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培
摘 要:創設情境進行作文教學,是提升學生作文水平的有效策略。通過創設情境,學生找到激發文思的源頭,平時的詞語積累才能生動地躍然紙上,才能生動直觀地感受真實的事物。創設情境可以啟發學生的智慧,可以使學生學會欣賞美、表現美、觀察美,激發學生的寫作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情境創設
小學作文教學一直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難點,大多數小學生對于寫作文感到有心理壓力,他們害怕上作文課,感到無話可寫,無從入手,所謂“橫眉冷對方格紙,俯首咬破爛筆頭”。那么,如何才能克服困難,激發小學生的作文興趣,使學生感受到寫作文的快樂,并寫出佳作呢?
一、電教手段創設情境,激發習作興趣
德國著名作家海塞說過:“沒有什么比沉浸在創作的歡樂與激情中揮筆疾書更美,更令人心醉的事了。”當學生在興趣盎然的狀態下寫作時,一定會文思敏捷,想象豐富,寫出好的作文,因此,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是寫作指導課的首要環節。多媒體在教學中得到了普遍應用,且深受小學生歡迎。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來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寫興趣。
1.再現畫面情境
學會觀察是作文寫作的基本能力,小學生在觀察事物時,往往找不到準確的視角,對事物特點的捕捉不夠準確。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相關的畫面,可以使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身臨其境地觀察,體驗、想象,讓學生在興趣的驅使下快樂地寫作。比如,我在指導學生寫菊花的形態時,首先是讓學生回想自己看到的菊花是什么樣子,接下來,我給同學們播放了課件讓學生去認真觀察,在觀察過程中,“五顏六色”“ 眾星捧月”“ 傲霜怒放”“ 千姿百態”等詞語,從學生嘴里脫口而出。并且進行了合理的想象,接下來,我讓學生觀察最引人注目的一朵菊花的特寫鏡頭,讓學生觀察菊花花瓣、葉片等每一個細節,然后再整體呈現出整朵菊花,讓學生形成完整的印象。這樣的觀察順序不僅使學生了解了菊花的基本特征,也使學生掌握由遠及近,從上到下,想象聯想等觀察事物的方法。第三步,抓住菊花品種繁多, 色澤艷麗, 花形多變的特點,引導學生觀察各種菊花,讓學生想象說話,當爭奇斗艷的菊花畫面呈現出來時,他們紛紛舉手要求發言:那片菊花白的像雪、那邊小菊花像滿天的星星,肩并肩,臉碰臉……教室里的氣氛十分活躍,同學們的熱情高漲,暢說語言,學生不僅學習運用了形象化的語言,創造性思維也得到了很好的培養。
2.語言描述情境
作文離不開想象和創造,想象是創造的基礎。在聽了上述同學們對菊花的描述后,我創設了這樣的情境:同學們你們對菊花的語言描述把老師帶到了菊花的海洋,現在,同學們閉上眼睛,隨著音樂再一次放飛你想象的翅膀(播放小提琴曲),我們站在菊花的海洋邊,一陣風吹來,花香撲鼻,蝴蝶翩翩,小蜜蜂忙著采蜜……好美啊,誰能把剛才想象到美景用最美的語言描繪出來呢?這時同學們開始踴躍發言了:“一朵朵的菊花像白色的雪球,在太陽的照耀下,搖曳生姿,美極了!”“那株株菊花像一群群亭亭玉立的菊花仙子,隨著風兒翩翩起舞。”……這樣的語言情境創設,不僅讓學生掌握了菊花的特點,激發了學生對菊花的喜愛之情,也徹底摒棄了傳統作文的教學方式。為作文教學開啟了嶄新的模式。
二、走進自然感受情境,豐富生活體驗
語言文字與所有學科的知識一樣,產生于現實情境并得到發展和傳承,小學生作文的想象、技巧、表達等也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中才能得到提升。總體來說,小學生作文素材大多數是來自對生活的體驗。因此,教師要引領學生走到大自然中去,讓學生置身在真實的自然情境中,在觀察和體驗中產生寫作的靈感。比如,進入夏日,學生可以在家長、老師的帶領下,去植物園、郊外觀賞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麗,記得有一次我帶領學生來到了夏日的荷塘邊, 當學生看到一池如畫的荷花,水中偶爾翻躍魚兒,池中悠哉悠哉的水鴨時,美麗的景色令他們心曠神怡,紛紛交流和描繪各自眼中的荷塘,在這樣舒爽和興奮中,他們的語言運用能力、素材積累、情感升華都得到了促進。之后在關于荷塘景色的作文中,學生寫到:“縷縷陽光灑在荷塘,荷塘水波光粼粼,一朵朵荷花看上去更加美麗和高貴了”。“有的荷花羞羞答答,像個不敢見生人的小姑娘” “我們看到的荷塘景色,正如楊萬里的詩歌描繪的那樣,‘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真是太妙了!”這樣的情境創設,讓學生產生了真實體驗,寫作有真情實感,提升了作文質量。
三、創設校園生活情境,激活寫作靈感
情境作文教學中,校園生活情境創設重要內容之一,學生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學校度過的,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參加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感受個性張揚、活力四射的精神風貌,促進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校園生活情境蘊含著豐富的教育資源,教師要根據小學生作文教學的教育目標,結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思維模式、興趣愛好等,從校園生活中選擇適合學生生活的情境,引領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激活學生思維,強化寫作練習,培養創新精神,讓學生文思泉涌,迸濺出靈感的火花。比如,我們學校每兩周要舉行一次“好習慣之星”的評選活動,評選活動由全體學生自己組織開展,從評選標準制定、候選人數、當選者的宣傳等等,都由學生來負責,充分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每個學生都十分投入,并從中獲得了很多真實感受感受,在以“好習慣之星”為素材的作文中,出現了很多佳作,學生的作文綜合能力得到顯著提升。
四、創設有效閱讀情境,提升寫作技巧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寫作教學要和口語交際、閱讀教學聯系起來,做到讀寫結合。翻閱小學語文課本我們可以感受到,課本中的知識保羅萬象,具有深厚的人文氣息,不僅語言資料處處精彩展現,生動感人的故事也各顯風采。因此,我們教師要在閱讀教學中,對于那些文質兼美的課文進行深入的解讀,準確把握文章的寫作特點、寫作技巧,引領學生去欣賞,去模仿,讓學生在閱讀中體味作者寫的精妙。
比如,我在教學《第一次抱母親》一課時,我引導學生在默讀課文是注意作為以“抱”字為線索,發生的情感變化。當作者發現母親是那么輕時,內心是充滿自責的,于是不忍放下母親,感到母親是那么需要愛……我對學生們說,只要我們留心觀察,生活中這樣的事情很多很多,都可以選作作文的素材。這節閱讀課結束時,我給學生留下這樣的作文作業:以《我的……》(可以是自己熟悉的任何一個親人),模仿課文的寫作方法來寫,學生受到這堂課的教學啟發后,作文作業完成的非常出色。
總之,在小學作文教學中,創設情境可以使學生置身真實的或模擬的情境之中,激發寫作興趣,激活學生文思,所思所想就會訴諸于弊端,佳作的產生也就成為自然而然的結果。
參考文獻:
[1]陳婷婷.情境·作文教學的支點——淺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情境創設[J]《課外語文:上》 , 2016 (10) :114-114
[2]程念念.綻開絢麗的智慧花朵——淺談小學作文教學中良好情境的創設[J] 《小學生作文輔導》 ,2017 (9) :5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