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玉景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在中學物理教學中開發校本課程是彌補當下物理教學不足,適應地區教學情況的重要方式。目前,許多優秀的中學物理教學研究工作者正在積極研究物理校本課程開發策略,而且已經取得了不小的研究成果,本文將基于這些研究成果繼續分析和研究,希望能為其他中學物理教師提供可參考的教學幫助。
關鍵詞:中學物理;校本課程;開發策略
中學物理校本課程在適應新課程改革的基礎上為構建個性化物理教學課堂指明了方向,有利于擺脫傳統物理課堂枯燥無趣、內容局限的情況。那么,如何才能開發更好的中學物理校本課程呢?筆者認為必須從明確教學目標、利用軟硬件設施、充分發掘物理素材以及科學評價和反饋幾個方面入手,如下是筆者的詳細論證和分析。
一、明確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校本課程開發的基礎性指導內容,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校本課程開發的成敗和最終質量。新課改背景下,中學物理教學目標已經和傳統教學目標大不相同,培養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和科學態度成為了最重要的教學目標。所以,校本課程的開發方向也要朝著“科學化、實用性、多元化”方向不斷努力。
此外,教學目標的制定也需要依照新課改的物理教學目標,這樣才能讓校本課程始終與物理標準課程步調一致,不會出現偏離甚至是背道而馳的情況。因此,校本開發過程中教師必須要深度解讀新課程改革的物理教學目標,這樣才能切實增強校本課程的適應性。
最后筆者還要提到一點,明確教學目標并不是要一味的適應和貼近教學目標,這個過程中還要發揮校本課程的自身優勢,適應物理課程本身的特點——實踐性,盡量以實踐類教學活動項目為主體組織課程內容。
二、利用軟硬件設施
學校中的軟硬件設備不是擺在那里好看的,而是要實打實的運用到教學之中。傳統物理教學中無論是軟件還是硬件的應用頻率不高,應用方式也很單一,但是在校本課程中它們卻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教師必須開發出實踐性較強的物理校本課程。
那么,如何才能在物理校本課程中利用好這些軟硬件設施呢?
首先,硬件的使用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教師讓學生探究重力加速度的值時,學生經過反復試驗所獲得的數據可以經由計算機輔助完成,而在給學生展示“比薩斜塔”實驗時可以用多媒體設備進行展示,避免學生空想而誤導其實驗思路。這些都是硬件設備的主要利用方式。
其次,軟件的使用是為了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或探究思路。例如教師讓學生探究物理的發展歷史時,那些重要的文獻資料無疑就是最重要的“軟件”,學生可從其中學到很多知識,在例如教師讓學生探究速度與時間的關系時,學生的整個探究過程也可以靠計算機軟件模擬完成,從而節省了很多時間。
三、充分發掘物理素材
充分挖掘物理素材對校本課程內容的優化更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生活化教學背景下,教師應針對校本課程的特點選擇一些學生常接觸的物理素材,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物理素材的挖掘需要教師積極引導學生從生活小事入手進行科學整理和研究。在我們的生活中,物理教學素材其實還是非常多的,例如一些物理小常識:跳遠運動員通過助跑再起跳、 斧頭用一段時間之后都要磨一磨、為什么發條擰的緊一些鐘表走的時間會更長。這些小常識都與物理知識有些非常密切的關聯,教師可以將這些物理常識整合成規范詳細的物理素材,并將之融入到校本課程中。
四、科學評價和反饋
科學的評價和反饋是對學生學習效果和問題的科學歸納和總結。中學物理教師必須依靠多種科學的教學評價方法,既要指出學生的學習不足,又要保護其學習信心。
例如:教師可以采用過程性評價方法,即梳理學生的實踐活動過程并做出相應評價。這里值得指出的是,評價標準應力求科學多元,不要僅僅以學生的學習成績為主要甚至是唯一標準,并且在評價過程中應滲透激勵教育,多指出學生的“閃光點”,例如合作能力強、想象力豐富、嚴謹仔細等等,只有務實、準確的評價才能讓學生持續保持物理學習興趣。
結束語:
綜上所述,中學物理校本課程的開發首先要以教學目標為基本指導內容,確保與教學過程和目標保持一致,體現校本課程的適應性,其次是要充分利用好學校的軟硬件設施以助力校本課程的開發工作,從而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然后是要在充分挖掘物理素材的基礎上開發出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的課程,從而培養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最后是要進行科學的教學評價和反饋,為教師進一步完善校本課程提供基本的數據參考。上述四點各有各的作用,而且環環相扣,是開發中學物理校本課程的主體思路。當然,上述分析只是筆者的個人淺見,不足之處還請各位讀者朋友批評指正。
參考文獻
[1]戴艷明. 中學物理校本課程開發探析[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2017(10):125.
[2]高峰. 談初中物理校本課程開發和應用的策略[J]. 中學物理教學參考, 2016(14).
[3]戴赟. 中學物理校本課程開發的研究[D]. 華東師范大學, 2018.
[4]王學富. 中學物理校本課程開發的理論與實踐[D]. 四川師范大學,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