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瓊
【摘? ? 要】在展示知識的過程中能夠不斷培養學生的探索,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平時的教學點滴中內化自己的數學素養,真正實現數學教學的本質目的。因而,唯有我們不斷地提高教學的藝術,優化教學的策略,在教學的各個環節著力,這樣才能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小學數學? 展示知識? 培養思維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6.042
著名的數學教育家斯托利亞爾告訴我們:數學教學重在教師把數學知識的形成與發展過程充分地展示出來。我們知道,學生越了解數學知識的形成與發展過程,就越能有利于學生的理解與內化,也越容易培養學生的良好數學學習品質。同時,在這一過程中更能逐步提升思維的深刻性。所以,如何通過教學活動來展示知識的過程是對教師教學藝術的考量。
一、結合生活實際,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辯證法告訴我們一條樸素的道理,那就是實踐出真知。任何的真理的誕生必定離不開實踐,而實踐又來自于對生活的探索。所以,在小學的數學教學中,我們應當注重生活實際與課堂教學的結合,在充分尊重學生自身的發展和認知狀況下聯系生活實際進行教學。這樣,不僅可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還能充分的展示數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系。因為受小學生的思維發展狀況的影響,他們對數學學習技巧的把握還是十分欠缺,也不能夠很好理解數學學習的關鍵所在。所以,在課堂教學中老師就要積極引入生活情境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數學學習的精髓。將學生從抽象性數學課堂引向實際生活中,這樣才會讓學生更加容易理解數學學科的一些概念和公式。如此才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建立其抽象概括及辨析總結的本領。例如:在教學行程問題的應用題中的“相遇”時,書本上介紹的相遇一共有三種,即相向而行、背向而行和同向而行。為了幫助學生們更好的理解三者之間的相同和不同之處,老師們可以帶領學生們進行實際演示,抽出六名學生分別組成三組,分別演示三種情況。如此學生就會感受到濃郁的學習氛圍,也有助于學生對該知識更好地掌握。
二、展示不同情境,鼓勵學生展開創新思維
在新課改理念的推進下,小學數學課堂中各種教學手段齊頭并進。尤其是情境教學法的使用,充分的展示了數學知識的過程。因此,小學數學教學應當以情景教學為主,讓學生主動的融入教學情境中,真實地感受教學的目標所在,這樣也更加有利于小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適當合理的情境教學對于小學生來說有助于知識的理解,也有利于小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和鍛煉,有利于小學生答題思路的展開。加入情境教學后,老師們就要積極帶動學生多多參與其中,讓學生的思維持續活躍,這樣才有助于學生創新性思維的形成,才會對解題思路有更加清晰的認識。另外,對于小學數學教學,老師應該十分注意語言技術的使用,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吸收課堂學習的數學知識,如此學生才會更加主動熱情的參與到情境教學中,才會更加配合教學工作,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才會穩步高升。就像在上“圓柱與圓錐的體積”這堂課時,老師可以找一些有關圓柱形和圓錐形的實物來讓學生自己動手測量出這些實物的長、寬、高等,這樣才會更加有助于學生圓柱和圓錐體積公式的記憶。
三、展示產生過程,掌握知識形成與發展規律
認知心理學家布魯納說過:“個體的認知過程是解開知識秘密與發展規律的過程。”眾所周知,數學是一門抽象性思維較強的學科,有時候向學生展示形成過程才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在如今這個多媒體熱的時代背景下,老師可以利用該技術對一些較為抽象的,不易理解的知識的形成原理對學生進行展示,這樣學生才能夠更加清楚其中的奧秘,才能真正達到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目標。例如:在教學《長方形的知識》這一內容時,就充分利用多媒體制作課件,以動畫的形式向學生展示長方形的不同的面、頂點和棱等。這樣學生就可以直觀的感受到長方形的“秘密”,隨后老師再利用多媒體技術和學生一起檢驗情況,這樣學生對長方形有較深的認識。利用這種動畫的形式向學生展示課堂的教學知識,學生也會覺得更加生動有趣,這樣學生的課堂參與熱情也會高漲。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讓原本枯燥乏味的數學教學也可以變得形象生動,這是我國科技進步的表現,也是我們數學教學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對數學教學工作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四、通過交互合作,探索數學問題的解決過程
讓小學生采用交互性合作交流,才能夠真正達到課堂上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效果。通過開展交互合作能夠真正地讓學生們從各個不同的視角對問題進行深入思索,這樣才能夠幫助學生開發思維,促進小學生創新思維意識的產生。利用交互性的合作,學生對同一個問題有了不同的見解,解題思路也會更加全面。好比我們老師在日常組織學生進行郊游活動,在郊游時若走到一條曲徑小道,就可以應景向學生提出一個問題,我們如何計算這條曲徑小道的長度。那么我們不同的學生就會給出不同的方法,如用尺子測量或者步測等。利用這種多方議論的方法,促進小學生們創新思維的提升就有利于小學生們創新意識的培養。如此一來,他們對數學學習的熱情也會高漲,那么就會更加有利于我們數學教學工作的開展。當然,在日常的小學生數學教學過程中,也要加入一些不同思維方式的訓練,如逆向思維,聯想思維等,有時候這種思維會有助于學生們思考問題的廣度和深度的拓展,也會更加有利于小學生們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要善于利用課堂來展示知識形成的過程,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通過展示來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數學知識,這樣才能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同時更讓學生感受知識生成的來龍去脈,學生也才會真正掌握屬于自己的知識。
參考文獻
[1]蘇仁楚.淺談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上旬,2015,0(8).
[2]董鳳林.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J].學周刊:上旬,2015,0(6).
[3]馮理芳.淺談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教育界:綜合教育研究(上),2014,0(6).
[4]潘振甜.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J].教育界:綜合教育研究(上),2014,0(7).
[5]拓建軍.淺析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上旬,2015,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