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
摘 要:隨著數學新課程改革工作的深入推進,使得高中數學教學發生了新的變化,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手段以及教學目標均得到了優化調整,如何提升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成為了當前教師需要關注的重點問題之一。本文以人教A版作為研究基礎,從當前我國數學課堂教學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出發,并在此基礎上闡述了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踐策略,希望能夠優化現有的課堂教學模式的同時,增強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關鍵詞: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實踐探索
一、當前我國數學課堂教學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同質化的數學教育難以滿足學生個性化的數學學習需求
由于學生自身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數學知識基礎以及數學思維體系的不同,使得學生在面對同一個知識點時往往會產生不同的學習狀態。然而,由于現有的數學課堂教學工作的開展主要以數學教材為基礎,這種一切從數學教材出發的教學模式本質上是典型的同質化的數學教育。雖然同質化的數學教育能夠幫助學生掌握基礎的數學知識,但是由于采取的是單向度傳授數學知識的形式,不僅阻礙了基礎知識水平較高學生的發展,還增強了基礎知識水平較差的學生的抵觸情緒。數學課堂教學的目的不是進行一刀切式的教學,而且應當結合學生自身特點開展個性化的數學課堂教學工作,既保障基礎知識水平較高學生能夠掌握更加高深的數學知識,又能夠引導基礎知識水平較差的學生發現數學學習的魅力,使得學生自身優勢得到培養與發揮。
2.“熟能生巧”教學理念抑制了學生數學思維的培育
大部分的教師在開展數學課堂教學工作時更多的是將教學的重心放在與考試大綱相關的知識點的解題培育中,從而形成了“熟能生巧”的教學理念,通過重復訓練的形式實現了學生解題能力的有效培育,但是從長遠的角度來看不僅抑制了學生數學思維的培育,還抑制了學生個性化數學思維的培育。與此同時,由于單向度向學生講解知識現象的存在,再加上“熟能生巧”的教學理念的影響,教師會采取不斷給學生布置作業的形式提升學生的習題練習量,在反復練習的過程中機械性的引導學生掌握數學知識點。然而,這種沒有效率的學習形式,不僅忽略了學生數學思維體系的培育,而且還忽視數學學習技巧的優化,學生做了許多“無用功”,增加了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逆反興趣,而且還使得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大幅度的下降,上課“走神”、“開小差”等現象頻頻發生,難以營造高效的數學學習氛圍。
二、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踐策略
1.以培育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作為教學的重點
為了能夠切實有效的培育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從而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在開展日常的數學課堂教學工作時應當摒棄傳統數學教學方法的影響,避免機械式地強調數學習題的訓練,而是通過引導學生結合命題給定的條件,找出命題給定條件與數學知識點之間的練習,實現思考方式的掌握,提升學生數學學習的效率。以指數函數這一章節的教學為例,教師在講解指數函數的定義、性質、特征以及指數冪等相關知識點時應當將以函數的基本性質作為講解的起點,借助于用數學學科所具有的一題多解的特點,引導學生找出函數與指數函數之間的聯系,實現數學知識點的遷移,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與此同時,教師應當意識到數學教學要講究方法,實現學生多重解題思路的啟發,在解決指數函數相關習題時不僅引導學生立足于課本的知識解決問題,還需要站在其他的角度解決問題,注意引導學生思考,幫助學生找到數學習題的思考角度。
2.構建差異化教學模式
由于學生能力、認知等方面的偏差,使得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點時會產生不同的學習效果差異,為了能夠滿足學生數學能力的發展需求,教師應當開展分層次教學,尊重學生的學習差異。教師應當以月為周期開展學習模擬測試,根據測試的結果將學生分為A、B、C三個層級。以空間幾何體的表面積與體積這一章節的教學內容為例,針對A層級的學生教師應當為其提供多元化的習題類型,要求該層級的學生通過自學的方式解決相關習題。而針對B層級的學生,教師需要講解基本的表面積與體積的相關知識,并通過講解經典例題的形式引導該層級的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從而掌握知識的重難點。針對C層級的學生,由于該層級的學生學習自主性以及效率較低,為此,教師應當以帶領式的教學模式為主,構建預習、復習等系列的學習指引,從而幫助C層級的學生打牢數學基礎。
3.把學生作為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
新課改實行以后,全國大力推行3.0課堂,課堂教學由老師填鴨式的滿堂灌轉變為學生自主探究老師指導的合作型課堂,這種轉變的成效在高中數學課堂上尤為明顯,比如一道很難的數學題,老師講了很久學生都沒弄懂,這時不妨鼓勵學生上來講,學生或許會有更高更妙的方法,讓課堂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其次,在講授新課時,也不必急于把知識點和結論告訴學生,留給學生時間,讓他們小組合作討論探究,這樣得到的知識是自己發現的,記憶就更加深刻一些,從而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應當以培育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作為教學的重點,注意引導學生思考,幫助學生找到數學習題的思考角度。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構建差異化教學模式,滿足學生數學能力的發展需求。
參考文獻
[1]魏育椿.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踐探索[J].學周刊,2019(22):79.
[2]張國明,高薇.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索與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9(10):43.
[3]馬進有.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踐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