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晶
[摘 要] 行政事業單位是我國政治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進行公共管理與從事社會公共服務的重要職能,發揮著十分突出的作用。然而,由于我國的行政事業單位管理體系不健全,職能分工不明確,內控管理體系混亂。行政事業單位中不作為亂作為問題較為嚴重,內控監管弱化,違規違紀現象頻繁發生,對行政事業單位的發展造成一定的影響。為此,本文對現階段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管理現狀進行分析,提出了完善對策。
[關鍵詞] 行政事業單位 內控管理 探討
中圖分類號:D523 文獻標志碼:A
內部控制是組織加強管理的有效方式。在新的形勢下,社會經濟發展出現了新的變化,需要行政事業單位發揮更大作用。然而,一直以來,行政事業單位內控管理弱化,職能沒有理順,工作效率低下,內部管理中暴露的問題極嚴重,對社會經濟發展造成很大影響,同時,也阻礙了自身發展。因此,必須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控管理,提高工作效能,做好服務工作,為社會經濟發展出力。
一、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控管理的必要性
在新的形勢下,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行政事業單位職能也在不斷變化,需要不斷根據社會經濟變化做出改變,提高其運行效率。然而,一直以來,由于對行政事業單位職能沒有理順,考核管理不夠嚴格,導致其內控管理不力,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的形象較差,影響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因此,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控管理很有必要。
(一)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控管理是規范政府部門公共權力運行的需要
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職能較為特殊,受政府委托擔負著一定的行政管理或服務職能,履行公共權力。隨著社會發展,其職能也出現相應的變化,一些單位職能大幅擴張,外部監督能力差,難以有效加強控管,因此,需要行政事業單位加強內控管理,規范內部權力運行流程,做好監督和約束,保障公共權力有序運行。在一部分行政事業單位中,由于部分權力過大,沒有采取制衡措施,行政事業單位不作為或者亂作為現象突出,違規違紀問題增多,對政府形象造成很大影響。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控管理,能夠加強內部監管,規范權力運行,保證行政事業單位各項業務有序進行[1]。
(二)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控管理是提高政府部門工作效率的需要
如今,社會公眾對一部分行政事業單位極不滿意,主要表現在部分行政事業單位服務意識差,工作效率低。特別是在新的形勢下,人們的時間極為寶貴,注重工作效率,一些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為了抓住發展機遇,時間性較強,等不起,耗不起,需要行政事業單位加快服務進度,提高服務效率。然而,一些行政事業單位不能急人所急,工作按部就班,工作效率不高,對社會經濟發展造成極大阻礙。因此,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控管理,優化內控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對于社會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控管理是強化單位內部牽制監督的需要
由于行政事業單位與企業性質有著很大不同,企業追求經濟效益,講究成本控制,而行政事業單位由于其公益管理性質,不注重成本管理與成本控制,導致費用激增,財務管理失控,單位中的核心崗位利用職務之便以權謀私,損害公眾利益,造成極壞影響。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控管理,有利于優化職能,加強內部監督,凈化內控環境,增強內部管理透明度,從而有利于內部管理規范化,保障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業務有序運行。
二、新形勢下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控管理的具體措施
