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婷
摘? 要:小學美術教育作為義務教育的重要環節,對學生個人審美素養的形成具有重大影響。目前,小學美術教育不斷地從多角度延伸教學實踐活動,基于生活的美術教學逐漸成為小學美術課堂所追求的重要目標。該文旨在探索新時代小學美術教育的基礎性,并在這個前提下闡述小學美術教育存在的問題和相應對策。
關鍵詞:小學美術;問題;對策
一、有效提高小學美術教育實效性的方法
1.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尊重學生的想象力
小學美術是小學學習階段需要重點關注的一門學科。在以往的課堂教學模式下,部分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中心,課堂氣氛較為沉悶,其教學效果也不盡如人意。教師需要選用恰當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吸引力,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上課積極性,使課堂教學更加高效。尤其是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方面,對于美術學科而言,其本就具有無限之美。在課堂教學中,一旦學生的創新思維發散開,就會獲得令人驚喜的效果,并彰顯出美術應該具有的吸引力和魅力。基于這種情況,教師在教學中應該以學生為主體,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充分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與思想情感,通過換位思考,促進學生在教學中活躍思想,努力營造具有吸引力且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最大限度地開發、挖掘學生的創新能力,從而獲得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2.采取多媒體教學手段,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先進的教學設備在教學中得到普遍應用,其應用效果也非常明顯,加上學生普遍對電子設備具有較高的興趣,學生更有興趣通過信息科技設備進行學習。小學生往往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會更加集中注意力,因此,教師應用多媒體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發散創新思維,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作能力。在以往的小學美術教育模式下,部分教師的教學方式較為單一,注重對技能與教學重點的講授,難以促使學生高度集中注意力,影響了教學效果。部分學生需要在教師的幫助、引導下才能更好地發散思維,這正是課堂教學的關鍵。在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創新教學方式,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從而更加生動、鮮活地展示教學內容,更有效地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其求知熱情,并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活動。這樣既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又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如,在《動物王國》一課的教學中,教師以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方式展示學生的藝術作品。這樣的方式既拓寬了學生的眼界、發散了學生的思維,又使學生的創造能力得到了鍛煉,使其創作思路更加廣泛。擁有強大信息傳達功能的高科技產品,能使學生獲得精美絕倫的視覺與聽覺體驗,讓學生在感受藝術的同時,激發他們充分發散思維,進而更好地創造美。學生既對所學的內容印象深刻,又更加熱愛藝術。
二、小學美術教育實踐研究
1.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創設科學情境
小學美術教育具有強直觀性和形象性的特征。教師若想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情境教學的作用,就需要充分結合小學美術教育的特征,有意識地進行直觀教學,吸引學生注意,引導學生發散思維,進行創新創作。教師創設科學的教學情境,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在此,教師需要在教學中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尤其是多媒體技術。通過多媒體技術,教師可以在教學中應用豐富的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教學資源,從而為學生直觀地展現各種豐富的色彩與圖畫。這能夠為學生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讓學生通過親身體會感受畫面中的情感。如,教師在教學生畫“翩翩起舞的蝴蝶”時,可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創設“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的情境。在為學生展示這一畫面的同時,教師可以播放與之相配的音樂;在欣賞的過程中,還可依據實際情況采取拉近畫面距離、放慢播放速度等方式,讓學生清楚地觀察蝴蝶的特征,了解蝴蝶飛舞的姿態。之后,教師再讓學生結合自身觀察開始繪畫創作。在這個教學情境中,多媒體的音頻與視頻有效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使其能夠自覺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學生通過觀察,深入了解了蝴蝶的一些具體特點,加深了對蝴蝶形象的記憶,從而能夠順利完成接下來的繪畫創作。
2.鼓勵學生大膽想象,給予學生創新動力
教師應給學生提供充足的集體創作空間,并放手讓學生創作,這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在學生練習環節,筆者采用分組教學的方法,讓學生共同討論素材的取舍、構圖、配色等,分工合作,以此突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使教師的主導退居其次。在集體創作中,學生積極商議協作,互幫互助,每名學生都能得到主動發展,使作品更完美,這正是集體創作的魅力。活動開始時,筆者提醒學生“孫悟空一會兒下去選水果”,提高了學生的創作熱情。在制作過程中,筆者播放《水果也瘋狂》的短片,為學生展示片中各種各樣新奇獨特的水果造型,如籃球形狀的橘子、像章魚的香蕉、芒果小狗等。學生可以一邊做一邊觀看。這些水果會幫助學生打開想象的大門,不再讓學生拘束于水果原有的顏色和造型。教師在教學中為學生創設寬松的創作氛圍,有利于學生創作出更好的作品,是開發學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徑。這個創作的過程是快樂的、自由的,并帶有創造意味,學生從中可以獲得更大的精神快感,進而充分發揮想象力,創作出更多新穎、多樣的藝術作品。
三、結語
小學美術教育方式的創新成效直觀、顯著。教師以培養學生的創意創新能力為改革核心開展教學,通過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創造良好的教學情境、應用先進的信息科技設備和積極的教學方式,獲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這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當前小學美術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海燕.淺析小學美術教育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J].現代交際,2011(6).
[2]趙希.淺析小學美術教育創新思維培養路徑[J].美術教育研究,20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