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紅霞

摘要::本文重點針對核心素養(yǎng)導向下,全新高考化學試題進行了分析和研究,重點以化學反應速率題目為例,可以看出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的全新高考化學試題,所考察的題目類型正在產(chǎn)生一定的轉變,化學反應速率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考察環(huán)節(jié),以下針對核心素養(yǎng)導向下的全新高考化學反應速率試題展開了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新高考;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結構化;功能化;素養(yǎng)化
在全新的高考發(fā)展體制下,化學科目在整個考核模式上產(chǎn)生了一定的轉變,通過一考制轉化成兩考制,通過不同考試模式的有效轉變,對整個高中化學試題的考察范圍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在此過程當中兩次等級式的化學考試模式,將學生的化學習題復習時間有效的分割成兩個溝通環(huán)節(jié),要想有效完成傳統(tǒng)學習過程當中的化學試題復習任務,在整個時間的編排上相對比較短暫,造成了很多高中化學課堂的教學內(nèi)容當中,是以化學課本當中的主要內(nèi)容為主,通過學生的不斷做題、教師不斷講題的方式,對高考當中頻繁考察的習題重點內(nèi)容進行練習,以此學生在整個習題的學習和復習的模式上受到了一定的局限性,這種課堂的教學模式和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之間存在一定的矛盾,必須要針對這一問題進行深入性的研究和探索。
1.新高考化學試題的命題導向
自從我國國務院正式頒布了關于我國考試招生制度及其相關的改革意見之后,重點針對高中高考試題內(nèi)容的改革工作提出了全新的標準,截止到目前為止我國國家考試中心已經(jīng)建立起了一種全新的高考習題評價機制,主要針對考試的評價體系、學生的關鍵問題處理能力、學科的綜合素養(yǎng)以及學生的核心價值等4個不同的層面來進行重點考察,同時還針對學生本身對科目學習所具有的基礎性、應用性、綜合性以及創(chuàng)新性等4個不同的方面來進行了深入性的考察以及探索。其中在4個不同層面的考察指標當中,有效回答了關于高考當中具體考察的范圍,指明了高考當中的命題具體方向,這和傳統(tǒng)的高考試題命題方式存在一定的差異,將最終的實施意見正式頒布之后,高考試題作為一種全新的命題模式來呈現(xiàn)給社會大眾。
2.基礎目標是學科知識
基礎的學科知識主要是解決生活當中的一些實際問題,是完成相應的測試工作任務的重要工具,同時也是學生有效完成大學科目學習以及保持終身學習的重要保障,由于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缺乏學科知識的積累,因此在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背景下,很難得到長遠有效的發(fā)展,因此化學知識的技術掌握狀況,是現(xiàn)階段高考化學試題命題的重要考察方向。
例如,以2018年浙江化學選考題為例,在某工業(yè)反應過程當中,進入反應設備當中的混合氣體,一氧化碳和氧氣的物質的量分數(shù)分別為0.1和0.06,發(fā)生化學反應2NO(g)+O2(g)=2NO2,在其他的反應條件保持相同的情況下,所測得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1所示:
通過表1當中的數(shù)據(jù),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升高溫度,反應速率提高
升高壓強,反應速率變慢
在1.0×105Pa,90℃的反應條件下,當轉化率為98%時,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
進入反應器中的混合氣體為a mol,反應速率為v=△n/△t,則在8.0×105Pa,30℃環(huán)境下,轉化率從50%上漲到了90%。
通過例題當中的分析和研究,主要是以實際的工業(yè)反應流程作為命題素材,通過表格當中所提供的相關實驗數(shù)據(jù)來進行研究和分析,重點圍繞著一種真實的化工反應情境,提煉出4個不同的選項,通過這4個不同的選項有效考察了溫度對化學實驗反應速率所產(chǎn)生的不同影響,壓強對化學反應速率所產(chǎn)生的影響等。通過化學反應速率的相關這是點在我國全國卷和各地區(qū)卷當中的化學反應速率,考試內(nèi)容也都是緊緊圍繞著反應速率的相關概念來加以命題,通過對化學反應速率所產(chǎn)生的影響因素,具體的測量方式以及具體的計算方法,等測試出了相應的問題,以此來有效考察了學生多方面的問題考慮能力以及對于化學問題的解決能力。
學科的能力主要是指靈活的運用各種學科知識,來有效解決實際生活當中的一系列問題,學科知識掌握程度較高,并不等于學科知識的應用能力更加出色,需要從學生的人生長遠角度的發(fā)展來進行考慮,對學科的應用能力比學科知識的掌握程度更加重要,這也是現(xiàn)階段我國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一個重要誤區(qū),正因如此在新高考化學試題的命題方向上,針對學生的學科知識應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重點強調了三種不同的能力考察,分別為化學知識的接受、化學知識的吸收以及化學知識的有效整合等相關的綜合能力,需要保證學生具有良好的化學實際問題解決能力以及化學實踐探索能力。
3.新高考化學試題的教學啟示
在高中階段的學習過程中,要以學生的長遠發(fā)展目標作為基礎,要學生充分利用現(xiàn)在的社會發(fā)展節(jié)奏以及對于未來的一個獲得知識表現(xiàn)良好的基礎,近期的目標則是順利通過高考的選拔,讓自己順利進入到理想的大學校門,高考由于連接高等教育和基礎教育,在整個高中甚至是整個基礎教育教學工作來講都展現(xiàn)出了至關重要的引導性作用,因此需要有效研究新高考模式下的化學試題考察例行,給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帶來一定的啟示。在日常的教學活動當中,需要有意識的去引導學生對一些化學核心概念進行有效的概括以及認知,形成一種基于認知思路的化學學習模式,以此來有效提高學生的化學學科基礎知識的掌握水平以及對知識的結構化水平,提高了學生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
比如在學習到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相關因素內(nèi)容當中,首先教師可以通過實驗探究的方法有效總結了濃度、溫度等相關因素對化學反應速率所產(chǎn)生的不同影響,然后讓學生深度學習碰撞理論,從化學反應的微觀角度上來,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快慢原理進行有效的闡述,最后還需要有效引導學生進一步概括,化學速率反應快慢的認知思路,有效形成相應的知識發(fā)展結構圖,讓學生通過微觀探析以及宏觀辨別的方法,來充分了解到化學反應速率到綜合影響因素,因此來實現(xiàn)學生對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
4.結束語:
學科知識是高考命題考察的重點方向,同時也是學科能力以及學科核心素養(yǎng)應用的重要發(fā)展載體,通過相關實踐研究分析可以看出,只有通過結構化和功能化的知識點猜更加具備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價值,因此在化學課程的教學活動當中,教師必須要充分重視學生對學科知識的學習方法以及掌握程度,不斷推動化學學科知識的結構化。
參考文獻:
[1]周忠輝.核心素養(yǎng)導向下的新高考化學試題研究——以“化學反應速率”為例[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9(11):70-73.
[2]張鋒,林靜.能力立意與素養(yǎng)導向下全國Ⅰ卷生物試題分析及其教學啟示[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8(08):24-25+36.
[3]張世勇,宋紅玲,黃鑫羽.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高考化學實驗題的歷時分析(2015—2017)[J].教育測量與評價,2018(06):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