對教學內容進行篩選,一般而言,適合課本劇的語文素材應當具備趣味性、對話性等特點,能夠通過語言表達出來,并且帶有趣味性,在表達出來之后,能夠得到大眾的歡迎與認可[2]??谡Z多、對話多的內容通常更適合轉變為課本劇;帶有足夠的趣味性,表演成分大的內容,也比較適合學學生的自主改編。如課文《鴻門宴》這樣的內容,就帶有很濃厚的表演需求,且是文言文章,學生在理解中會有困難,不妨改變成為現代漢語的課本劇,學生在自主改編和學習中就能實現成長,加深對教材的理解。
(二)對課本劇進行合理限制
對課本劇進行合理的限制,對學生提出要求,也是教學發展的必須。在當前的中職語文教學中,運用課本劇組織教學時,將學生學習和組織設定的主動權都交由學生本身,但是學生也會有惰性心里,必要的約數十分必要:約束學生的改編,當一篇文章轉變為劇本的時候,就會發生變化。當代影視作品中,有很多小說改編的劇本,多數都是保留小說的精華進行進一步的改寫,也有小部分直接將小說改的面目全非。想要改編課文,就已經融入讀者的觀念,對原有作品進行二次創作了。而且課本劇帶有更多的口語化轉變,自然選詞措句與教材有了很大差距,此時要注意限制內容上禁止庸俗、低速等,脫離低級趣味。在組員設定上,不同小組分別進行課本劇的改編,但是每位組員都要有足夠的參與比例,而避免有人占比多,有人占比少的情況。這些都是課本劇展開的必要限制。
(三)將更多的機會留給學生
將更多的機會留給學生,也是在當前中職語文教學中推行課本劇的重要關注點。首先,應當承認的是,中職課本劇的展開,是教師與學生合作的產物,而非單純地教師或是學生的單獨勞動[3]。在課本劇的情境下,教師與學生不再分工鮮明,而是合作完成的,教師可以作為學生劇本的導演,整個活動的總統籌、策劃,同樣的,學生要將自己的觀點表述清楚,每個小組,或者說是每個人物都是獨一無二的,此時教師要將盡可能的表現空間留給學生,啟發學生進行思考創作,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成長發展。其次,在組織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多聽一些學生的創意。課本劇本身需要在舞臺展示,這對于青年學生而言更有推動力,在組織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傾聽學生的建議,逐漸完善課本劇的情景創設等??傊谡n本劇的形式之下,教師與學生平等交流,盡可能的為學生提供學習成長的空間,打破課堂的沉悶。
結語:近年來,社會發展對于中職人才的認可度進一步提升,但是要求也在逐漸提升。教學工作,更多的關注到學生的學習與發展,對于語文等基礎性學科的學習也不容忽視。在組織教學過程中,嘗試借助課本劇,引導學生關注到語文學習,關注到語文知識的積累,才有可能更好地實現發展,完成語文知識的建構。
參考文獻
[1]戴啟江.課本劇表演的評價策略探究[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7,13(2):63.
[2]吳志誠.指導學生編寫課本劇的嘗試與探究[J].新教師,2018,13(1):23.
[3]貢如云,馮為民.語文核心素養的實質內涵及培育路徑[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18(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