內控管理一直以來是行政事業單位管理的薄弱環節,行政事業單位內控意識不強,內控弱化,工作效率不高廣受非議,職能混淆,權責不分,不作為與亂作為現象交錯,內控管理體系混亂等現象突出,影響著行政事業單位面貌的改進。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社會經濟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對于行政事業單位提出了更高要求,為此,要在服務上著力,提高工作質量與效率。為此,行政事業單位必須加大內控力度,強化內控監督,規范業務運行流程,增強工作透明度,提高內部運行效率,從而推動社會經濟發展。
(一)完善行政事業單位法人制度,規范行政事業單位內控管理
與企業管理有所區別,企業作為經營實體,管理架構較為先進,管理者對所有權人負責,所有權人對經營者進行監督,以期確保預定目標的落實。在大部分行政事業單位中,法人制度很不完善,黨政合一、黨政不分的問題較為突出,行政領導與黨組書記一肩挑的現象較為普遍,“一把手”掌握單位的黨政大權,如人事權、財務權、行政權等重要權力,能調動人財物分配,這樣的權限又缺少必要的約束,將會出現重大管理隱患。比如,在用人上,可以提議人事任免、調動;在財務管理方面,可以決定重大支出事項,影響員工的績效分配,從而對單位進行總體控制,造成單位內控管理弱化,“一把手”職權過大,權限設置不規范影響著單位業務的有序運行,容易產生以“一把手”為主體的違法違紀問題發生,從而影響行政事業單位的良性發展。為此,在新的形勢下,必須做好行政事業單位黨政職能分設,分散“一把手”的權力,進行黨政職能分工,加強相互監督與制約,規范行政事業單位內控管理[2]。
(二)進一步做好行政事業單位職能劃分,規范內部業務運行
過去,行政事業單位職能交叉、相互混淆、職能不分的問題較為突出,對社會經濟發展造成阻礙。在新形勢下,社會經濟發展迅速,對行政事業單位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提高服務質量,又要提高服務效率。為此,需要重新做好行政事業單位職能劃分,將相同業務相同范圍的內容進行歸并整合,讓社會公眾少跑路,少花錢,快辦事。這就要根據社會需要對行政事業單位進行重新審核、重新定位,對其業務管理進行重新設計、重新規范,保證行政事業單位業務有序運行。
(三)做好行政事業單位業務流程設計,增強業務運行透明度
在我國,屬于行政事業序列管理的單位較多,服務的內容有較大差異,管理的范圍也有著明顯的不同,為此,需要根據不同的單位性質與職能進行業務流程設計,使之規范化、系統化,做好業務流程間的銜接,使業務內部傳輸方式簡便,提高運轉效率。一是做好行政單位業務梳理,將業務歸集到對口部門對口的責任人,保證事有人辦。同時,要制定辦理規則、辦事時限、辦理時效,保證辦事效率。二是要制定業務流程圖,并進行公示,增強業務透明度。一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對于業務流程圖制定不重視,認為可有可無,導致社會公眾辦事模糊不清,需要到處咨詢。因此,行政事業單位要重視業務流程公示,讓社會公眾一目了然,了解相關業務情況,找到相關業務人員做好業務處理。三是推行行政事業單位公共業務集中辦理制度。對于面向社會公眾服務的辦事部門,要集中在行政服務中心,在大廳辦完,讓社會公眾少跑路。四是做好業務受理管理。對外服務的行政事業單位在受理業務時,要做好受理管理,實行引導員制度或者首位接待責任制度,讓業務流程在內部運轉,減少社會公眾咨詢、跑冤枉路、等待時間,從而提高辦事效率。對于所辦理的業務中涉及其他部門需要協調的問題,由受理業務的部門進行協調,如果本部門不能辦妥,將由上級主管部門或者政府出面落實解決,不將難題交還給社會公眾,對于按照政策規定確實無法辦理的業務,要對社會公眾給予合理的解釋,得到公眾認可,改善單位形象[3]。
(四)開展內控管理宣傳,接受內外監督
行政事業單位要做好內控管理宣傳工作,一方面,讓內部員工認識到內控管理的重要性,轉變內控管理觀念,提高內控管理意識,更好地做好服務工作。另一方面,通過宣傳,增強工作的透明度,接受內外監督。讓行政單位業務在陽光下操作,從而提高服務效率。
三、結語
在新形勢下,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控管理不僅有利于自身服務觀念的轉變,注重工作質量的提高,同時,有利于提高服務效率,從而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對于行政事業單位而言,加強內控管理工作,必須做好職能優化,加強對“一把手”權力運行的監督,增強工作的透明度,保證業務高效運轉,提供更好的服務。
參考文獻:
[1]陳遠.新形勢下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控管理的對策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8,21(18):26- 27.
[2]李二連.行政事業單位內控管理工作的開展思路[J].納稅,2017(35):108.
[3]范曉慧.淺析運用內控實施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J].時代金融,2016(32):164- 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