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娜
“有體驗的學習,學習活動才能進入個體的生命領域”。我們課堂中的學習活動存在著下列的現象:為活動而活動,活動缺乏目的性;外顯多于內隱,活動與思維相脫節,活動缺乏實效性。那如何讓我們的課堂成為“在體驗中求發展的課堂呢?
一、從生活中“提選”數學問題,讓學生“體驗”知識的來源
數學來源于生活,喚醒學生生活經歷的體驗,能在知識與學習者之間架起一座橋梁,能使知識變得親切可人,有親身經歷的,有親眼所見的,有親耳所聞的,所有這些,都是學習的厚實基礎,教學的豐富資源。
如:“分類”的教學片斷(第一冊)(學生8人一組,圍成半圓,并在中間隨意堆放衣服,鞋子,籃子,書,瓶子,玩具等若干件)
師:同學們,在我們這間教室堆放了好多東西,你們瞧瞧有那些東西?
生:有玩具,書,衣服。
師:這些東西就這樣放在教室里,好不好?為什么?
生:不好,這些東西放的亂七八糟的。
師:你能給老師一個好的建議嗎?
生:應該把東西整理好。
師:今天我們就來當個小管家,把這些東西收拾,整理,分類擺好。板書:小管家(分類)
……
在這里,教師將教材的內容加工成學生熟悉的生活畫面。通過活動化的生活場景,使學生自覺產生收拾,整理的愿望。這種親身體驗的活動,讓學生感受到了“分類”這一知識存在于他們熟知的生活世界,也讓學生感受到了學習過程是這么的生動有味。
二、從活動中“提煉”生活內涵,讓學生“體驗”探究的過程
“學生有一種與生俱來的,以自我為中心的探究性學習方式。”在教學中,通過觀察,操作,驗證,歸納的活動,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再創造”的過程,體驗獲取知識的“艱辛”和“樂趣”,學會獨立思考,自主探究的方法,生成個性化的理解和感受。
如:在教學“兩步計算運用題”時,設計了一道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的數學題:
如何設計購票花錢最省。
成人票:每人每張40元;學生票:每人每張20元;團體票:(30人及以上)每人每張30元。教師:27名,學生:203名。
要求學生以小組合作形式設計方案并在全班展評。學生在小組內各抒己見,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分工合作設計小組的購票方案:
1.教師購成人票、學生購學生票:
40×27+20×203=5140(元)
2.用教師、學生總人數購買團體票:
30×(27+203)=6900(元)
3.教師購成人票,學生購團體票:
40×27+30×203=7170(元)
4.用教師和三名學生和的人數購團體票,其余學生購學生票:
30×(27+3)+20×(203-3)=4900(元)
不斷修改調整,得出④為最佳方案。
一道生活數學問題的解決,在小組討論中人人出點子,找途徑,并進行交流、評價方案,探究能力獲得不同程度的提高。不同方案的設計,促進學生積極、主動的思維,合作中融匯了豐富了學生整體思維。
三、從交流中“提升”學習品味,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樂趣。
“在人的心靈深處,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里,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在教學中注重搭建一個讓學生平等對話的平臺,從而增強課堂教學的效益,提升學習的品味。
如:“分數除整數”的教學片斷。
師:出示:把一根[45]米長的繩子,平均分成2份,每分是多少米?
生:[45]÷2。
師:這道除法算與以前學過的有什么不同?
生1:以前的除法算式沒有分數。
生2:我們以前學的除法是整數除法,小數除法,而這道算式是分數除法算式。
師:講的很好,我們學過整數,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那分數除以整數改怎么算呢?
接著,教師引導學生自己總結出分數除法的一般方法。整個過程,教師只有引導、聆聽和欣賞,并以一個合作者的身份出現在課堂。學生在搭建的平臺上自由思考,表答,交流和聆聽。
四、從應用中“提交”解題的方案,讓學生“體驗”數學學習價值
《新課標》強調: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重點放在學生能否應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生活的實際問題,是否通過數學促進了學生自身的發展來衡量。讓學生在親歷的實際活動中,體驗數學的價值,感受數學的魅力,生成生命的智慧。
如:學生認識了1~100的數后,老師的要求學生回到家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一個生活實際問題,證明了自己已經掌握了這一個知識。結果學生的匯報豐富多彩,讓人耳目一新。
生:我從1數到100,數給媽媽聽,媽媽說我數的棒。
生:我從家門口走100步,走到桃源居門口。
生:我到森林公園去,數一數,那里的人數比100還多。
生:媽媽陪我上街,我們站在路邊,數完100個行人就回來了。
……
“100個小石頭”,走向生活的真實在這里培植;“100個貝殼”,潛心執著的意志在這里生成;“100下滴答聲”喚醒了洞幽察微的睿智。抽象的數字被幼小的心靈描繪的色彩斑斕,知識的魅力被表達得淋漓盡致。成功的喜悅印在孩子臉上……
新課程標準強調“體驗”,強調讓學生在“體驗”中發展。在教學中,我們要用心營造寬松,和諧,民主,平等的環境,搭建讓學生自主探究,自我表現的平臺,讓學生在這里“浮想聯翩”“怦然心動”,讓學生在經驗中共享,視界的融合和靈魂的感召下,生成自己個性化的理解和獨特的心靈體驗,在良好的體驗中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