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芷筠
摘要:體育教學方法始終是體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可以使教師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以近十幾年相關學術著作以及中文期刊數據庫內收集的體育教學方法研究論文作為研究樣本,對體育教學方法的概念、分類及應用進行了闡釋,在收集整理相關的定義的同時,給予一些看法及建議。
關鍵詞:體育教學;教學方法;分類與應用
一、體育教學方法概念界定
體育教學方法是構成體育教學活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體育教學活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決定一節體育課的質量。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專家學者對體育教學方法概念有不同的看法。八十年代,金欽昌認為體育教學方法包括教師的教法和學生的學法。[1]九十年代,吳志超等提出體育教學方法是實現體育教學任務或目標的方式、途徑、手段的總稱。[2]二十一世紀,劉云旭認為體育教學是師生雙邊互動、教與學相互作用的、技術性的教學活動。[3]
綜上所述,從教學方法的定義來看,盡管專家們觀點不一,但總的來看,在一些方面還是一致的。首先,方法要服務于目的,教學方法最終目的是要促進學生的學習。其次,它不是指教師的單邊教學活動,其本質是師生的雙邊互動,是教學方法概念的核心。在“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下,教師在關注學生知識學習的同時多關注學生情感和體驗,促進了師生交流,激發學習興趣,使課堂氛圍變得生動活潑,學生出現樂學、愿學的局面,彰顯出體育課的內在魅力。
二、體育教學方法的類別研究
由于體育教學目標的不同,內容豐富多樣,開放的教學環境,科技的進步,中外文化思想的融合,使體育教學方法變得更加多樣。面對各種各樣的方法,如何正確選擇和使用,首先要做一個分類。“教學方法”的分類,是指按照不同的特點,把它們區分開來,以便更好的認識它們,掌握它們各自的特點。[4]馮曉麗提出了根據教授方式、學習方式、教授與學習相互作用方式、社會組織方式分類的新思路[5]。祝婭等學者將體育教學方法總結分類,第一類將其分為教法和學法;第二類為傳統教學方法和現代教學方法;第三類根據體育教學任務類別分類;第四類屬于信息傳播途徑的方法體系;第五類根據來源;第六類根據層次關系分類。[6]毛振明將其分為以語言信息、直接感知、身體練習、情景和競賽活動、探究活動等為主方法。[7]
對于體育教學方法分類眾說紛紜,由于很多學者研究層面和分析角度不同,故至今為止,還沒有實現統一的體育教學方法分類。給我的啟示:一,沒有定性的分類,任何一種分類都是相對其它分類而言更全面、更易理解、更切合實際,但也存在或多或少的弊端;二,隨著時間的推移,體育教學方法的分類的科學性、合理性不斷完善;三,分類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實現教學目標及完成教學任務,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使學生在體育學習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三、體育教學方法的應用實踐
教學方法的恰當運用,直接影響到教學質量。體育教學方法的合理應用能夠充分體現出體育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按照一定的原則和要求來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來進行合理應用。高菲菲指出“使用體育教學方法應弄清幾個原則,一,掌握基本規律,確定教學方法;二、多法兼用,整合兼顧;第三,創新教學方法?!盵8]楊鈕指出“體育教學方法的選擇需要考慮幾點:針對性,教學目標、內容及教學對象應明確;統一性,教法與學法應統一;結合性,單一性與多樣性相結合;教學方式的可變性,針對不同的學生因材施教。”[9]
對于體育教學方法的運用,各有各的出發點,表述也不相同,但總的考慮因素基本相似,都是從以下幾個因素進行論述的:一,無論哪個時期的概念,教學方法都是為了實現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而進行的。二,學生的基礎和接受能力是學習的內因,也是解決學習的主要矛盾,教師需要因材施教。第三,教師自身素質,教師應秉承“學到老”的優良品質,不斷學習和吸收先進合理的教學方法和理念。
四、結語
我國體育教學方法的研究在今后發展方向上應多與實踐相結合,注重以人為本的思想,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首先將“新”、“舊”體育教學方法相結合,根據教學內容和目標融會貫通的使用。其次實踐環節是體育運動的出發點,技能的形成是需要不斷、反復的練習。其次多種多樣的組織形式,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充分的展示自我,從而挖掘學生的潛能。最后始終貫徹以學生主體,以教師主導的思想理念,使教師由傳授者轉變為促進學生發展的助力人,一堂成功的教學不應是死板的知識灌輸,而是深入發掘其內涵;激發學生的學習樂趣。
參考文獻:
[1]金欽昌.學校體育理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74.
[2]吳志超,劉紹曾,曲宗湖.現代教學論與體育教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3]劉云旭.簡論體育教學方法的概念、分類及應用[J].運動,2013 (9):107-108.
[4]王策三.教學論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248.
[5]馮曉麗.體育教學方法分類研究[J].體育科學,2004,24 (1):53-55.
[6]祝婭,夏瓊華.體育教學方法的分類研究[J].體育師友,2009 (5)76-77.
[7]毛振明.體育教學論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65.
[8]高菲菲.對體育教學方法研究現狀的分析和評價[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6,18 (3):14-16.
[9]楊鈕.關于體育課程改革教學方法的思考[J].遼寧教肓行政學院學報,2010 (6):17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