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澤軍
【摘? ? 要】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數學教學逐漸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態勢。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蘊含了大量的數學知識,教師要將課本中的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將數學教學重現在生活中,能使學生更好地在生動的生活情境中學習,從而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樹立起學好數學的信心,深層挖掘學生的內在潛能,點燃學生研究數學的欲望。
【關鍵詞】小學數學? 學習與生活指導?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8.102
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處處有數學。學生既可以從課本中學習數學知識,也可以從生活中領會數學原理。數學教師要充分認識到數學和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注重實施生活化教學,提高教學指導能力,使學生充分了解數學、學習數學,從而更好地應用數學,以提高學生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一、小學數學學習與生活指導教學意義
第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為了能提高學生的數學質量,為其發展提供有效條件,保證教學方法的完善性,以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在小學學習階段,基于客觀思維,能在數學思維中,將客觀思維和推理作為重點。對兩者之間的關系進行協調,其產生的矛盾是無法解決的,所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使學生掌握更多知識。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踐進行結合,通過加強學習與生活指導,能將書本上的知識形象化,也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引導他們解決生活中存在的問題,保證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其工作意義的實現。
第二,新課程標準促進工作的深化開展,能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培養,也能促進教育事業的穩定發展。生活化指導工作的開展,能引導學生在生活中掌握知識和一些常識,也能引導學生充分掌握數學知識,并有效應用到生活中,使學生在學習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保證在實踐中,養成獨立自主的習慣,提高問題解決能力。進行數學教學,實現生活化教學,也能在生活實踐中對數學知識綜合應用,提高學生得認知程度,保證學生在生活中能對特殊問題進行解決,以達到小學數學教學意義的實現。
二、小學生學習與生活指導的方法
(一)認真備課,將生活化的素材導入課堂
城市化傾向是小學教材設置方面的特征之一。由于小學生對生活中的事物具有較為濃厚的興趣,因此充滿童趣的語言能夠有效吸引其注意力。例如,在數學課本中,動物園、銀行、超市等具有城市標志的地點以及電梯、斑馬線、公交車等農村不具備的事物會常常出現。這就要求農村小學教師對這一現象深入認識,讓城市化的教材語言貼合農村生活實際,從而對教材內容進行再加工,讓農村小學生能夠了解其具體表達內容,從而有效引發學生共鳴、提升課堂效率。
例如,在數學課堂中,教授有關“負數”的知識時,農村小學教師應當了解農村小學生對該部分知識理解的困難性,使抽象的數學知識生活化,即利用農村生活中常見的問題進行課堂引入。譬如,教師可以設置如下情境:小明身上的錢不夠買一塊1元錢的橡皮,因此他需要向小芳借1元錢。這1元錢原本不屬于小明,因此小明欠小芳1元錢,這就能夠順利引入“負數”的概念。這種將生活化的素材導入課堂的教學方式能夠用易于接受的方式讓農村小學生了解負數的概念,從而鞏固已有知識,并提升對其的運用能力。
(二)生活化數學例題,吸引學生積極參與
小學數學教學中例題的運用能夠幫助學生鞏固已有知識、檢驗學習效果。然而,農村小學生由于缺乏城市生活經驗,而教材中的例題大多與城市生活有關,例如,“加工一批零件”等經典例題場景等均涉及城市生活。因此,農村小學教師應當重視教材例題內容難以與時俱進的特征,并設計教學思路讓例題內容重新與學生的生活接軌,以保證教學過程的趣味性和互動性。在這種“例題生活化、語言實際化”教學過程中,農村小學生能夠發現課堂中的興趣點,從而提升自己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同時,此種教學方式還有助于鞏固農村小學生的已有知識,并提升其對相應學科知識的應用能力。
(三)生活化實踐活動,讓學生感知學科價值
提升學生的生活實踐能力是小學教學的目的所在,因此,教師不能夠讓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層面僅僅停留于“紙上談兵”的狀態,而應當讓小學知識的教學真正成為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探索的“助推器”。注重學科與生活實踐之間的聯系、增強學生用相應的學科思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農村小學各學科教學的根本目的。在這種教學目的的指導下,學生能夠充分感悟相關學科知識的應用價值,從而促進其提升對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
例如,在數學教學中,講授有關“圓柱的表面積與圓柱的體積”一課時,教師可以如下設計實踐活動環節:讓學生在課前準備測量工具,并要求其在規定的時間內測量學校新建花壇四周與下面鋪滿瓷磚所需的面積與體積。這種實踐性活動能夠極大地提升農村小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同時能夠使其在實際測量中認識到圓柱體表面積的構成,以及圓柱體積的一般計算方式,此外,還可以提升其應用課本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有助于其在探索中發現自然科學的一般規律,實現小學課堂教學“舉一反三”的效果。
三、結束語
小學數學教學的核心是小學生,它以學生原有生活經驗為基礎,強調學生的參與性與體驗性。在現代教育背景下實施教學指導,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它將真實、有趣、豐富的生活內容與枯燥的數學結合起來大大降低學習難度,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王昱.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有效途徑[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03):140.
[2]高雪霞.小學數學教學課堂生活化的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9(10):53.
[3]郝少偉.淺談如何讓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趣味化、生活化[J].中國校外教育,2019(07):12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