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玉瓊
【摘? ? 要】課堂導入是近幾年一種新興的教學方法,對于現在的教學效果很好,因此也受到了現在教師們的廣泛推崇。因為在教學中,常常存在著學生們興趣不高、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導致學生不會認真聽課,教師也就沒有辦法上好課,也就導致目前的教學效率不高。但是若是采用課堂導入,就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數學? 課堂導入? 教學運用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7.018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由于數學知識比較枯燥乏味,很難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如果采用課堂導入的模式進行教學,就可以在課堂的一開始,便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興趣。而何為課堂導入?課堂導入指的就是,在開展新知識的教學之前,教師根據教學和教材的內容,設計與其相關的引入環節,將學生引入課堂知識的學習中來。一個成功的課堂導入,可以非常好地激發學生的興趣與求知欲,讓學生的思維處于高度集中的狀態,以此來為整堂課的開展奠定好的基礎。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那么要如何進行精心的設計,才能進行好的課堂導入呢?
一、以舊知識引入新知識進行課堂導入
論語中說過:“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可以做到溫習舊的知識得到新的知識,那么就可作為教師了。而且在學習中,舊知識是學習新知識的橋梁,在其中起著一個過渡作用,由此來引發新知識的學習。因此,在教學中,以舊知識來引入新知識,是我們教師廣泛使用的一種課堂導入方法,并且取得的效果一直不錯。因為采用這種方法,不僅僅符合小學生們的認知規律,而且還可以給學生打下好的基礎,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因此,我們在備課時,要搞清楚教材內容,根據我們的教材內容以及教學目標,確定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學習目標,并且要找出教材內容中的重,難點,找出知識之間的聯系,制定好的測試題目,以供學生學習。所以我們在引入新課時,要先讓學生回憶舊的知識,思考從舊知識中能夠聯系到什么新的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一來,不但幫助學生鞏固了舊的知識,而且也讓學生愿意接受新的知識,也就達到了“溫故而知新”的效果。
我曾經在教學中,設計過這樣一種題目,讓學生尋找最小公倍數和同分母分數加減法,通過做這樣的題目,讓學生復習尋找和解決這兩種問題的方法,加強知識的鞏固,之后再引入新知識,開展新課堂的教學。通過新舊知識的結合以及之間的聯系和引入,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滿足了學生的學習需要,為學生后續的學習打下了基礎,做好了準備,一舉兩得。但是我們教師一定要注意,必須要根據教材的內容,精心設計和選擇,才能達到新舊知識之間完美的聯系。
二、以創設情境法進行導入課堂
創設情景法,是目前一種非常有用的課堂導入方式,創設情景,其實指的就是講故事。講故事,是一種非常適應兒童心理的方法,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剛剛從幼兒園升入小學,心智這些還處于比較幼稚的階段。他們貪玩,喜歡玩游戲、聽故事,這些有趣的東西。所以在小學數學的課堂中,我們就可以以故事導入,讓這些故事來喚醒兒童的興趣,吸引住他們的注意力,讓他們從中學到知識。但是我們的故事不能隨意編,一定要與生活相關,讓學生通過故事的形式,想象出數學知識,給學生設置一定的問題,讓他們在想象中解決問題。還有在運用這種導入方法時,一定要注意選擇好故事,故事的選擇,一定要簡短經典,并且對于小學生具有針對性,并且要注意,不能夠為了講故事而講故事,這樣會顯得畫蛇添足。此外,在講故事時,我們教師的講解也要生動有趣,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將學生帶入到我們創設的情景中來,開展好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
我在進行《分數》這一課的講解時,就曾經給學生講過一個故事來進行課堂導入。大致是這樣:“唐僧四人在取經的路上,偶然得到了一個西瓜,關于這個西瓜怎么分?大家都有不同的見解,但是作為師傅,最后還是唐僧來分,他說:‘孫悟空吃這個西瓜的1/4,八戒和沙僧,以及自己各吃剩下西瓜的1/3。’八戒聽后,就吵起來了,覺得自己比大師兄吃的少,但是不說這種分法是公平的。請問同學們,你們知道是為什么嗎?”就這樣,我就很好地引入了知識,并且讓學生們展開了激烈的討論,接下來的課堂開展就進行的很好,所以在此提出供大家參考。
三、以游戲法進行導入課堂
由游戲法進行課堂導入,前面也提到過,游戲是非常適合小學生這個年齡階段的一種方式,處于這個年齡段的兒童都非常喜歡玩游戲,所以才用游戲法進行課堂導入,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的興趣。在我曾經開展的課堂中,有一次在小學一年級的數學教學時,運用了一種很簡單的游戲來開展教學,而且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當時我在進行奇偶數的認識這一課時,我設計了找朋友的游戲,事先準備了很多一樣的卡片,在上面分別寫上了1到20這20個數字。然后告訴學生游戲規則,讓每個學生分別抽一張卡片,奇數的和奇數的就是朋友,偶數的和偶數的是朋友,讓學生們自己來找朋友,最后再來檢測他們是否找對了朋友,然后問他們為什么,由此就引入了本堂課的教學。
四、以實際演練進行課堂導入
在《新課程標準》中提到過:在教學中,要盡可能多的向學生提供充分的演示,以及讓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和進行交流的機會。也只有通過這樣的方式,才可以幫助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并且幫助他們在探索的過程中,真正地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的基本技能,以及學習方法。所以在進行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時,我們教師要多在講臺上進行演練,讓知識直觀形象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就比如我在進行符號的教學時,就將每一個符號都寫在黑板上,然后一個一個的教學生認識。在教他們公式時,也是在黑板上一點一點地進行演練,盡量充分地讓學生理解和掌握這些知識,以期完成更好的教學。而事實也證明,我的確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所以推薦給大家。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教學的方法并不是唯一的,固定的,而是可以多種多樣的,但其適用的好壞,就在于能否達到我們的目的。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課堂導入的方法有很多,而且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所以,我們在進行小學數學的教學時,要采用多種課堂導入模式相結合,聯合運用,才能真正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但是,無論采用哪一種方式來進行課堂導入,都不要忘記使用能激發學生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方法,因為只有這樣的方法,才能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征,更好的開展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