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欣怡
摘 ?要:目前,漢語在泰國已成為僅次于英語的第二大外語,各種漢語教育機構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極大地推動了漢語教育在泰國的發展。與此同時,泰國漢語教育中的一些問題也慢慢顯露出來。本文從泰國漢語教育的發展現狀出發,分析了漢語教育發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針對性地提出了應對策略,為維護漢語教育在泰國的蓬勃發展提出參考性意見。
關鍵詞:泰國漢語教育;發展現狀;發展策略;
引言
漢語教育在泰國有著較長的發展歷史,并受中泰兩國關系的影響,幾經曲折,才呈現出如今生氣勃勃的發展局面。近年來,隨著“一帶一路”的提出和推進,泰國學習漢語的熱情高漲,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但目前泰國漢語教育中出現了一些問題,影響了漢語教育的健康發展。本文就針對這些問題展開討論,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旨在為泰國漢語教育的發展掃清障礙。
一、泰國漢語教育發展現狀
當前,漢語教育在泰國政府相關政策的支持下發展的如火如荼。泰國漢語教育發展現狀主要表現在以下4個方面:
(1)華校成為漢語教育主力軍
泰國華校最初由泰國華人創辦,后經僑社及企業家投資得以改善和擴建。據有關資料顯示,截止到2010年,泰國華校多達160余所,在校學生2.2萬余人。泰國華校通過中國“漢辦”、“僑辦”等組織,引入了大批漢語志愿者,培養了大批本土漢語教師,并組織編寫了多種漢語教材,為泰國漢語教育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2)主流學校重視漢語課程開設
泰國的漢語教育已經得到社會主流學校的重視。很多高等學校都開設有漢語課程,且課程種類豐富,比如普通漢語、商業漢語、漢語教學、旅游管理漢語等都是當下比較熱門的漢語課程。另外,泰國的基礎教育也十分重視漢語教育,不管是公立小學還是私立小學都開設有大量的漢語課,并引起學生的強烈反響。
(3)漢語培訓機構形式靈活多樣
為滿足泰國其他人群的漢語學習需求,各種漢語培訓機構應運而生。這類培訓機構大多由個體或社會團體開辦,并以其靈活多樣的班級形式滿足了不同學員的學習需求,比如針對成年人的晚上班、周末班、高級班,針對學生的初級班、兒童班等。這種培訓機構彌補了學校漢語教育的不足,大大促進了泰國漢語教育的發展。
(4)孔子學院數量居亞洲之首
泰國是亞洲國家中開設孔子學院最多的國家。孔子學院不僅通過開設短期培訓班直接推廣漢語教育,還為泰國的漢語教育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在泰國漢語教育發展中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二、泰國漢語教育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漢語教學大綱不統一
當前,泰國漢語教學缺乏統一的教學大綱,不同學校不同地區開設的漢語課程不同,選用的教材版本和考核標準也不相同。這就導致很多學生對漢語學習缺乏系統性和規范性,不同學校畢業的學生漢語水平參差不齊。這就導致一些學生在升學前后出現漢語學習的斷層或重復,不僅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漢語教學資源的浪費,還給教師的教學工作帶來困擾。所以說,漢語教學大綱的不統一給泰國漢語教育的發展帶來不良影響,成為當前泰國漢語教育發展中急需解決的問題。
(2)師資嚴重匱乏
隨著泰國“漢語熱”的到來,各學校、培訓機構相繼開設大量漢語相關課程,導致泰國漢語教師供不應求。當前,泰國漢語教育師資匱乏不僅僅指教師數量不足,還表現為教師專業水平欠缺,教師隊伍成分復雜。泰國漢語教師主要由中國志愿者、自行謀職華人及本土教師組成。中國志愿者大多為剛畢業的大學生,缺乏教學經驗。自行謀職華人大多不是專業教師,教學水平一般,而本土教師又普遍面臨發音不標準的尷尬局面。
(3)教材缺乏統一
目前,泰國漢語教育的教材種類五花八門,僅中泰兩國出版的各類版本就已達30多種。由于泰國漢語教育沒有統一的教學大綱,各學校的漢語教材版本由各漢語教師指定,這就導致泰國不同地區、不同學校、不同班級選用的教材版本也不相同。這種教材的不統一不僅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還阻礙了教師之間教學經驗的交流。
三、泰國漢語教育的發展策略
(1)制定統一的漢語教學大綱
漢語教學大綱對泰國漢語教學、課程設立及教材選用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作用。當前,漢語教學大綱的缺位已經嚴重影響了泰國漢語教育的健康發展。泰國教育部門應在中國漢語教育專家的協助下,盡快制定出權威的教學大綱,尤其是針對中小學階段的漢語教育,以改善當前混亂無序的教學現狀和參差不齊的教學成果。
(2)加強漢語師資隊伍的建設
漢語師資力量是影響漢語教育發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泰國漢語教育發展的人才基礎。針對當前嚴重匱乏的漢語師資現狀,應從“引進”和“培養”兩方面同時入手。一方面,引進更多、更優秀的漢語教師,提高漢語教師及志愿者的禮遇;另一方面,利用引入的優秀漢語教師培養出更多本土教師,并加強對現有漢語教師的培訓,以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教學水平。
(3)改革漢語教材
教材是教師、學生實現教學目標的主要工具,其內容必須符合學生的發展特點,滿足教學目標。目前,泰國漢語教材的改革不僅僅包括教材版本的統一和標準化,還應包含教材內容和編排形式的改革。教材的內容除了要尊重泰國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文化習慣之外,還應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學習需求。教材的有效改革對泰國漢語教育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促進作用。
四、結語
隨著中泰兩國友好關系的不斷升級以及兩國經濟貿易范圍的不斷擴大,泰國對漢語教育的需求將不斷增加,漢語教育將在泰國有著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因此,兩國政府應重視當前泰國漢語教育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在泰國政府的主導下和我國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完善相關扶持政策,改善當前漢語教育環境,以促進漢語教育在泰國的蓬勃發展。這對促進兩國人民交流,拉近兩國關系具有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1]趙惠霞,張琛.泰國漢語教育對我國高職教育教學的啟示[J].陜西青年職業學院學報,2018(03):16-20.
[2]高鮮菊.漢語國際教育與中泰合作交流研究[J].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23(03):26-29.
[3]李蘭.泰國中小學漢語教育現狀[J].現代交際,2018(09):?175-176.
[4]李晶晶.“一帶一路”背景下泰漢語教學的發展現狀及前景[J].文學教育(下),2018(04):66-67.
[5]梁霞.泰國孔子學院發展現狀、困境與對策[J].東南亞縱橫,2017(04):80-83.
(作者單位:南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