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紅燕
【摘? ? 要】當前,任職教育政治理論課在教學內容的重點、教學方法手段的運用以及教員隊伍的教學能力等方面,還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一些薄弱環節和問題,不足以適應學員素質能力發展和崗位任職的實際需要。本文擬提出有針對性的對策建議以增強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實效。
【關鍵詞】任職教育? 政治理論課? 教學實效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6.004
政治理論課教學如何應對轉型中的新問題、新矛盾;如何針對學員的崗位任職需要,探索政治理論課教學的特點規律;都是當前任職院校人才培養中亟須研究和解決的問題。必須要進一步統一思想,轉變觀念,深入研究任職教育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內在規律,勇于改革創新,在政治理論課教學主動性、針對性、實效性上真抓實干。
一、構建促進學員思想政治素質和能力全面發展的教學內容
任職院校政治理論課教學,具有明確的崗位指向性,更加注重素質能力的培養。總的原則應該是堅持“缺什么補什么”、“崗位需要什么就教什么”,以適應崗位任職的需要。立足崗位任職需求,打破學科、課程界限,實現各門課程內容的有機融合和優化重組,合理劃分教學模塊,科學設置教學專題,努力構建指向明確、重點突出、適應不同層次教學班次需要的教學內容新體系。
圍繞教學目標,將現有各門課程進行歸并整合,設置三大專題系列:一是“任職基礎類”專題系列。主要是按照“精學管用”的要求,突出黨的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的最新成果、突出中國特色軍事變革的最新成果、突出回答學員關注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幫助學員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打牢理論根基。二是“崗位能力類”專題系列。主要是按照“學以致用”的要求,設置政工原理、政工業務、政工實踐、政工演練等專業內容,幫助學員掌握專業知識,提高崗位任職的能力。三是“素質拓展類”專題系列。主要是按照“全面發展”的要求,緊跟時代和科技發展的步伐,把反映當代社會進步的新思想、新理論、新技術、新知識及時納入教學,把反映當代軍事變革成果的新軍事理論、新裝備技術、新戰法訓法及時納入教學,把反映當今世界復雜局勢的熱點焦點問題及時納入教學,幫助學員完善知識結構,拓展思維視野,培養世界眼光。三大專題系列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系、相輔相成,共同構成任職教育班次政治理論課的內容體系。
當然,各專題的難度系數、內容詳略與深淺程度應因不同專業、不同類型、不同職級而有所區別、有所差異,不能千篇一律。
具體來講:圍繞滿足學員第一任職需要,設置理論素質、基層政治工作能力和知識拓展等模塊,每個模塊下以學員必備的素質能力和基層建設亟待解決的重點難點問題為牽引,設立若干專題,進一步打牢學員的理論根基,堅定理想信念,提高思想道德水平,著力培養開展基層政治工作和科學帶兵的實際能力,促進學員全面發展。其中,接受地方大學生的生長干部任職培訓班次還應增加軍人素養模塊,進行軍人意識、軍隊優良傳統和軍人職業道德教育,打牢學員扎根軍營、建功立業的思想基礎。
二、創新適應時代發展和學員學習特點的教學方法
任職教育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簡單化、考核方法單一化的問題還不同程度的存在,學員的主體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啟發式、研討式、案例式、參觀見學等教學方法雖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普及,但我講你聽的“滿堂灌”還有不小的市場,缺乏深度的思維啟發、深層的思想互動和深入的實踐調研,教員的主導作用和學員的主體作用均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加強任職教育政治理論課體系建設,必須著眼實現教學雙方的高效互動,全面創新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
一要廣泛施行以自主學習為主旨的學導式教學。要改變傳統的“理論灌輸”教學模式,樹立“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理念,營造濃郁的課堂教學民主氛圍,發揮學員學習的自主能動作用。要堅持從學員自學入手,通過教員理論提示、學員獨立閱讀、啟發思考問題、開展課堂討論、適時點撥指導、組織作業練習、進行小結講評等環節,實現教員引導與學員自學的有機結合,促使學員自覺獲取知識,主動探究問題,掌握實際工作方法,提高崗位任職能力。
