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寶贊 羊慧 張會芝
摘 要:當前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在現場采樣檢測工作中存在很多缺陷與不足,例如信息記錄缺乏完整性、現場調查不詳細、未按照相關標準進行采樣、未設置監測方案、主觀隨意性強、個體采樣缺乏代表性以及記錄不具體等多種問題。文章主要分析了我國某市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在有毒有害作業點進行現場采樣時存在的難點與疏漏,從而提出有效建議與針對性意見,從而促進職業衛生技術服務工作效率以及質量的提升,為相關法規的制定提供理論依據,從而實現社會進步與國家發展。
關鍵詞:采樣;職業衛生檢測;現狀
在職業衛生檢測中采集作業場空氣樣品是其中不可獲取的關鍵環節,因此正確采取與國家標準要求相符、真實性較強且代表性較強的楊平,是提高檢測結果可靠性及準確性的前提條件[1]。通過檢測工作場所空氣樣品,能夠對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時空分布、強度、濃度以及性質等情況,從而確定工作場所環境與國家相關標準要求是否相符,從而制定科學合理的預防及控制職業病、防護措施與對策、保護勞動者健康提供科學依據與基礎數據。
1 存在問題
1.1 未對現場進行詳細調查
在職業衛生技術服務開展過程中,因為檢測時間、技術人員資質以及檢測設備等情況的閑置,在現場調查有害有毒工作場所過程中較為馬虎,收集到的內容缺乏細致性與全面性,工作日寫實缺乏具體性。例如中間產品、原材輔料等未能調查出來,時間、頻次以及物料與投料方式不清楚,不同工種或者不同崗位的工人員在世紀接觸有毒有害物質的時間十分籠統,未能詳細記錄密封性及自動化程度等工藝水平、化學過程或物理過程等生產原理、噪音與熱源等情況[2]。
1.2 未按照標準采樣且未制定檢測方案
檢測人員對允許范圍內的有害物質都能夠正確采集樣品,但是對于國家標準為八小時時間甲醛平均濃度和短時間接觸濃度的有害物質而言,一些工作人員在檢測時只進行短時間接觸采集,或者儀器設備限制采樣的時間不長。例如粉塵采樣能夠進行兩小時的空氣樣品采集,并不能采集八小時工作時間樣品。除此之外,很多檢測人員在樣品檢測之間未能制定全面而具體的監測方案,在采樣時機、采樣對象、采樣點以及采樣數量上都具有極大的隨意性,未能進行現場采樣點相關示意圖的設置。
1.3 采樣記錄缺乏完整性且未科學處理檢測結果
相關工作人員在現場采樣過程中只注重樣品編碼及采樣地點等內容,未能詳細的寫實車間工作場所的具體情況,例如是否出料或加料、防護設施、工人接觸以及機器運轉情況等內容的描述。由于檢測結果中多次測得值的取舍、檢驗報告中檢測結果與檢測濃度相比而言較低,很容易造成誤解[3]。除此之外,檢測人員對個人防護未能給予高度重視。在職業工作場所有害物質采樣過程中,一些檢測人員因為不具有較強的個人防護意識,認為短時間內接觸并不用進行個人防護用品的佩戴。
2 解決措施
2.1 檢測質控工作展開及觀念改變
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必須要嚴格按照我國的相關技術資料、規范標準要求等嚴格管理檢測全過程,從而制定操作性較強、詳細的作業指導書,對檢測人員行為進行規范。除此之外,檢測人員必須要轉變自身的觀念意識,對職業衛生調查工作的展開認真落實。檢測人員必須要深入到企業車間中調查職位衛生,對生產中存在及產生的有害物質變化與分布情況給予全面了解與掌握。例如原輔料、生產自動化程度、防護設施、設備技術指標、產品及中間品性狀、接觸人數、工時制度、工作人員操作方式以及接觸時間等[4]。對從事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工作人員時間消耗及各種活動,按照時間順序進行觀察與記錄,做好整理與分析工作,從而對人群人員、崗位、工種、數量以及工作地點等進行確定。
2.2 現場采樣方案的編制
在工作場所采樣得到落實之前,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嚴格按照現場調查結果進行可行監測方案的制定,主要包括以下內容:采樣時機、采樣方法、采樣對象、采樣地點、采樣車間、項目名稱以及單位名稱等,同時要注意在必要時需要做好預采樣工作。檢測人員必須要在采樣工作展開的同時做好相關記錄。工作場所空氣的有害物質存在間斷性、變動性以及多樣性等特點,所以其在空間時間分布以及強度與濃度等方面會存在變動情況。采樣時需要對防護設施運行、生產情況以及工人接觸情況等給予詳細記錄[5]。除此之恩愛需要對非常規作業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給予高度關注,例如是否為密閉空間作業、臨時性搶修作業、檢修作業或者外委作業等。檢測人員在進入到企業車間進行現場檢測工作時,必須要進行相關個人防護用品的佩戴,從而做好自我保護工作。
3 結語
綜上所述,現階段隨著我國國際地位的不斷提升及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速,機械、有色金屬、煤炭、建筑等行業的新工藝以及新技術等不斷引用,我國的三十個省區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職業病報告在2013年時超過了兩萬六千例。因此為了能夠對勞動者健康給予更好的保護,對勞動力資源給予良好保護,從而促進經濟社會得到進一步發展。因此職業衛生技術服務領域必須要與我國 衛生體制改革步伐相一致,促進機構技術服務水平及綜合素質,必須要不斷增強衛生技術服務工作的法制化與規范化,從而提升競爭力。
參考文獻
[1]關于發布《X射線計算機體層攝影裝置質量控制檢測規范》等2項衛生行業標準的通告[J].中國衛生法制,2019,27(03):111.
[2]孔令巖,賴肖,謝許情,陳應平,車可可,章英.2013-2017年南昌市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檢測結果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19,46(05):934-938.
[3]李鵬輝.職業衛生檢測應用個體采樣方法時應注意的問題[J].化工管理,2018(05):244.
[4]孟亞麗,張亞梅,韓麗亞.基本職業衛生服務工作中如何做好職業衛生現場檢測[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77):15226.
[5]潘巧裕,戎偉豐,張子群,何嘉恒,吳川,林佐侃,丘靜靜,吳邦華.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工作場所空氣采樣和檢測實驗室間比對[J].中國職業醫學,2015,42(02):167-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