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德玉
摘 要:在當前的教育狀況下,初中的數學教學都存在著相同的弊病,就是在教學過程中過度地重視數學成績,而不重視對學生個人的核心素養的培養,從而導致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厭惡心理的現象。所以,在進行數學教學時,老師應該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將核心素養的培養作為教學的一部分。本文立足于核心素養的培養對初中學生的價值意義,探討應該如何用正確的手段培養中學生的核心素養。
關鍵詞:初中數學;學生;核心素養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育形勢不斷革新,我國的《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也逐漸開始重視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并且根據初中數學教學的現狀,明確地提出了對數學教學提出的要求。首先,新課標要求教師應把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放到和知識教學一樣重要的位置上。其次,應該重視學生在各個方面的發展,注重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一味只會解題的學生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好學生,一個真正的好學生要學會把學到的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解決實際問題,而這離不開數學教師在教學工程中的引導。所以,這更需要教師認識到核心素養的重要性。
一、數學核心素養培養包含的內容
數學教學的意義并不是為了讓學生學會公式解題方法,而是為了培養學生在解決問題時的邏輯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的理性思維發展。而在這學習過程中,老師所要培養的是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是一項系統性、綜合性、復雜性的工程,核心素養設計的內容較為廣泛[1]。
核心素養的內容分別有四個方面: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培養學生的數學邏輯,讓學生在生活中也有同樣的思維模式,并且可以解決生活中出現的實際的數學問題。比如數學中的統籌思想、空間想象能力以及推理能力,提高自己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其次,讓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數學方法,合理運用適當的數學方法,可以降低解決問題的困難程度。其三,適應當前的經濟環境。在如今的社會中,金融方面的行業都需要運用到數學知識,包括公式、定義等等數學的各個方面,或者在國計民生等相關方面都會運用到數學知識。所以良好的數學核心素養可以幫助學生更快適應社會。最后,對數學知識進行整合。往往很多問題需要用到多種數學知識,這就需要學生學會將數學知識融會貫通。
二、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性
數學的教育目標進而分為顯性目標和隱形目標兩大內容,而核心素養屬于隱性目標[2]。在教學數學時,教師平時主要教授的都是數學公式、解題方法、數學定義等,但是數學的核心素養的培養更注重一個人的個人數學能力。當初中生擁有了核心素養能力,就會學會如何合理運用數學知識來解決數學問題,擁有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這不僅有利于面對我們無法避開的數學考試,同時也是步入社會必要要具備的一項本事。曾經有這樣一個案例,一個作者跟讀者分享了自己在進行春運搶票時的攻略,并且畫出了自己的思考線路,讓讀者知道他是如何搶票的。這個作者就有很強的數學能力,老師也可以把數學知識融入到生活中去。而且如今的教育形勢要求我們必須注重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所以培養學生的個人數學核心素養也是對新型教育觀的認可和落實。
三、培養初中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途徑
(一)教學過程兼顧知識內容和文化取向
教學設計的價值取向,一是知識取向,二是文化取向。知識取向是以知識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文化取向的教學設計時以學生為中心[3]。這兩種取向代表的是不同的內容,知識取向要求教師把數學知識清晰準確教授給學生,要求學生努力學習數學知識;文化取向要求教師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注重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傳達數學知識外延伸出來的文化知識。所以,教師要改善自己的教學方法,革新自己的教學設計,在教學設計中不僅要有專業的數學知識,同時也應把該類數學知識出現的背景、出現過程以及實用價值講解給同學,有利于學生對數學知識更充分的理解,也有利于課堂的趣味性和教學內容的充實,從而影響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二)創造良好的數學學習氛圍
學生要想建立起數學核心素養,是不能只依靠于教師對其直接教授的知識,必然要進行數學知識的專業訓練,在這訓練過程中逐漸積累經驗,獲得數學的核心素養。由于學生對數學課一直都抱有抵觸心態,所以對數學學習興趣不大,這就要求教師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所以必須改善傳統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在目前的教育狀況下,普遍的學生都認為數學是在生活中最沒用的學科,所以教師可以從這方面入手,將生活中的數學應用講給同學們,將數學和生活聯系到一起,激發學生的探索興趣,進而培養他們的數學核心素養。
(三)新型的教學模式
我傳統的上課模式都是以老師為主,老師負責知識講解,學生負責記筆記。隨著人們對應試教育越來越重視,課堂上大多都是以老師為主的“填鴨式”教學,這樣的課堂教學難以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所以,教師要改變教學模式,將課堂的重心放到學生身上,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感,將上課的重點從“教”變成“學”。可以進行小組合作,將數學課上的數學題分發給各個小組,最后由小組組員進行講解數學題的解決過程,最大程度地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教師對學生講解錯誤的地方加以指點,在課后時讓同學分享自己的數學心得,完成完整的數學教學。這樣的方式可以更好的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性,有利于核心素養的建立。
(四)對教學評價進行改革
就目前教育形式來看,初中數學的教學評價是根據學生的課后作業和期中期末考試等各種考試來進行評價的,主要是老師對學生進行評價。其實教學評價也是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一部分,不僅學生的知識儲備會體現在這些試卷中,同時也能體現他們是否具備邏輯思維能力和熟練運用數學方法的能力。所以學校要對這種評價方式進行改善。教師在對教學評價進行設計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理論和實際的正確結合,在評定學生數學知識儲量的同時,也要培養學生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從而達到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五)組織課外實踐活動
正所謂實踐出真知,只有在實踐過程中學生們才能真正感受到數學的美魅力,真正的學會怎么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初中生的動手能力和學習能力都強,所以對初中生進行的數學教育必須要理論實踐二合一。數學實踐活動的目的旨在培養學生的總結歸納能力和思考能力,在實踐過程中,學生會逐漸摸索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且社會實踐也有利于學生對社會其他行業的了解,也可以知道不同行業中數學知識的運用方法。豐富的課外實踐活動是對數學核心素養最直接的培養途徑。
結束語
綜上所述,數學教育的意義旨在培養具有數學核心素養的優秀數學人才,所以在對初中生進行數學教學時就應該注重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為未來更深奧的數學學習打好基礎,也為了學生在走出社會時更快的適應數字信息高速發展的社會。所以教師上課時要兼顧知識和文化取向,建立良好的數學學習氛圍,改善教學評價模式和教學方式,把學生設定為課堂的主要角色,并且定期組織豐富的課外實踐活動,通過這些新手段新途徑來培養初中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為社會輸送具有一定邏輯思維能力,可以合理熟練地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高質量的數學人才。
參考文獻:
[1]劉永勝.淺談初中數學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J].成功:中下, 2017.
[2]劉楊.淺談初中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J]. 科技資訊, 2017(4).
[3]唐春杰.淺談初中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 2016, 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