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紹靜 季夢園
摘 要:高校在培養金融人才時應以應用性作為核心目的,以培養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為側重點。以金融市場學為例,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應用過程中依然有諸多教學內容、教學設施、教學資源等多方面問題,應通過拓寬校企合作空間、應用金融實驗室教學、加強雙師型師資建設等方式解決。
關鍵詞:金融市場學;應用型人才培養;教學模式
一、引言
為滿足金融發展的時代性要求,金融人才不僅應具有豐富理論知識,更需要較的實踐能力。金融人才培養需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面向應用型人才培養進行教學改革,發展實踐性教學,創新教學模式,旨在培養應用型、綜合型金融人才。以金融市場學為例,金融市場學是一門金融專業的核心學科,主要研究市場經濟條件下各個金融子市場的主體行為及運行機制。其課程以經濟學和貨幣銀行學等基礎學科為依托,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這要求我們培養學生扎實的理論功底和操作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傳統金融市場學教學以教師課堂授課為中心,教學方法單一,學生則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課堂教學效果不佳,學生缺乏主動學習熱情。為切實提高“金融市場學”的教學效果,在教學設計時應時刻突出 “以學生為中心”這一主題,課堂教學注重師生互動,結合這門課程特點輔以仿真實訓的手段,以期能使學過 “金融市場學”課程的學生能適應現行的金融畢業生從業環境和人才甄選要求。
二、當前金融市場學實踐教學中反映出的教學問題
(一)教學定位不準確,教學內容缺乏實踐特色
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是為了滿足經濟發展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重點培養學生金融理論的應用能力,結合理論知識,用金融理論知識解決實踐中的問題,提高綜合素質。一般以社會見習、社會調查、課堂模擬教學等為內容,脫離了日新月異的金融形勢,無法應用到最新的金融技術,無法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沒有達到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
(二)雙師型人才缺乏,實踐教學力量不足
目前,我國高校教師缺乏金融業從業經驗,不了解真實的金融操作流程,缺乏金融實務的技巧和經驗,無法為學生的實踐作出有效的指導。而從事過金融業實踐操作的人員對于指導實踐最有發言權,卻因為學歷不高、理論知識不夠等原因不能成為高校教師,雙師型師資力量的缺乏影響了高校金融實踐教學工作開展和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三)實驗實訓基地建設不足,實踐教學管理斷層
實驗室和實訓基地模擬是高校金融實踐教學的最重要內容,校內外實驗實訓基地建是高校金融實踐教學的重要保障。在校外實訓基地的學生管理上,校內外銜接不完善,校外實訓基地大多是依托金融機構或金融企業建立,導致學生出校門后放任自流,教學實踐基地沒有充分發揮實踐教學作用,達不到實踐教學效果。
三、改善教學的建議措施
(一)構建和完善金融專業實驗課程體系
金融是一門交叉性的學科,涉及銀行、證券、期貨、保險等不同的內容。金融實驗教學是一個開放式的技能平臺,該平臺通過計算機網絡以及專業應用軟件等硬件和軟件資源將金融網絡教學設備加以共享,實現實訓教學資源的集約化、規模化和專業化,從而提高金融專業實訓的面對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高校金融實踐教學模式探析教學效果。按照教學實踐有機結合的要求,科學合理設計金融專業實驗教學課程。金融學科在制訂教學課程計劃中,要完善教學課程和內容設置,彌補實踐課程的不足,將實驗教學納入金融專業課程體系中,要保證金融實驗學時數和占總課時的比重。為了保證金融專業實驗教學的質量,對于那些實驗要求比較高、實驗內容比較多的內容盡可能單獨開設實驗課程,保證實驗課程教學活動的完整性。比如,根據金融專業的學科特點,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為金融實驗課程提供真實與虛擬相結合的實驗條件,如設置證券模型實驗室、財務會計實驗室、企業管理實驗室、人力資源管理實驗室等,從而培養學生的金融動手實踐能力。
(二)提升實踐教學團隊實力
教師是組織教學活動的主導力量,提高實踐教學質量,離不開高質量的實踐教學團隊。一是優化實踐教師結構,高校金融專業教師大多具有較高理論水平,但是具有金融從業經驗的卻很少。為了彌補這樣的不足,高校可以聘請具有金融業從業經驗或同時具有較高理論水平的金融專家作為實踐教學教師,提高雙師型教師數量,在指導學生進行試驗實踐操作的同時,也可以為其他教師做示范,開展實踐教學專題講座,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和實踐教學效果。二是組織教師到金融機構進行研修或者參加研討班,進行深入學習,在學習中提高對金融實踐教學的認識,豐富實踐教學知識,更好地指導學生,提高實踐教學質量。
(三)拓寬校企合作空間
學校是人才培養的主陣地,是金融人才的供給方,金融機構是鍛煉學生實踐能力的主要力量,是金融人才的需求方。高校應該加強與金融企業的交流與合作,拓寬校企合作范圍,而不僅僅限于人才輸送,在更大范圍內尋求與金融企業的合作,充分了解金融機構的具體人才需求標準,讓金融企業參與高校金融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制定,以及課程體系設置,結合高校與金融機構對人才培養的有利條件,整合資源,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種資源,培養金融專業復合型人才。在高校金融實踐教學中,也可以邀請金融機構相關專業人士作為實踐課任課教師,豐富學校的實踐教師隊伍,提高實驗實訓教學質量;進行金融專業講座,為學生提供與金融專業人士交流學習的機會。學校要拓寬學生實習機構范圍,在傳統金融機構如銀行、保險等建立學生實習關系的同時,也要認可學生在其他金融相關領域的實習,鼓勵學生在不同的機構中學習,鍛煉學生金融實踐操作能力,培養學生金融思維,同時也可以學習到金融有關的其他知識。
參考文獻:
[1]錢曼麗,楊小花. 案例教學在金融市場學課程中的實踐考探[J]. 金融經濟,2014(24).
[2]袁溥,藍裕平. 我國高校金融專業小學期實踐教學研究[J]. 教育教學論壇,2014(11).
作者簡介:
王紹靜(1989.09--),女,漢族,山東煙臺市,助教;碩士研究生,單位:煙臺南山學院,研究方向:金融市場方向
季夢園(1998 .06-)女;漢族;山東臨沂人;煙臺南山學院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