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楊陽
摘要:由于體育舞蹈教學自身的復雜性,其影響因素也是多種多樣的。本篇文章主要從幾個主要方面對體育舞蹈教學的影響因素展開了分析。又于結語中對我國體育舞蹈教學的未來展開了美好的憧憬。
關鍵詞:體育舞蹈;影響因素;內容方法;課時
體育舞蹈是新時期興起于高校之中的一種活動。它將體育運動與舞蹈練習合二為一,不僅可以鍛煉身體還可以帶給人們美學上的享受,使學習者獲得身體和精神上的雙重愉悅。因而,體育舞蹈的教學有著超乎體育和舞蹈各自本身的復雜性,其影響因素也是多方面的。教學者應當從影響因素入手,有針對性的提高體育舞蹈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效率。
一、教學內容
正如我們剛才所講,體育舞蹈是將體育運動與舞蹈動作相結合的一種活動,因此,在進行體育舞蹈教學時,要兼顧美感與實用性。即不僅使學習者獲得身材上的塑造,也要使其能夠達到鍛煉身體,提高身體機能的效果。就具體的教學內容而言,要立足于實際情況,從學習者的需要出發,教授給學生適合他們的體育舞蹈動作及內容。而不應當只追求表面上的華麗,教給學生華而不實的舞蹈動作。而在教授難度系數較高的舞蹈動作時不要急于求成,首先要讓學生了解基本的理論知識,了解基礎的動作要領,進而在進行系統的學習。使學生在循序漸進的過程中逐步掌握相關動作技巧。在各類舞種當中,交誼舞的學習最有利于培養學生對體育舞蹈的學習興趣,因為,交誼舞的動作比較簡單,只要求身體的靈活性,并且有利于促進人際交往,和諧同學之間的關系。因此,在進行體育舞蹈教學時可以從交誼舞入手。
二、教學方法
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是提高體育舞蹈教學水平和效率的關鍵。最高效的學習方法莫過于因材施教。它適用于包括體育舞蹈教學在內的任何教學內容。每位學生的身體素質、對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對相關舞蹈動作技巧的掌握能力都不盡相同。教師在進行體育舞蹈教學時應當針對每位學生的不同情況,從實際出發,選擇適合每位學生的教學方式展開教學,使每位學生都能夠充分掌握相關動作、技巧,提高自身的學習效率。同時,教師應當積極運用幽默風趣的語言來輔助教學,調動課堂氣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進行學習,而避免沉悶氣氛降低學生學習效率情況的出現。另外,在必要的時候教師還通過借助一些輔助動作進行教學,在講解一些技巧性較高的舞蹈動作時,教師可以進行親身示范,使學生們身臨其境的學習,切實掌握相關的動作、技巧。
三、教學團隊
好的教學團隊對于實現高效的體育舞蹈的教學來說至關重要。因為只有在教師素質達到一定水平的前提下,才能教授給學生必要的知識和動作、技巧。因此,在雇傭體育舞蹈教學教師時應當注重對其專業素養的考察,包括理論知識和對專業動作的掌握程度。同時會的多不一定教的好,相關教師的教學能力也是考察的一個關鍵。教師有著深厚后的知識儲備還不夠,還應當能夠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將自己所掌握的知識盡可能多的傳授給學生,使其充分掌握動作、技巧。好的教師還應當能夠充分調動課堂學習氛圍,調動學生對體育舞蹈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教師和學生的雙效配合。共同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習效率。
四、課時安排
俗話說:“熟能生巧”。掌握了體育舞蹈的相關理論知識和基礎動作之后,要不斷對其加以練習、鞏固才能充分掌握。因此,課時安排對于體育舞蹈的教學來說有著重要的影響。很多高校對體育舞蹈的教學不夠重視,安排給體育舞蹈教學的課時也是少之又少,這些課時用來教授給學生基礎的體育舞蹈動作可能都不夠用,更別提系統、全面的提高學生學習體育舞蹈的素質了。因此,應當保障體育舞蹈教學的課時,并且鼓勵學生在課下時間對相關的舞蹈動作多加練習,自覺鞏固在課上學到的理論知識和體育舞蹈的動作、技巧。
五、結語
就目前我國高校教學現狀來看,大部分高校已經對體育舞蹈的教學給予了一定程度上的重視,但其在具體的教學實踐過程當中還存在著諸多不足之處和需要提升的地方。然而,這更加說明我國體育舞蹈的教學有著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和更加美好的發展未來。當然,這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共同努力,希望以廣大教育工作者為主的廣大人民群眾能夠為我國體育舞蹈的教學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提高我國體育舞蹈教學水平,增強學生對體育舞蹈的掌握水平和學習效率。相信在不久的未來,我國體育舞蹈的教學水平會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高,從而為我國學生身體素質的增強和精神氣質的塑造作出重要的貢獻。進而幫助我國培養高素質、全面發展的人才,成為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長驅推動力,提高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增強我國國際競爭力,提高我國國際地位。
參考文獻:
[1]譚華.高校體育舞蹈課程健身價值的實驗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1 (1):39-41.
[2]司麗艷.體育舞蹈藝術表現力的影響因素及培養方法[J].攀枝花學院學報,2014 (4):99-100.
[3]劉愛云.教學方法分類體系的構建[J].教育評論,2014 (6):106-107.
[4]黃瑩,楊紳,王欣.體育舞蹈個性化教學模式的理論研究分析[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4 (08).
[5]文藝.體育舞蹈個性化教學模式的理論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