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朝文
【摘? ? 要】數學是一門以生活為基礎的學科,它源于生活,最終又回歸到生活中。基于此,應該積極對學生進行學習與生活指導,以提高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數學? 學習與生活? 指導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8.091
學習數學是為了加強知識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并且通過生活化的教學,努力拓展學生的視野,同時一步步地開發學生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本文通過實踐研究,總結了農村小學生學習與生活指導對策。
一、小學數學教學聯系生活的意義
一方面,小學生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目的是通過貼近實際生活的數學課堂教學,讓學生能夠借助生活實際這個支柱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通過理解去牢記并且應用到生活中。數學教學生活化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它的好處不僅是讓學生理解起來更加容易,而且學生也能感到學習數學的實際用途,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這樣一來,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就會更加用心地留意生活中的小細節,同時也就會驚喜地發現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從而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美。
另一方面,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不僅對學生而且對小學教師都有比較重要的意義。對教師來說,數學課堂教學的生活化能夠幫助教師更加通俗的向學生展示數學知識,教師教學會比較的有趣,比較容易理解。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把已掌握的帶到生活中,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這也是數學的最終目的。這樣從實際問題出發,讓學生學得有勁、學得有味。
由此可見,小學數學知識的魅力在于生活化,讓課堂知識融入生活,把生活中的數學知識提煉出來,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有樹立學生正確的數學應用觀的意識,想方設法讓教學生活化,讓學生的學習生活化。
二、農村小學生學習與生活指導策略
(一)建立數學學習場景
農村小學數學教師備課時,應該聯系生活實際,多關注與數學教學相關的素材,還可和其他教師共同探討,也可和小學生們一同討論生活中所見到的數學知識。教師積累到素材要進一步展開來分析,把課堂要講解的數學知識融入到這些已積累好的場景里,通過這樣的學習指導,讓生硬無趣的課堂變得更生動,引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不再是生搬硬套似的強記硬背,而是將這些場景刻在大腦里,一個生活場景代表多個知識點。如此一來,小學生們不再只認為數學是一些數字和符號的抽象概念,而是幫他們了解生活事實。這樣用生活指導的形式,不僅能提升學習效果,還能激發學習數學的熱情,并給小學生留有更大的思考余地,可以說是一舉多得。
例如:在雞兔同籠這個問題上,如果農村小學數學教師單純地傳授數學概念和數學理論,只會讓小學生們感到學習困難。數學教師可在課前準備玩具車和玩具人,模仿車水馬龍的大街場景,讓車代替兔子,人代替小雞。這種形象的用生活去指導數學的學習,使雞兔同籠的問題變得更為具體,小學生的學習激情就真正提高了,在玩中學到的數學知識還能很好的應用于生活。關于小學生沒遇到的東西,數學教師可以在學習指導上下功夫,充分引導學生把未知或比較抽象的事物、概念轉為實際生活常見的東西,像齒輪能變為紙條,這能幫助小學生去理解和使用數學知識。
(二)培養學生運用數學于生活的意識
農村小學生在學校學習的數學知識只是小部分,而小學生們的學習很多是源自實際生活。小學數學教師們普遍覺得,要想讓學生把學到的數學知識用于生活,數學學習的指導就不能只限于課堂師生互動,更多的是教師要引導學生與家庭和社會去互動,所以需要學生家長們在生活指導上來配合,多與孩子做數學游戲和數學運算,激發孩子們深入考慮生活里的事物,進而去強化學生們對數學內容的理解。家校聯手,小學們的數學學習會所有提高,同時他們對貼近生活的教學法會越加有興趣,在這個基礎上數學會學得更好。
例如:探討立體幾何的過程中,數學教師在學習指導上,通過對學生用卡紙制作正方體、長方體等相關的幾何問題進行布置,使學生們逐漸掌握幾何體性質,滿足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同時,還能在學習指導上,讓學生們去主動學習新內容。作為學生家長,也可有效引導孩子對平時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做深入思考,比如買菜可讓孩子去計算,時間一長,孩子的運算能力就會增強了,自信便也會提升。因此,農村小學生們對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意識會提升,自己動手實踐去探索的好習慣也逐漸養成,對課堂的數學學習內容更加有興趣,學習上也會有更多的熱情。
(三)將數學結合于生活多元化
生活不只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僅以這些為數學教學素材,小學生也會厭倦,所以教師應從多元化的生活著手,比如游戲、影視、音樂等與學生們興趣點相吻合的生活內容。數學教師用這些較為豐富的生活內容來給學生們做學習指導,使學生們對數學的學習會更有興趣,這不僅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還拓寬了學生們的視野,吸引學生們對新鮮事物的思考,同時能更好的把握新事物里相關課堂教學的知識。
比如:農村小學數學教學時,難免會遇到較為抽象難懂的數學理論,此時如數學教師能以學生有興趣的點來切入,小學生們就很容易去接受數學理論知識的學習。在研究幾何關系的過程中,數學教師不妨用3D技術做學習數學知識的指導,讓學生們自己主動去考慮幾何問題。這樣通過有趣的生活場景導入,在學習指導上因材施教,能夠完全實現小學數學生活化的教學。
三、結束語
總之,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教師要提高教學指導的認識,要緊密聯系生活實際,不斷加強管理,積極提高教學有效性,進一步為學生日后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陸金艷.如何實現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方式的生活化[J].中國農村教育,2019(09):94.
[2]羅斌.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研究解析[J].華夏教師,2019(09):54.
[3]李林興.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初探[J].基礎教育研究,2019(06):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