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丙澤
摘要:教育是人類認識和改造社會的高級活動。它的實施者是人,教育對象是人,評價者也是人,因此整個教育活動的基礎也離不開人與人的關系,尤其是師生關系更是其核心。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我們要學會“用大腦走路,用腳板思考?!苯逃^念要轉變,教育手段要更新,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也日益成為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特別是競爭激烈的當今時代,部分教師迫于考試評比的壓力,對學生采取強制措施,高壓政策,搞得師生關系扭曲,收效卻甚微。那么怎樣才能建立新課程目標下的新型和諧的師生關系呢?本文就此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新課程;教學改革;構建;師生關系;和諧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于君指上聽 ?!边@首詩是說,彈琴,既要有琴,還要有彈琴的手指,兩者巧妙地統一起來,才能有優美動聽的琴聲。教學過程同樣如此,它是師生雙方共同的活動,只有師生密切配合,才能彈奏出優美的教育樂章。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和親密、真摯的師生感情,才能為教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創造良好條件,才能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因此,作為一名工作在一線的教師,應傾心構建這樣的師生關系,對學生多一些感情投資,真正使這一寶貴資源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發揮不可估量的作用,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蹦敲?,怎樣才能建立新型的和諧的師生關系呢 ?我的體會如下:
一、轉變觀念是前提
由于受各種觀念的影響,逐步形成了“讀書——考試——做官”的模式,被普遍認為 “學生跟著教師轉,教師跟著考試轉,學生面前教師說了算” 。這樣的思想觀念,難以形成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因此要搞好師生關系,教師首先要從根本上轉變觀念,重新認識我們的教育,找準自己的角色,教育行業其實就是一種服務行業,說到底教師就是這個行業的服務員,如果商家說:“顧客就是上帝”,那么教師應意識到“學生就是上帝”。不是嗎?學校因學生而建蓋,教師因學生而存在,如果沒有了學生,學校將面臨倒閉,教師將面臨下崗,學生有權利選擇學校及教師,而教師只能用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精湛的教學技藝來吸引更多的學生。而在農村地區,由于受條件限制,學生就學別無選擇,教師權威依然猖厥,故教師應把學生擺在更高的位置來看,認真搞好我們的優質服務,這樣一來和諧師生關系的建立就有了前提條件。
二、關愛學生是基礎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要關心和愛護每一位學生,才能獲得彼此之間心靈的共鳴。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教育是愛的共鳴,是心與心的呼喚.它需要教師從情感上熱愛學生,從生活學習的細微處關愛學生,處處想學生之所想,幫學生之所難.尤其對那些身處逆境的孩子,教師更要用自己的熱情去溫暖他們,不失時機地給他們一個微笑,一句安慰的話,甚至一件微薄的禮物,讓他們時刻感到你是他們的貼心人。關愛學生是教師必備的美德,是教師的天職。能夠得到教師的關愛是學生最起碼的心理需求。師愛對學生來說是一種鞭策和激勵,它直接作用于學生的內心深處,融化其心靈的冰川,引燃其心靈的火焰,產生一種巨大的內驅力,推動學生不斷追求,這時學生的情感將被交融,潛能將被激發,奇跡也就出現了。同時師生之間的情感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升華。相反,如果教師冷漠甚至侮辱學生,那么 ,師生之間的情感將畸形發展,師生的意愿將背道而馳,師生關系逐步走向深淵。因此教師對自己的學生應不是父母甚是父母,不是兄妹甚似兄妹,不是孩子甚似孩子。教師用自己高水平的情商給學生以“細無聲”的“滋潤”,不但會使學生愛其所教的學科,產生“親其師,信其道,樂其學”的情感效應,而且會促使學生情感的健康發展和健全人格、良好品質的形成。
