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
【摘? ? 要】隨著全面素質教育的推進,中小學課堂教學中越來越多的運用合作教學的教學模式。高中化學的教學實踐中,合作學習是常用的教學策略。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可以改善傳統高中化學課堂存在的一些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加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提高化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因此教師需要做好高中化學學生合作學習能力培養的教學設計。
【關鍵詞】高中化學? 合作學習? 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9.090
高中化學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在高中化學的教學過程中會存在大量的實驗和操作,特別是包含大量的探究性實驗,這些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觀察能力和實踐操作的能力。但是在化學實驗的操作以及設計,如果一個人的話是很難順利完整的完成的。因此需要采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學生們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幫助,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共同進步。
一、合作學習的基本含義
合作學習是一種較為新穎的教學模式,主要的形式是學生間的小組合作,學生可以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理解知識,完成教學實驗。合作學習包括師生之間的合作,以及學生之間的合作,要求教師和學生保持交流與互動,有利于輔助教學活動順利完成,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的表達能力。
二、高中化學合作學習教學設計的基本流程
(一)確立教學目標
教師在開展合作學習課程之前需要確定教學目標,為了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教師可以制定兩種類型的教學目標,一是學習目標,二是合作技能目標。第一種學習目標主要是學生需要掌握的理論知識,教師可以設置一定的測驗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知識水平。第二種合作技能目標指的是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需要掌握的合作技能和能力。合作技能并不能很快的獲得,需要逐漸的培養和訓練才可以得到的。課堂中的合作學習技能主要包括聽取、反思、說明等,教師應該在課上組織多次的小組合作,讓學生在合作的過程中掌握合作技能[1]。
(二)設置教學任務
高中化學合作學習課程開始之前,教學需要對化學知識點進行一定的講解,但是不同于傳統教學的講解方式,傳統的教學以教師為主導,教師主要的注意力集中在知識點的講解上,將化學的理論知識,課堂的重點知識機械的傳遞給學生。合作學習講究在探索的過程掌握知識,教師需要以學生為中心,在合作之前教師講解基礎的理論知識,然后設置課堂任務,讓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去探究和學習。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還可以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通過實驗現象提出的問題:根據學過的金屬和鹽溶液的置換反應,將鈉加入到硫酸銅溶液中卻沒有銅析出的原因,實驗現象激發了學生的探究心理,又如學習二氧化碳性質時,先讓學生思考電視劇中的仙境是如何營造的,使學生提前去搜集資料進行交流,促進合作學習的參與程度[2] 。
(三)開展合作學習
高中化學課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的利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合作學習需要以小組學習的方式進行。教師需要根據教學內容,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小組成員的性格特點進行小組分工。開展合作學習,需要讓每一位學生都在小組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闡述員、檢查員和記錄員等。小組交流前,要讓每位成員寫出自己對任務的理解,以及相應的難點所在,以提高組內交流質量。為了使全體學生都能參與,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明確學習總任務,然后劃分幾個部分,每個學生完成相應的任務,因為各個任務都是相關聯的,所以各成員可以相互配合,以掌握學習內容[3]。
例如,在學習二氧化硫的污染和防治時,可以分幾個步驟探究:酸雨是什么?有何危害?酸雨是怎樣形成的?主要來源是什么?怎樣防治酸雨?各組員在深刻談論分析后,進行組內交流,并都給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
(四)組間交流評價
在小組內通過交流達成共識后,可以選出一位代表進行組間交流,使學生在發表自己成果時,可以吸取其他同學的經驗,進行綜合比較,從不同角度去分析解決問題,使自己更加全面認識任務,以實現對所學知識的正確理解。在課程結束時,要對小組活動進行反思和評價,這是不可缺少的環節。評價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注重小組探究學習的過程,把總結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結合起來;對學生之間及小組之間的區別給予關注,把整體性評價和差異性評價結合起來。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及互評,并對小組成員的參與程度、任務完成情況、所做貢獻大小等綜合評價,教師根據對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的觀察,進行及時反饋,對有創意的小組給予獎勵[4]。
(五)測驗與反饋
在開展合作學習后要對學習效果進行檢驗。可讓學生參與測試題目的制定,因為開始時教師已指出了教學目標,每個學生都已明確自己應該達到的水平,所在教師可以在活動結束后向各小組征集試題,結果表明,小組成員的積極性很高,課下用了大量時間進行討論,認真命題,將內容進行延伸擴展。還可以采取多樣化的測驗方式,可選出一位代表參加測驗,以其成績代表小組平均成績,還可用小組的平均分數給小組加分,若是各個成員都達到某一要求,可以給予小組獎勵,這些都能促進學生的積極互動,促使學生交流學習。測驗結束后,各組成員可以提供相應的反饋意見,例如,小組成員的行為態度,目前的水平與目標水平存在的差距等,結果證明,合作伙伴的反饋具有及時性、個性化的特點,個性化反饋對于提高成績的作用大于非個性化的反饋。
三、結束語
高中化學中注重合作學習能力培養的教學設計,不同于傳統的學習方式,能讓學生在學習中發揮主體性,使學生樂于參與其中,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培養了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開展合作學習必然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鄭學玲.高中化學合作學習能力培養的教學設計[J].中學生導報(教學研究),2013,(17).
[2]羅沃文.高中化學合作學習能力培養的教學設計[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8,(2):66-67.
[3]馬麗娜.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實踐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7,(8):34-35.
[4]朱紹邦.高中化學合作學習能力培養的教學設計[J].時代教育,2018,(6):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