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巧杰
【摘 要】近年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粗放的開發對自然環境造成難以估量的破壞,霧霾、水污染等環境問題已經深刻影響著人們的生活。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逐漸增強,對于擁有一個美麗干凈家園的呼聲越來越高。作為高污染行業的造紙業,在低碳經濟背景下應重視企業環境成本核算。文章基于造紙行業的特點,闡述了我國造紙行業在環境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既能促進經濟增長,又能保護環境的相應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低碳經濟;造紙企業;環境成本
【中圖分類號】X322;F124.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19)01-0252-02
0 引言
造紙業是一個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產業,是國民經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但同時造紙業對我國環境也造成了不可逆的破壞,尤其是造紙行業的污水排放量在水資源污染源中占據半壁江山。因此,我國造紙行業改變經濟發展模式、走低碳經濟發展道路已刻不容緩。我國于2018年1月1日開始征收環境稅,這意味著盈利空間狹窄的造紙企業將面臨更大的稅收負擔,無論是從自身層面還是從社會層面,造紙企業都應該重視環境成本核算,走低碳可持續發展道路。
1 低碳經濟背景下的造紙企業環境成本概述
1.1 低碳經濟的含義
“低碳經濟”一詞源自英國。與傳統經濟相比,低碳經濟注重的是低碳的經濟發展模式,要求從經濟發展的各個方面減少碳的排放量,從而達到保護環境的要求,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
1.2 造紙企業環境成本概念
環境成本即指人類在經濟活動中,因為沒有保護好環境,造成環境污染,最后不得不付出代價進行環境整治。從經濟學的角度看,環境成本可以從兩方面體現:一是環境保護支出,即出于對環境保護的目的而實際所消耗的經濟價值;二是環境退化成本,即環境污染所造成的價值損失,以及出于對環境保護而付出的經濟價值。造紙企業是我國傳統的生產型企業,對國家發展和人民生活都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造紙企業在生產過程中難免會污染環境。造紙企業會消耗一定量的原材料,同時在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污水、廢水,給環境造成嚴重破壞。
具體來說,造紙企業的環境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內容:一是環境保護成本。這個可以從主動成本和被動成本兩個方面來闡釋。主動成本指企業主動支出以保護環境,主要包括購買環保設備、研發環保產品和工藝等;被動成本指企業為了達到國家明文規定的環保標準而支付的相關費用,主要包含相關稅費、排污治理費和行政懲罰費用支出等。二是污染物治理成本,即造紙企業支出在生產過程中排放的廢水、廢氣和廢渣等治理成本費用。三是員工培訓與管理成本,即造紙企業對員工進行環保培訓的費用支出。
1.3 造紙企業環境成本控制
造紙企業給我國環境造成很大威脅。在經濟新常態下,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企業要擔負起發展低碳經濟的重擔。造紙企業進行環境成本控制已經勢在必行。因此,如何進行企業環境成本控制,是造紙企業提高效益的關鍵。為了了解和控制造紙企業在發展中的環境成本情況,必須嚴格把關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控制情況:事前控制要做好預測工作,即對環境成本的預測要準確和全面,較為真實地反映可能出現的成本,從而控制和降低環境成本;事中控制就是對造紙企業生產過程中造成的環境污染進行控制;事后控制就是“善后控制”,在前面步驟基礎上進行總結、反省、改進,并為未來發展作長遠規劃。
2 造紙企業環境成本控制面臨的問題
2.1 環境成本控制方法不完善
眾多造紙行業的企業家沒有對環境成本控制引起足夠重視,仍不惜以破壞環境為代價最大化地追逐眼前的經濟利益。多數造紙企業環境成本控制觀點還是過去的“先污染后治理”,只重視環境控制中的事后成本控制,忽視了環境成本控制的事前預防成本。這種觀念使得造紙企業為達到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在事后投入更多環境成本對先前的污染進行治理,既增加了企業成本,也不利于調動造紙企業進行環境保護的積極性。環境成本控制的事前預防和事中控制能夠從源頭上達到環境治理要求。從長遠角度來看,事前控制和事中預防能夠減少企業的成本支出,有利于企業長期可持續發展。然而,我國造紙企業正處于行業轉型階段,環境成本控制觀念淡薄。
