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紅琴
摘要:精心預設和動態生成是精彩課堂不可或缺的兩個方面。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一是要吃透教材,在理解數學的基礎上預設問題;二是要領會學情,在理解學生的基礎上捕捉精彩生成;三是要研究教法,在理解教學的基礎上讓生成走向有效。教師要正確把握學的規律、教的藝術,順應學生的思維,珍惜課堂的自然生成,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數學品質。
關鍵詞:精心預設;動態生成;吃透教材;領會學情;研究教法
精心預設是教師機智應對課堂生成的前提和保障,可以讓教學思路更加清晰,使教學氛圍更具有數學味,也可以促使課堂生成更加自然動態地展開。
一、預設問題
(一)引入課題
暑假,老師去了美麗的西藏,在西藏與尼泊爾邊界欣賞到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它的海拔高度是8844米。假如我有一張足夠大的厚度為0.1毫米的紙,可以連續對折,我說,折30次后厚度能超過珠穆朗瑪峰,大家相信不相信?
(二)認識乘方,理解乘方的意義
(小組圍繞問題展開課堂交流)
1.為什么要引進乘方?
2.什么樣的運算叫做乘方?如何用字母表示?怎么讀?什么是冪、指數、底數?
3.列舉2個乘方的式子,說出它的指數、底數和意義。
(三)探究乘方的符號法則
(列舉具體實例,小組討論探究)
1.如何探究?
2.探究符號法則的要注意什么?
評注:教師啟發引導學生從特殊到一般探究問題。開放式問題需要學生發散思維,獨立舉例,再進行集中整理,比較遴選,分析歸納,發現規律。這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而是一個發展學生思維、教會學生數學學習方法的過程。
(四)對乘方的拓展探究
教師應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這種開放式的教學對教師的最大挑戰是由于每個學生對數學的理解能力不同,收獲也不盡相同,所以要求教師對課標的理解、對教材的理解、對學生的理解都要達到應有的深度。
二、生成片段:對乘方的拓展探究
生1:我們小組專門研究了-1,得出當-1的指數是奇數時,結果總是-1;當-1的指數是偶數時,結果總是1。就是說如果要求(-1)n的值,需要對n進行討論。
生2:針對生1所說的,我們可以用兩個式子來表示:(-1)2n-1=-1,(-1)2n=1(n為正整數)。
生3:我們小組發現,如果兩個數互為相反數,那么它們的偶次冪相等,奇次冪互為相反數。
生4:我們發現任何數的平方是非負數,就是a2≥0。
生5:4次方也是,6次方也是的,應該是任何數的偶次冪都是非負數。
生6:n為正整數時,0的n次方都是0。
生7:老師我有一個發現,當底數在0與1之間時,乘方an會比a小,即0 師:這是個較高難度的發現哦!你可以解釋一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