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寶生
摘 要:新課程的出臺為高中化學教與學提供了科學、合理的指導。高中階段,教師要嚴格依據新課程標準,摒棄固有的思維方式,勇于創新,改革實驗教學,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實驗能力,從而提升學生化學素養,提高高中化學教育質量。
關鍵詞:高中化學;創新思維;化學素養
一、引言
高中教育面臨著高考的巨大壓力,教學任務繁重且內容復雜,高中教育中經常出現課程緊張、教學枯燥且方法單一等情況。在這樣背景下我國教育部門開始推行課程改革,豐富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模式,激發學生興趣。高中化學作為典型的應用型學科,與實際生活有著緊密聯系,且課程內容多為實驗,很容易引起學生興趣。高中化學教師應調整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
二、高中化學教學現狀
1、創新能力養成重視不足學生的創新能力養成非一日之功,需要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高中階段,教師要給予思想上的高度重視,課堂情境的設置要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想象力,課堂教學要多采用啟發式教學,而不是教師自己唱獨角戲,實行填鴨式教學;化學實驗要聯系生活,激發學生自己的動手興趣,而不是簡簡單單播放課件,把本是充滿魅力的實驗搞得如同幻燈片剪輯,讓學生懨懨欲睡,索然無味;化學知識呈現漸序性,引導學生建構知識體系,而不是七零八碎。事實是,現階段,一些教師借口應試壓力大,仍然喜歡于課堂自我喋喋不休,喜歡自己一唱到底,以至于忽視了與學生的課堂互動,使學生學習積極性大為降低,課堂新鮮度不高,所學知識難于與生活相關聯,自然無法實現知識的學以致用,創新能力也就無從說起。
2、實驗教學缺失有人說,化學就是瓶瓶罐罐。換言之,化學就是一個強調實驗的學科。實驗不僅是教師傳授知識的途徑,也是學生知識學習的主要方式,因此,教師要想方設法借助實驗來達到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目的。但是,需要指出的是,部分教師借口實驗簡單而忽略實驗教學,抑或口頭做些簡簡單單的講解,要求學生硬性記住,而把更多的時間用在化學理論知識的講解。久而久之,其結果是顯而易見的,學生動手能力差,想象力不足,只是沉溺于無休無止的題海之中,創新能力自然難以實現。
3、教學方式不科學化學是一門趣味性較強的學科,本應該上得興味盎然,而事實上,一些老師卻把化學課上得學生昏昏欲睡、興味寡然。究其原因,在于不少老師簡簡單單認為,只要課堂上把知識點講解清楚,完成課堂教學就可以了。這顯然是錯誤的認識,對于學生來說,一個良好的課堂教學情境設置會使他們興致勃勃,有的老師卻把這一重要的節點忽略。需要明確的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堂教學情境不能忽略;現階段,一個毋庸置疑的事實是,化學課變成了紙上談兵,直接省去了化學實驗,造成教學方式與學生接收效果相脫節,學生失去學習興趣,產生疲勞感。說到底,教師不能創新教學思路,教學方式過于刻板,課堂氛圍嚴肅,影響教學效果。
三、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與能力的措施
1、創新實驗教學方法有人打趣道,化學學習興趣的養成就是在瓶瓶罐罐的叮叮當當聲中養成的。可以說,教師要善于借助實驗來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從而培養他們的化學創新能力。教學中,我經常在正式的知識講解前安排一個小實驗,如“鎂”的化學性質分析,一個小小的實驗,就會引發學生的熱議,引發他們的深入思考,我常常引導學生展開自由討論,養成了習慣,學生每到化學課就會莫名地激動,“老師,我喜歡化學,喜歡實驗”;實驗需要學生動手,通過動手學生對化學現象進行深入思考,可以說,通過手腦并用,學生從根本上提高了自己的思維能力。遇到新問題時,就能夠主動動手進行論證和推理,根據實驗結果去驗證推論,可以說,這種開放式的學習對學生創新能力的養成有很大的幫助;需要強調的是,一些老師在進行化學實驗時縮手縮腳,害怕實驗有一定的危險而不敢放手去讓學生做。筆者認為,教師要嚴格操作規范,嚴格按照實驗流程,讓學生盡可能獨立完成化學實驗,老師在一邊適度指導,實驗中讓學生根據教材思路進行獨立實驗,包括對實驗器材的選取,數據表格記錄,以及實驗步驟等大膽進行,獨立完成,對自己的猜想進行探索和論證。老師要鼓勵學生勇于思考,根據實驗否定錯誤的猜想和假設,從而使學生大幅提升自我創新能力。
2、教學生活化,增強創新性化學源自于現實生活,又回歸到生活中。新版化學教材注重與生活相結合,所選的一些化學現象往往就與生活緊密相連。教學中,我重點引導學生了解化學與生活的關系,使學生通過知識的學習認識化學對生活和社會發展的影響。“有參與化學科技活動的熱情,有將化學知識應用與生產、生活實踐的意識,能夠對與化學有關的社會和生活問題做出合理的判斷。”在此指導下,我在日常的化學教學中引入生活因素,從與學生相關的生活中提出與課堂教學相關的化學問題,引導學生運用現階段已經所學到的化學知識和化學的思維方式去加以分析與解決,使學生感受到掌握知識的價值,提高了自己的實踐能力。
3、勇于質疑,勇于創新只有敢于向權威挑戰,敢于質疑,才能有創新。教學中,我積極引導學生善于思考,引導他們透過現象認識本質。鼓勵同學敢于提問與質疑,勇于否定“師命即天命”,在引導他們在質疑老師的同時,要進行深入詳盡的思索,大膽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這不但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更加激發學生們的創新意識。
綜上所述,高中階段,教師要嚴格依據新課程標準,摒棄固有的思維方式,勇于創新,改革實驗教學,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實驗能力,從而提升學生化學素養,提高高中化學教育質量。
參考文獻
[1]夏淑冰.系統思維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教學參考,2017,(08).
[2]王舒.合理應用情境素材促進高中化學教學[J].中學教學參考,2017,(08).
[3]朱佳麗.微課在高中化學教學應用中的初步探索[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