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敦慶
【摘 ? ?要】學以致用是每一門學科教學的根本目的,小學數學新課標的制定正是順應了這種變化趨勢,教師按照新課標的要求設計具備現實價值和使用價值的數學教學環節,不僅有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更為數學走出封閉,走向生活,為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關鍵詞】小學數學 ?新課標 ?教學效率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3.122
在小學階段,數學學科已經是最為重要的幾門學科之一,并有力地服務于其他多門學科的教學和多學科思維的發展。數學具備的邏輯性和抽象性不僅能夠完善學生的思考方式,更能夠為學生未來的深層次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將數學的理論知識轉化為有效的實踐知識就顯得至關重要,這也是新課標提出的重要背景之一。在新的教學要求下,教師要不斷建立新課標與教學的聯系,以新課標的標準要求自己,在最大范圍內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
一、更新教學觀念,重塑數學形象
新課標的調整改變的不僅僅是教師的課堂教學策略,還從更加深刻的層面對教師的思維和觀念轉變做出了指導,因此在新課標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教學效率提升必須從教師革新教學觀點,重新審視數學的地位和價值開始做起。新課標明確指出,小學數學教學的意義是在幫助學生掌握數學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形成學生使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因此一方面,我們教師要將實踐化的教學與理論化的教學相結合,用實踐輔助理論深化,用理論帶動實踐發展,不厚此薄彼而是綜合提升。另一方面,教師要關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對學生自然天性和個性的尊重與發展。小學生學習數學很大程度上是受興趣和好奇心的驅使,所以教師要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將枯燥的數學教學當作是師生之間的一場互動游戲或者學生的自主創造活動,而不是簡單的任務與單純的責任。只有這樣充分認識到新課標的內涵,教師才能以更加輕松的心情進行數學教學,學生才能以更加富有創造力和探索欲的態度進行數學學習。
二、調整教學結構,開展策略性的課堂教學
在新課標下,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效率的一個重要出發點就是建立教學效率效果和學生認識認知之間的緊密聯系,教師充分認識到學生在知識認知方面的特征才能更好地對教學環節和結構進行調整與修飾,以達到適應學生學習需要的目的。這是提升教學效率的重要一環,也是幫助學生適應數學學習節奏的基本環節。因此教師首要做的就是了解學生的認知結構,以學生為中心形成不同的教學推動方式,幫助學生實現學習過程中的知識重組。然后教師要優化自己的教學結構與模式,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之外,還要積極引入合作學習、研究性學習等模式,通過對不同模式的整合和優勢聯合來提升整體的教學質量,并利用教學結構的優化來實現對學生思維的調動和優化。最后,教師還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在學習數學時的基本方法和習慣。不同于其他一些學科的死記硬背,數學更加強調基礎的積累和思維的拓展,所以教師引導學生及時復習預習,積累錯題,解決疑難是幫助學生逐步掌握數學學習方法的重要方式。
三、強調實踐和運用,引導數學走向生活
新課標的提出者和修改者是在充分認識了數學越來越突出的實踐價值和實用價值的基礎上才對小學數學教學做出調整的。所以我們教師要想在新課標背景下實現教學效率的提升,抓住數學的實用性和實踐性特征也是一條有效的途徑。教師要積極跳出教材的束縛,將生活化的、趣味化的知識與數學教學相結合,以此來提升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積極性和有效性。舉個簡單例子,在學習到統計這一章的知識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簡單基礎的統計題目,例如讓學生統計一個月的天氣變化,讓學生統計班上不同月份出生的學生的人數等,接著再讓學生運用教師教過的統計學知識形成自己的統計方案與成果。利用這種方式,學生不僅能夠了解到什么是統計,更能夠學會簡單的統計方式并形成自己的數學實踐過程。除此之外,教師將生活化的理論與常識帶到課堂中也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數學實踐興趣,為數學走向生活,走向日常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注重數學思維滲透,提升學生綜合能力
在高中甚至大學階段,學生在數學運算時往往會借助計算機、電腦,但是在小學階段,教師卻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培養學生的口算、心算和筆算等能力。這并不是對教學時間的浪費,而是對學生數學意識和數學思維的啟蒙。數學思維是教師開展數學教學的出發點,更是學生學習數學的核心所在。在小學階段,學生數學思維尚未成型,所以教師教給學生的數學思維將會對學生未來的甚至一生的學習產生深遠的影響。那么在新課標下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呢?一方面,教師要引導學生發現數學的本質,數學并不僅僅是公式和概念這種簡單有形的體現,它還包含著深層次的思想和內涵,只有學生了解了每一個公式的產生過程,了解了每一個字母和數字所代表的對象,學生才能形成更加理性客觀的數學眼光。另一方面,教師要鼓勵學生將從數學中學到的思想運用和延伸到更加廣闊的領域,例如形成辯證看待事物,客觀理性看待變化的態度。同時汲取生活中的數學思想,并巧妙地運用到自己的數學學習中來。久而久之,學生就能夠形成完善的數學思維模式,從而為自己數學學習效率的提升提供有力的保障。
五、強化數學情感培養,升華學生學習價值
教師在教授任何一門學科時,最終都必須上升到情感和價值的高度。隨著學生對數學的認識更加深刻和全面,教師也必須不斷升華學生在數學方面的情感,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和持久的學習熱情。所以我們教師要按照新課標對學生學習態度和學習情感的培養要求,善于從思想啟迪、思維拓展、價值構建、情感升華等方面出發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態度。同時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從生活中汲取數學營養,將課堂學習中的數學成果播撒到生活土壤中去。例如教師要鼓勵學生將解決數學問題時的耐心和堅持用到克服其他困難中去,用學習數學這一件事情來培養學生完善健全的人格,用學生堅韌不拔的品格來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數學時的效率和質量。
總而言之,遵循新課標要求的小學數學教學將會成為大的趨勢。新課標的提出無疑為教師如何教數學,如何教好數學提供了一定的標準和方法。因此作為教師的我們不僅要認真研究新課標中對小學數學教學做出的指示,更要認真探索鉆研,以務實的態度轉變理論知識為實踐成果。當然這一目標的實現并非是一蹴而就的,有效的實踐之后還需要我們教師不斷的反思與總結。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小學數學教學效率的持續提升和學生綜合素質的穩步提高。
參考文獻
[1]姜海宏.論新課標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J].新課程導學,2015(8).
[2]楊占英.論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效率[J].教育革新,2013(10):3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