三、尊重學生是關鍵
尊重學生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關鍵。自尊心是人的心靈中最敏感的腳落,是學生對自己在集體中的地位、作用的一種認識和評價。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自尊心,保護好這根頂梁柱。如果發現學生做了錯事或成績差,就恨鐵不成鋼,不去幫助分析原因,而是一味訓斥、指責,這樣既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又使學生產生逆反心里,乃至產生對抗情緒,而使師生之間情感破裂。因此我們要多一份尊重,少一份指責,絕不戴有色眼鏡。當然尊重學生是很講究方法的。如:一次,一位教育家見己個孩子在折樹苗,便把耳朵湊過去,裝出聽什么的樣子。孩子問:“爺爺,您在聽什么呀”?? “我在聽小樹苗哭”。孩子很奇怪:“小樹苗也會哭嗎”?教育家認真地說:“是啊,你們折了它,它當然要哭呀,它們說,它們要快快長大為祖國四化建設服務,請你們不要傷害它們”。孩子們聽了臉紅了,都哭了,表示一定改正??梢娺@位教育家適應孩子的年齡和心里特點,沒大聲訓斥,板著臉孔。而借助擬人化的手法,和顏悅色地寓批評于聽的動作和意味深長的話中,語氣語調親切感人,收到了一般批評很難收到的效果。
四、信任學生是提升
人是最富有感情的,心靈之窗總是向熱情,信任的人敞開著。記得曾看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名犯人外出修路時撿到一沓錢,馬上交給警察,警察用輕蔑的眼神看著他,戲虐道:“別給我來這一套,偷,你還來不及呢!”當夜,囚犯越獄而去.在逃亡的火車上,囚犯萬念俱灰,蔫蔫地倚在廁所旁.這時一位姑娘過來,發現門扣壞了,遂輕聲地對他說:“先生,請你為我把門好嗎 ”? 囚犯一愣,望著美麗姑娘信任、期待的眼神,使勁點了點頭。到了下一站,囚犯下了火車,走進警察局自首了。在這個故事中,囚犯的不同抉擇,不是因為警察和姑娘身份的不同,而是因為他們態度的不同。警察的不信任使他而感到絕望和被遺棄,是姑娘的信任而又使他升騰起尊嚴感,自豪感,產生一種自愛,自律的強大力量。我們的學生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教師的信任是師生間感情交流的入口,是促進學生學習的動力,是建立新型師生關系的思想基礎.因此,教師必須相信學生,以朋友的身份去相信每一個學生,尤其是要相信那些有失誤的學生,不戴“有色眼鏡”去看他們,而是給予他們信任和期待,拉他們一把,相信會喚醒他們內心深處的進步因素,產生自信,產生力量,從而能消除不足,更新自我,創造成績。
五、人格魅力是吸引
教師高尚的人格對影響學生、感染學生、塑造學生美好的心靈起到重要作用,它像一塊磁石牽引著學生的思想、情感,烏申斯基說:“在教育中一切都應該以教育者的人格為基礎,只有人格才能影響人格,只有性格才能影響性格。”因此,教師要不斷加強修養,擴展視野,為人正直,心胸開闊,努力成為一個有個性、有魅力的人,才會得到學生的愛,使學生因敬其師而信其道,不斷增進師生情感。記得一次體育課排隊,一位學生不小心后退踩到了老師,這位學生忙說對不起。老師不但沒批評他而且還風趣地說:“是我的腳尖墊著了你的腳跟,才對不起呢”,引得同學們捧腹大笑,這就是寬容的個性魅力營造了開心的氛圍。
總之教師要創造和諧的師生關系,就得全身心投入真情,尊重學生,鼓勵學生,不斷完善教學活動和個性。讓師生之間充滿陽光和溫暖。
參考文獻
[1]黨鍵.談和諧的師生關系對課堂教學的影響[J].中國校外教育,2019(25):34+41.
[2]楊萬會,劉納.剖析良好師生關系對教育教學的影響[J].名師在線,2019(23):8-9.
[3]王治平.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9,5(15):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