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知秋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接下來詳細闡述了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希望通過本文的分析研究,給行業內人士以借鑒和啟發。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語文教學;閱讀能力
引言: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閱讀占據著重要的地位。通過閱讀,學生能夠了解文章的大致內容,能夠把握文章的脈絡,能夠深入分析文章中蘊含的情感。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成為了現階段教師面臨的首要問題。
一、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師方面的問題。
語文課本中的內容一般是由體例不同、主題不同、寫作手法各異、情感表達不同的各種文章組成,而這樣教學內容就要求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運用多變的教學方法去適應不同的教學內容,一旦對新課改“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核心理念拿捏不準確,過分強調師生互動,過分追求多媒體等教學方式的運用,課堂容易出現類似“滿堂問”課堂,學生獨立思考的連貫性在看似活躍的課堂中被過于花哨的教學方法打斷,使學生實際根本不知道這堂課所要學習的知識是什么、技能是什么,這樣對高中語文教學效果的高效性極容易造成阻礙。
2.教學理念存在錯誤
(1)課程改革是改變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知識與技能的過程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2)許多教師對于把過去傳統學習方式的“被動性、依賴性、統一性、虛擬性、認同性”向現代學習方式的“主動性、獨特性、體驗性與問題性”轉變的教學理念理解不夠深刻,將45分鐘課堂的主動權全交由經驗不足的學生,對于該學什么、怎么學好,學生們也是茫然不知。最終,因為過于強調自主學習,缺乏教師的有效引導和教學啟發,以致于課堂低效。
二、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
1明確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指:教師為完成預期的教學活動而達到教學標準,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的關鍵因素,能夠為課堂教學指明具體方向,為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教師應明確語文教學的具體目標,熟悉和了解教學目標的基本原則,只有教師準確的掌握教學目標,才能使語文教學實現方向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教學目標對提高語文教學有很重要的促進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教學目標的導向作用,教學目標能夠有效的引導和制約教學有效性,如果能夠實現教學目標的科學性、合理性,就會不斷提高有效教學效率。反之,將會降低有效教學效率;教學目標的激勵作用,教學目標能夠使學生產生學習動力,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學習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關注學生之間存在的不同差異,以及學生不同的性格與個性,通過熟悉和了解學生這些特點,進而不斷激勵學生,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態度;教學目標的調控作用,教學目標能夠起到約束作用,以使學校領導、教師和學生能夠為同一個教學目標共同合作努力,學校應制定宏觀的教學目標,教師應制定課堂教學目標,學生也應有自身的學習目標。
2.營造閱讀氛圍,培養學生閱讀習慣
教師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閱讀的習慣,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學生未來的發展與核心素養的發展也有著積極的意義。在良好的閱讀習慣的影響下,學生會主動地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去進行閱讀,將閱讀從課堂上帶到課堂之下,結合自己在課堂上學習的閱讀方法來進行閱讀,深入感悟文章中蘊含的情感,最終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教師應當積極探索培養學生閱讀習慣的方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氛圍,用環境來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調動起學生閱讀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主動地進行閱讀,對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有著一定的幫助。例如,教師可以選擇在班級內定期舉辦“書香滿班級”的活動,在活動中讓學生就自己最近正在閱讀或者剛剛讀完的一本書談一談自己對這本書的感悟,在遇到同樣閱讀這本書的學生時還可以相互交流讀書的體驗,引導學生去主動地閱讀新的書籍,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教師還可以在班級內開設圖書黑板報,班級內的學生輪流負責黑板報的內容,每周都要在黑板報上推薦一本新的自己讀過的書籍,并且寫出書籍內容的簡介以及自己簡單的書評,在班級內營造出適合學生閱讀的環境,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讓學生在環境的影響下主動進行閱讀,促進學生閱讀習慣的養成。
3.實施模塊教學策略
在高中語文的實際教學中,運用模塊教學的方式,大體可以分成閱讀欣賞、寫作、口語交際等幾個大的模塊。其中的閱讀欣賞模塊就是要讓學生大量閱讀優秀文章,逐漸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提升他們的人文素養;口語交際,就是提升學生與人交流的能力,逐漸讓學生體會到交往的藝術,體會其中的魅力,解決學生在與別人交往時遇到的難題;寫作的模塊,也就是提升學生們的寫作能力,尤其要注意練習能在生活中實際用到的文體。當然,還可以劃分出更多的模塊,全方面的提升學生的能力。另外,教師要與學生打成一片,鼓勵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的時候及時尋求老師幫助。
4.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
傳統的高中語文教學板書量較大,教師在板書過程中往往無法準確把握學生的思想狀態與學習情況,但是在新課標背景下,現代信息技術已廣泛運用到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技術的優勢,展示教學內容與課堂練習題,達到節約課堂教學時間的效果,以此構建高效課堂。
5.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能和專業素養
教師的專業技能和專業素養直接影響著課堂有效性的提高,現階段,新課改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學校應定期對教師進行專業教育培訓,不斷改進和完善教師自身的知識體系結構,培訓內容應當多樣化。
結語
在教學中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能夠有效地提高未來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教師應當堅決摒棄傳統的教學理念,積極學習新的教學理念,探索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開展的方法,培養學生閱讀的習慣,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百度百科《課程改革》.https://baike.baidu.com/item/
[2]郭長征1987《簡論高等教育與基礎教育的關系》,《教育評論》第1期。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2003《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