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龍兵
【摘? ?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教育教學工作中也出現了很多新型的事物,給教育教學工作注入了新型的活力,能充分體現直觀性教學原則,滿足學生的感官要求,在教學中極大地活躍了課堂氣氛,充實和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并能使學生注意力更為集中,從而有效地提高了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效果。
【關鍵詞】初中政治? 多媒體? 教學運用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0.064
在政治課堂教學實踐中,多媒體技術作為一種現代教學的輔助手段勢在必行。它可以形聲并茂、音畫同步地刺激學生的感官,達到化抽象為具體,化艱澀為通俗的效果,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素質平衡發展。不可忽視的是多媒體自身存在的客觀問題,只有揚長避短,才能真正發揮多媒體技術輔助課堂教學的積極作用。教學多媒體與有效的傳統手段,二者需要相互補充,相互促進,共同服務于思想政治課課堂教學。要制作適合學生實際,便于學生思考、學習、活動和探究的多媒體課件,要充分地利用多媒體技術幫助學生進行時政學習,不要用多媒體取代師生之間的言語、情感和思想的交流和碰撞。
一、創設多樣的教學情景
大教育家夸美紐斯曾在《大教學論中》中指出:“一切知識都是從感官開始的?!彼栽诔踔姓握n堂中,充分利用現代媒體,不僅可以使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具體化、直觀化,而且能使學生提高學習興趣,有助于學生學習主體的發揮。因此,教師利用多媒體創設情景無疑成為了一線教師的必備專業能力。成功的情景創設會使得政治課堂學習效率大大提高,還可避免政治課堂變成單一的說教課。那么如何利用多媒體創設教學情景呢?例如,在《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增強生命的韌性》教學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一段尼克胡哲的故事作為教學導入,視頻短片記錄了他一出生就沒有雙臂和雙腿,只有臀部以下的位置,有一個帶著兩個腳趾頭的小腳。但是他的父母并沒有放棄他,而是像對待普通人一樣,讓他學習。18個月大時,父親就把他放到游泳池里讓他練習游泳;6歲時,父親又教他用兩個“腳趾頭”寫字……短片雖短,但是讓人頗受感動,以此作為導入,可以很快使學生回歸課堂,也可以很自然的引出“挫折”這一知識點。
多媒體技術所提供的學習環境能夠幫助與促進學生對新知識的建構,但是,如果一種先進的教育技術沒有與之相適應的教育理論相結合,沒有與之相符的教學設計做支撐,它的真正作用也就無法實現。因此,多媒體課件的設計制作不應該只是多種媒體元素的集合,而應是一種新型教學模式下的教學設計,應把創設符合學生認知心理的教學環境,促進學生認知結構的形成與發展作為教學的目的。也就是說,我們應該讓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的現代教育技術成為一種新的教育思想的直接體現。
二、增加課堂教學的直觀、生動性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之中,教師是整個課堂教學過程的主導,多采用授受式的教學方法,學生難以得到進行自由思考的空間,所以學生的創新能力難以得到充分的發揮,也就不利于學生對于初中政治教育內容的良好吸收。經過教學改革之后,學生是課堂的主體的地位得到了確認,教師作為教學的引導者,對多媒體技術進行有效的應用,能夠將抽象的初中政治知識轉化為生動形象的知識點,更加有利于學生對其進行理解和接受,也就有利于提高高學生對初中政治教學的注意力,并提高改善教學效果,可見初中政治教師在進行交流的過程中,對多媒體技術進行有效應用,能夠促使課堂變得更加的直觀和生動,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三、利用多媒體技術幫助學生進行時政學習
多媒體技術有利于在思政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時政資源進行教學,無論是高中學業水平測試,還是高考都對學生的時政學習提出了要求,學習時政,特別是學習黨的重大路線、方針和政策,這是思政課教學的重要內容。時政學習除了利用文本材料,如《人民日報》《半月談》等報紙刊物外,最常用的方式是看視頻新聞,聽音頻新聞,利用多媒體進行時政教學是十分常用的方式。時政信息和資源非常多,教師在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時政教學時,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熟練使用各種下載、視頻編輯、格式轉換等工具,對各種時政資料進行分類取舍和編輯的同時,也可以自己設計制作一些實用性較強的微課課件。如在十九大精神的學習過程中,十九大精神的內容多,新提法、新觀點和新術語也多,雖然相關學習視頻和材料也很多,但理論性和專業性很強,呈現方式不適合高中生學習,教師可以根據高中生的實際,設計十九大精神學習的微課視頻在課堂上播放。在思政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下載、編輯、設計和制作一些短小、精煉、實用的時政微課視頻或動畫視頻,幫助學生進行時政學習。
四、實現初中學生德、智的融合與發展
對于初中政治課程來說,其不僅是一門德育課程,也是一門智育課程,能夠在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方面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并且隨著課程改革的發展,新課程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傳統的教育模式已經不能夠在當代的德育教學中進行應用,所以初中政治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加強其中的知識性和趣味性,采用生動形象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在此基礎上,多媒體技術就成為了初中政治教師的必然選擇,因為在初中政治課堂教學過程中所需要的生動、形象、有趣、感染力強等多方面特點,均為多媒體技術所有。
在“發展與合作”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技術播放祖國發展的歷程,讓學生能夠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從而實現政治課程的德育、智育的良好發展,并能夠促使學生的綜合素質進一步提高。
綜上所述,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在給教師與學生提供便利的學習條件、豐富的學習資源的同時,也要求為師者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及理論知識。要合理利用新媒體教學技術,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以及認知結構創設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情景,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增強學生的道德與法治素養。
參考文獻
[1]李福.多媒體技術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9,5(14):153.
[2]梁宏.初中政治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探索[J].甘肅教育,2019(14):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