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紅娟
摘 要:文章以近年來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商學院學生參與企業“雙十一”電商實戰為案例,討論了校企雙方深度合作的“雙十一”崗位實訓模式的具體做法,總結了這一做法的成果,并提出幾點針對性的改進建議。
關鍵詞:校企合作,雙十一;電商;崗位實訓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0? ? ? ? ? ? ? 文獻標識碼:B? ? ? ? ? ? ? ?文章編號: 1674-2346(2019)01-0065-04
每年的“雙十一”,已成為全民網上購物狂歡節,各大電商網站都會迎來網購和物流的高潮。當大部分人的視線聚集在“雙十一”產生的高量交易時,作為服務產業發展的職業院校更關心的是學校能為全民購物節做什么,學生能在“雙十一”活動中學到什么。本文結合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幾年來的實踐經驗,分析提煉職業院校學生參與企業“雙十一”大型促銷活動的實踐思路,以期為職業院校學生參與企業項目、提升實踐技能提供經驗借鑒。
1? ? 校企合作“雙十一”電商大型促銷活動的基本情況
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于2012年與寧波太平鳥魔法風尚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進行了第1次合作,學校派240余名學生參與活動,活動前企業利用學生課余時間進行為期1個月的理論培訓,全面系統地學習各電商平臺的規則和企業產品知識。培訓結束后進行為期2周的實戰操作,助力企業完成當年“雙十一”銷售目標。自從2012年第1次合作以來,到今年已歷經6個年頭,合作企業從原來太平鳥1家,到目前與方太集團、雅戈爾集團、順豐速遞等多家單位開展合作;合作專業從市場營銷和連鎖經營管理為主到商學院各專業全面參與;學生參與實踐的時間根據專業不同從2周到4周不等;商學院在“雙十一”實踐中取得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良好的教學效果,并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
2? ? 職業院校學生參與企業雙十一電商實訓的主要做法
在電商大潮涌動中,全民狂歡“雙十一”電商活動為商學院在校生參與企業實際商業項目提供了機會,也為職業院校推動校企合作提供了契機。如何更深入地與優秀企業合作,如何讓更多專業的學生在學校就能參與企業實戰項目,體驗企業文化,體會工作激情,一直是職業院校深化校企合作重點關注的問題。本文結合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近幾年的實踐情況,對職業院校學生參與企業“雙十一”電商實踐的主要做法進行了總結。表1是商學院近兩年參加企業“雙十一”實訓概況。
2.1? ? 將參與企業“雙十一”實訓列入培養計劃,摸索校企合作新模式
在6年的“雙十一”活動中,商學院將該實訓列入專業人才培養計劃,摸索出了一種校企合作新模式。
首先,優選合作企業,搭建實戰項目平臺。分院、各專業均積極拓展與企業的合作渠道,優選電商行業龍頭企業進行合作,先后與太平鳥集團、雅戈爾集團、方太集團、順豐速運等企業合作,共同搭建從選品-預熱-售前咨詢-訂單處理-追單-物流-售后服務等全電商產業鏈實訓項目,滿足不同專業的實訓需求。
其次,對接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將“雙十一”實訓列入了教學計劃。各專業在進行充分的市場調研的基礎上,經過專業委員會充分討論,根據不同專業的培養目標,結合企業的工作任務,將不同專業學生安排在相對應的崗位。根據各專業培養目標及就業崗位,結合“雙十一”活動特點,每個專業在第3學期設置2~6周不等的相關實訓課程:電子商務專業設置電商平臺操作實訓、企業電子商務綜合實踐;市場營銷專業設置企業經營管理實訓;連鎖經營管理專業設置網絡零售實訓;國際貿易實務專業設置國際貿易綜合實訓;物流管理專業設置倉儲與配送實訓等。這些實訓課程均為專業核心課程,實訓前均已完成相關課程的理論學習。實訓課程有較強的實操性,實訓時間安排在每年11月,這樣就能較好地結合企業“雙十一”活動項目,為學生參加企業實戰創造條件。
再次,校企緊密合作,從師資到教學資源共融共享。“雙十一”相關的崗位實訓課程均由校企合作共同開發,由企業一線骨干、企業專家、學校專業老師組成師資隊伍,共同制定實訓課程標準,確定學生實訓崗位,制定每個學生的任務目標,并擔任實訓過程的全程指導及實訓后的總結。合作企業在校建有校內實訓基地,校內實訓基地是與企業共享的商業平臺,是“雙十一”實訓的培訓場所,也是日常學生參與企業真實商業項目的實踐基地,更是企業人才儲備的搖籃。
