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燕婷
摘 要:老年大學學員自我管理教育作為老年大學開展素質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對和諧校園建設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學聯會作為學員工作的具體組織機構,承擔著學員管理的重要職責。本文主要探討學聯會組織建設的模式、文化建設的結構,旨在通過研究學聯會建設,提升老年大學學生管理工作效能。
關鍵詞:老年大學;學聯會;組織建設;文化建設
老年教育是適應改革開放和人口老齡化發展需要而產生的一項新興教育事業,老年教育事業的發展不僅滿足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且為創建和諧社會,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出了積極貢獻。我國的老年教育學校是老年教育的最主要的組織形式。筆者所在的常州老年大學創立于1986年。學校擁有書畫系、文史語言系、器樂系、聲樂戲曲系、舞蹈健身系、家政保健系、計算機系等七個系部,規模性社團組織9個,開設85個專業(課程),372個班級,在校學員13500余人次,建筑面積12500余平方米,是江蘇省辦學規模達“雙萬”的三個單位之一。
一、老年大學學聯會組織建設模式初探
學校于2016年9月成立學員聯合會(以下簡稱“學聯會”)。學聯會運行模式如下:系部成立學聯會,成員主要由各班班長組成,在系部學聯會召開成員大會,推選主席、副主席、各委員,然后各系部主席進入校學聯會組織,再根據各自所長進行分工。此舉之優勢在于推選方便,便于形成組織,但是劣勢在于,只有班長方能進入學聯會,導致校學聯會人數較少,且不利于調動成員工作積極性。
二、老年大學學聯會文化建設結構轉型
1.制度文化建設先行,奠定運行基礎
(1)重建組織機構:搭建學聯會組織機構是讓學聯會“有為”的重中之重。校學聯會設主席一名、副主席兩名,下設四個部門:綜合服務部(主要做好學聯會各類活動后勤保障工作),資源開發部(開發學聯會工作資源),成長發展部(策劃組織學聯會活動),組織宣傳部(吸納學聯會干事,做好學聯會宣傳工作)。
(2)進行崗位設置:學期初,召開學聯會擴大會議,召集所有干事及部長開會,根據個人意向及擅長領域,進行崗位設置的調制。每個部門安排1名部長,1名副部長,2名干事。請各部門在部長帶領下,制定崗位職責,并根據個人能力特長進行分工。對新進干事進行培訓,既要讓他們對學聯會工作有全面的認識又要讓他們融入學聯會,將學聯會當做一個大家庭,讓自己成為這個家庭中的一份子。
(3)推進制度建設:制定《常州老年大學學員聯合會章程》,同時每個部門在部長的帶領下,制定《校學聯會崗位職責》,并廣泛討論,充分聽取建議,進一步修改完善。建立健全學聯會干部選拔制度、會議制度、獎懲考核制度和激勵機制。根據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激勵能夠滿足個人發展需要。有效發揮激勵機制,要充分考慮個體差異,體現公平公正性,注意個體激勵與群體激勵結合、正面激勵與負面激勵結合。
2.組織文化建設同步,優化團隊管理
(1)培養組織文化,提高服務功能
在學聯會內部建立起組織文化,通過組織文化熏陶內部成員,讓他們在內心深處形成一種“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服務理念、“踏實、團結、高效”的工作作風和工作中追求奉獻精神的快樂。只有這樣的熏陶,才能培養學聯會內部成員為了學聯會的自治目標不斷進取、不斷奉獻的熱情。此外,通過組織文化還可以培養學聯會組織成員相互間的和諧關系,在廣大學員面前樹立優秀的組織形象,從而獲得學員們的支持和關注。
(2)明確組織定位,加強“三自”教育
首先,要充分信任學聯會,并作出正確的引導,減少不必要的干擾,充分發揮學聯會獨立自主的功能,讓學聯會干部成為領導組織者。其次,通過制度來規范組織運行,增加工作的透明度,增強廣大學員的參與度,使學聯會能始終得到廣大同學的信賴與支持,始終保持生機與活力。最后要鼓勵并支持學員組織參與學員事務的管理,使學員“三自”能真正落到實處。
(3)形成主體意識,主動自治管理
形成學聯會成員為主體的意識,將他們當做學聯會的主體,將學聯會主體地位從“被動服從管理”向“主動自治管理”轉變,將管理目標統一到服務學員上來,強化學聯會成員的獨立自主意識,培養自主管理意識,依靠學聯會部長、干事的能力來開展工作。
3.精神文化建設并舉,提升發展活力
(1)建立學校文化傳統
積極開展“樹文明學風,創文明校園”活動。首先在全校范圍內下發倡議書,號召全體學員在社會爭當風范長者,在家庭爭當風范長輩,在學校爭當模范學員,崇德向善,做健康老人,知識老人,時尚老人,為促進社會文明和諧做積極貢獻。并且請學員在倡議書上簽名。此活動得到了各系部學聯會的大力支持,在學員中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2)推進社團組織建設
為鼓勵學員社團的創立,學校制定出臺《社團組織管理辦法》,首批命名了15個社團,涵蓋舞蹈、健身、文史、攝影、器樂、心理保健等類別,并積極開展活動,如聲樂戲曲系擁軍社團走近武警部隊慰問演出,為學校雙擁工作的實踐譜寫新的篇章;器樂系的“葫友之家”社團參加常州全民共同挑戰吉尼斯活動;計算機系的攝影社團與舞蹈健身系加強系部交流和合作,走近西太湖開展攝影活動。
(3)開展志愿者服務工作
志愿者活動是老年人社會參與的重要途徑,弘揚志愿精神也是提升老年學員素質教育的重要路徑。一是通過課堂教學、學習團隊活動、校園文化建設以及社會服務活動等各個環節,提高思想道德修養,增長人文藝術、科學技術、養生保健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提升和完善老年學員的綜合素質;二是保持老年學員繼續融入社會的能力,提升生活質量,并能在服務學校、服務家庭、服務社區、服務社會中發揮積極作用。
學聯會的建設絕對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不斷開展的活動的進程中,逐漸去調整、去升級、去改革,從而日益成熟壯大。
參考文獻
[1]《老年教育策論》施祖美主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10月
[2]《我國老年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研究》陳文沛摘自《河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4年9月第16卷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