二要著力深化以解決問題為牽引的研討式教學。要根據任職教育的類型和特點,針對不同培訓班次,著眼提高學員運用理論分析和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圍繞部隊建設和軍事斗爭準備的重點、學員關注的熱點、困擾學員思想的難點等問題,精心設計相關專題,靈活運用多種形式,認真組織教學研討。生長干部任職培訓班次,每個教學單元都應安排討論。中級培訓班次,應以專題研討式教學為主,把研討交流活動列入教學計劃,盡可能實行小班化教學,分組進行課題研究,力求每個培訓班次重點解決幾個問題。
三要切實加強以能力轉化為重心的實踐性教學。要著眼培養學員的實際工作能力和綜合素質,強化實踐教學環節,推進教學向社會和部隊延伸。要注重發揮實踐教學基地的作用,拓寬學員實習鍛煉的渠道。要大力開展案例教學、想定教學,增強學員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要積極組織模擬訓練、對抗演練和參加部隊實戰演習,提高學員綜合實踐能力。
四要適應現代教育技術發展趨勢,積極推進政治教學的網絡化進程。實踐證明,增加政治理論課教學的科技含量,能大大增強生動性、形象性和感染力,提高教學效果。要適應時代發展要求,堅持“內容創新和技術先進同步并舉”的發展思路,實現政治理論課教學技術支撐手段由多媒體化向網絡化的轉變,為教員和學員的學習研究創設開放式、交互式的網絡環境。要搞好政治理論課教學網絡化建設項目和進程的頂層規劃,本著全面系統、準確權威、方便實用的原則,科學指導,分布實施,講求實效;進一步加大專題數據庫建設力度,為開展教學提供豐富的信息資料支撐。依托院校的技術力量,采取立項招標形式組織建設一批集“學習指導”、“名家授課”、“討論答疑”、“能力測試”等功能于一體、覆蓋政治理論主干課程的網絡課程,拓展教學活動的時間和空間。進一步加大資金扶持力度,多渠道籌集資金,為推進政治教學的網絡化提供經費保證。
三、建設適應任職教育需要的高素質政治教員隊伍
加強任職教育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實效,教員隊伍建設是關鍵。推進任職教育,關鍵是要有一支部隊任職閱歷和經驗豐富,理論傳授能力、教學組織能力、科學研究能力、指導學習能力強的教員隊伍。
首先,建立健全有利于教員隊伍整體素質能力穩步提高的體制機制。一要完善人才引進機制。選留優秀畢業學員、引進部隊優秀干部和地方高校優秀畢業生從事任職教育,加強薄弱學科的教員隊伍。聘請總部機關領導、部隊團以上主官以及國內知名學者擔任兼職教授,增強教學實力。二要完善教員培養機制。堅持以提高“能力”為主,立足現有人力資源的開發,把教員培訓納入軍隊人才戰略工程和院校師資隊伍建設規劃;定期舉辦專題研修班、培訓班,為教員提供進修學習的機會;將“精品一堂課”活動經常化、制度化,促使教員提高授課能力;探索試行教學督導制度和教學測評制度,以聽督教,以評促教,激發教員自覺加大對課堂教學的投入。三要完善教員代職鍛煉機制。在繼續鼓勵和資助教員提高學歷的同時,把培養的著力點放在幫助他們豐富部隊任職經歷、了解部隊建設實際上,每年安排一定數量的教員到部隊代職、調研和參加演習,增加感知,開闊眼界。
其次,嚴格資格準入。要不斷優化教員隊伍結構,把政治立場堅定、熱愛教學工作崗位、理論功底扎實、相應任職經歷作為政治教員的必要條件,注重從部隊選調從事政治工作、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優秀領導干部和政治干部充實到教員隊伍,并在評定專業技術職務時適當放寬外語、教齡等條件。要根據教學實際需要,聘任一定數量的軍內外知名專家或部隊領導作為兼職教授,壯大教學力量。要進一步完善教員考評制度,建立完備的教員素質考核和任職資格體系,對考評不合格者調離政治教員崗位。要合理編配政治教員,非教學人員不得占用政治教員編制,政治教員崗位原則上不聘用非現役文職人員,如個別確需聘用,須報經總參政治部批準。
最后,加強師德建設。政治理論教員的一言一行,對學員思想品德的影響要比其他專業課教員更加深刻。廣大政治教員要增強事業心、責任感,熱愛和鉆研政治理論課教學,堅持德育為先,自覺把教書與育人統一起來。要具有高度的政治覺悟,以方永剛同志為榜樣,深入學習、堅定信仰、積極傳播、模范踐行黨的創新理論。要培養高尚的師德師風,堅持知行統一、學用一致,為人師表、誨人不倦,淡泊名利、甘當“人梯”。要嚴格遵守政治紀律,堅持黨性原則,強化陣地意識,堅決抵制各種錯誤思潮對學員思想的影響。對于那些品行不端、弄虛作假、濫竽充數、學術霸權、在學員中口碑不好的在職教員,對于少數一門心思混名混利的所謂教員,應當及時予以教育、調整;在新進教員的考核中,切實增加對思想品德的考察要求,以推動軍隊乃至全社會對政治理論課重要性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