最后,有效組織管理,保證實訓績效。學院成立“雙十一”實訓工作小組,由分院院長直接領導,每年從6月份開始,積極籌劃,與相關企業接洽,爭取學生參與活動的機會。在10月初,分專業召開“雙十一”實訓學生動員大會,并安排專業人員負責場地調度、培訓軟件安裝調試、各教學單位間協調統籌等保障工作。商學院全員動員,從分院領導到專業教師、行政人員、班主任分工協作,確保“雙十一”實訓活動的順利進行。
2.2? ? 校企雙方全程參與,強化“做中學”的培養目標
“雙十一”實訓實現了將實訓課程從模擬實訓室搬到企業實戰現場,在學生參與“雙十一”的實訓過程中,企業人員和學校專業老師全程參與指導,在企業專家、學校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實踐中,教學項目與工作任務互相貫通,主要培養學生的“做”,真正達到“做中學”。
一方面,由企業一線師傅帶領學生“做中學”。“雙十一”的實訓課程指導由企業一線師傅和專業老師承擔。實訓前利用學生課余時間,安排40課時的理論和實操培訓,企業老師先就企業產品、企業文化、活動規則等方面進行培訓,接著根據企業崗位需求進行分組學習,根據崗位不同一般5~10人為1組,由企業師傅負責完成崗位培訓及考核,培訓結束后完成理論和實操技能考試,考試合格才能正式上崗。
另一方面,在電商實戰中“做中學”。學生正式上崗后實訓均在企業現場完成,學生作為企業員工的角色參與企業真實商業活動,企業給每個學生布置具體的目標任務,以師傅帶徒弟模式開展實際操作;學校老師全程跟蹤指導。實訓結束后,學生不僅要完成企業制定的商業目標,還要結合自己專業實訓目的,完成實訓課的總結。實訓成績參照企業績效考核方法,由企業指導老師和學校指導老師共同評定。
由于“雙十一”電商活動涉及商品流通的各個環節,電子商務的各種平臺工具及技術層出不窮,通過讓學生參與“雙十一”實訓,可以參與最前沿、真實的電商后臺系統的實訓操作,將網絡銷售、供應鏈管理、商品采購、消費心理學、客戶關系管理、溝通技巧等課程學習融入到實操學習中,有效彌補了傳統課堂教學實訓不足的問題,可以培養出更契合市場需求的商貿人才。這一做法是將實踐教學與企業項目經營融為一體,項目化教學與工作任務融為一體,達到“做中學”的培養目標。
2.3? ? 在實訓過程中,提升學生職業素養
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目標之一,也是高職院校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職業素質的養成,需要學生在校期間不斷學習、不斷積累、不斷提高,在整個“雙十一”實戰項目實施過程中,將學生職業素質教育貫穿在整個實踐過程中。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不僅要關心學生是否學到了專業技能和實際工作經驗,而且更應關注學生基本職業素養的培養和提高。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雙十一”活動時間緊、任務重、活動規則多,學生實踐工作效率直接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也直接影響自己的考核,參與“雙十一”活動能有效激發學生努力學習專業技能的動力。其次,“雙十一”活動期間,所有參與者被分到企業不同的工作小組,引入企業的考核機制,在企業師傅的帶領下,很好的融入企業工作氛圍。這不僅讓學生很好地感受到企業文化,也能很好地鍛煉學生的團隊意識、競爭意識、創新意識和誠信意識。再次,活動期間按企業要求排班,作息時間比較特殊,學生工作持續時間長、工作強度大,這能有效地鍛煉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和適應環境的能力。此外,在整個活動期間,要求學生保守企業商業機密,服從企業安排,熱情微笑服務工作對象,在工作中不斷強化學生文明行為習慣的形成、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的形成,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有效縮短從“學校人”到“職業人”轉變的時間,為實現職校生終身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3? ? 職業院校學生參與企業“雙十一”電商實訓做法的成效與改進建議
3.1? ? 從學生方面看,實踐技能大幅提升,更利于就業
由學院出面,引進企業真實項目,由當地電商協會監督與指導,由學校與企業協商簽訂《大型網絡營銷實戰項目校企合作協議》、《網絡營銷實戰項目安全責任書》等,從根本上保障學生相關權益。學生在實戰中不僅能賺得一定的報酬,而且能真正體驗企業開展大型活動的工作節奏與氛圍,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實踐積極性。學生從項目中獲得了實踐技能,從企業得到實訓資源,實現了從理論知識到實踐技能的升級,有助于個人在專業領域的發展與拓展,為未來就業打下良好基礎。