2.2 環境成本核算制度有待完善
首先,虛增利潤的情況仍然存在。許多企業在計算成本時沒有將企業的環境成本納入企業總成本計算范疇,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企業成本“降低”的假象,自以為效益很高,且常會忽略環境保護,再次產生環境成本。其次,目前很多企業缺乏一套完整的環境成本會計核算體系,也沒有一套可以參照的環境成本會計權威標準。這就造成了大多數企業只是簡單地將企業環境成本計入“管理費用”或“營業外支出”兩個項目,即將企業的排污費和綠化費等列入管理費用進行核算,將企業因違反相關法律法規繳納的罰款、環境污染賠償損失等納入營業外支出。這種簡單粗暴的核算方法不能準確提供環境成本的信息,無法對各個生產環節的環境污染支出進行控制、改善。
2.3 環境成本信息披露不規范
我國現階段還沒有完整的法律對企業環境成本信息披露進行監督和規范。盡管2010年9月環保部發布了《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指南》(以下簡稱《指南》),但《指南》只是一個文件要求,沒有法律的強制性,故該文件對企業在信息披露時發揮不了很大作用。此外,目前我國對環境監督與保護的力度還有待提升。例如:某些相關部門在執法過程中,沒有嚴格進行監管、執法,或者監管、執法力度存在盲區,導致有些企業從自身利益出發進行選擇性地信息披露,這就影響了企業環境成本信息披露的真實性。
3 造紙企業環境成本控制對策
3.1 建立全方位的造紙企業環境成本控制體系
針對造紙企業產品發展周期變化,并根據其不同的發展階段,我們將環境成本控制體系劃分為事前、事中、事后3個階段:一是事前控制階段,企業要有低碳經濟環保的概念,為之后的低碳產品打下基礎;二是事中控制階段,企業要積極采用低碳、環保型材料等,促進發展的同時保護好環境;三是企業發展之后關于污染物的處置和治理階段,企業需要采取合理手段發展循環經濟,提高事后污染物的再生利用率,以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
3.2 采用作業成本法進行環境成本核算
首先,準確分析造紙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的各種環境消耗,并建立真實反映造紙企業發展中各種環境消耗的環境成本庫。其次,通過環境成本庫分析成本動因,并將環境成本動因分至作業成本,然后把作業成本庫總成本和成本動因數結合起來確定單位成本動因。同時,在環境成本會計方面,設置專門的環境成本會計科目,要制定出科學的環境會計核算制度和準則,以明確環境成本的確認、計量和披露原則。
3.3 完善環境成本信息披露
環境成本信息可以從貨幣信息、非貨幣信息、文字信息3種方式進行披露。運用貨幣信息可以對企業在運營過程中的環境成本信息進行數據編制和處理,從而進行信息披露。運用非貨幣信息披露企業環境成本(諸如污染物實際排放量、污染值等因素),并及時調整生產方式和環境治理方案。文字信息披露則披露企業環境成本信息,如明文規定的管理規章制度、責任制度等,可以對企業環境成本提出要求。造紙企業通過把三者有機結合起來,可以完善企業環境成本信息披露,促進企業又好又快發展。
4 結語
隨著綠色經濟、低碳經濟的發展,一場保衛環境的戰役正式打響,造紙企業不能坐以待斃,積極推進環境成本控制迫在眉睫。因為企業經濟活動必然會牽動自然環境,而企業的環境行為反過來又貫穿在整個產業發展鏈條中,并深刻影響產業發展。因此,如何在企業發展過程中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是新時代企業發展和競爭的關鍵。其中,降低環境成本,已然成為關鍵。造紙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一定要了解環境成本的構成,構建科學合理的環境成本核算體系,優化環境成本的管理和控制體系。此外,要建立健全環境監督機制,及時監督和約束環境破壞行為,最終在促進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同時保護好環境。
參 考 文 獻
[1]馮巧根.從KD紙業公司看企業環境成本管理[J].會計研究,2011(10):88-95.
[2]胡穎森.芻議企業環境成本的核算與控制[J].財會月刊,2010(8):44-46.
[3]賽娜,湯金偉.基于低碳經濟的企業環境成本管理研究[J].經濟論壇,2014(5):124-127.
[4]謝東明,王平.生態經濟發展模式下我國企業環境成本的戰略控制研究[J].會計研究,2013(3):88-94,96.
[責任編輯:高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