3.2? ? 從學校方面看,人才培養質量明顯提高,更有利于辦學
將“雙十一”實訓列入了教學計劃,讓各專業學生均有機會參與“雙十一”活動,不僅實現了將實訓課程從模擬實訓室搬到企業實戰現場,讓學生感受氛圍,置身其中,更主要的是把它與后續的校企合作基地建設、學生頂崗實習及將來的就業相結合,同時也為各專業師資培養、兼職教師聘任和與企業科研合作打下基礎。同時,企業參與建設校內實訓平臺,減少了學校的實訓投入,提升了學校實訓平臺的建設水平,更加接軌企業實際,大大改善了專業的實訓條件,提升了人才培養的質量。
3.3? ? 從企業角度看,經濟效益與員工素質實現雙豐收,更有利于長遠發展
通過與學校合作完成“雙十一”電商活動,不僅能解決“雙十一”大型活動期間人力資源短缺的問題,同時也能尋找適合企業未來發展的人才,達到良好的人才引進和儲備。“雙十一”期間,由于活動集中,企業短時需要大量的人力完成售前、售后和物流等各項工作,與高職院校合作,可有效地解決短時人力不夠的問題。企業在分享實訓資源、提供實訓真實項目的過程中,還能有效地傳播企業文化,吸引眾多認同企業文化的學生到企業就業,使高職院校的實訓基地成為企業未來發展的人才儲備。這些人才都是經過實訓環節訓練的,其實踐能力、工作技能已經基本滿足了企業對人才的能力需求,學生畢業進入企業后,能很快適應,較快上手,這自然是企業求之不得的。因此在電商環境下,企業和學生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
3.4? ? 從社會角度看,產教長效合作體系的建立,更有利于社會經濟的發展
“雙十一”電商節已然成為全民狂歡的購物節,高職院校學生參與“雙十一”電商活動,不僅有力助推企業創造更好的效益,同時也讓產教融合得以順利開展。社會上更多的企業加入學校的實訓平臺,降低運營成本,招募優質人才。在電商環境下,培養的人才實踐能力更強,更符合社會經濟發展方向,人才質量的提升將為社會經濟創造更多的價值,夯實人才基礎。
誠然,職業院校學生參與企業“雙十一”實訓,企業、學校、個人、社會多方受益,但在實施過程中也存在需要思考和改進的地方。由于“雙十一”期間,每個企業產品不同,企業考慮成本等因素,需要學生參與時間、人數等無法完全與學生教學計劃相匹配,因此,自參與“雙十一”活動后,每年都有臨時涉及部分班級的教學計劃的調整,造成學校教學秩序的不穩。以后各專業需要更充分做好市場調研,作好相關企業“雙十一”活動各種數據分析,認清“雙十一”的發展趨勢,加強與合作企業的溝通,及早安排或調整好教學計劃,以保證教學秩序的穩定有序;“雙十一”活動時間緊,雖然工作涉及到商品流通的各個環節,但學生參與其中最大的一塊工作是售前售后的客服工作,工作辛苦又較單一,部分學生會因為覺著工作技術含量低而缺乏工作積極性,建議專業教師能結合企業產品,將先前大量企業“雙十一”活動需要的準備工作,比如促銷方案制定、產品拍攝與美工、數據分析等與相關專業課程銜接,能讓學生參與企業“雙十一”活動的全過程,了解更多高技術含量的活,提高學生參與積極性。
參考文獻
[1]李科.工程管理類專業群共享型實訓基地建設探索――以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工程造價實訓基地建設為例[J].管理觀 察,2018(15):134-135.
[2]居珈璇.高職商科類專業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研究[J].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15(02):42-44.
[3]覃聰,鄧靈麗.高職院校商科類專業生產性校內實訓基地建設探索[J].經貿實踐,2018(06):330-331.
[4]盧斌.職業學院商科專業實訓基地建設探討[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12):34.
[5]高鈞.高職院校商科專業校內實訓基地建設研究與實踐――經管類跨專業綜合實訓平臺建設與應用[J].當代教育實踐與 教學研究,2016(04):224-226.
[6]肖利秋,鐘平.高職商科專業實訓基地建設的實踐與思考――以廣州城市職業學院為例[J].廣州城市職業學院學報,2014, 8(03):67-70.
[7]居上游,沈時仁.基于雙十一網購節的“做中學”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以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電子商務,2016, 6(039):8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