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全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中職教育教學也面臨著新時期的挑戰。中職院校的目的是為了國家的經濟發展培養技能型人才,因此,中職教育的教學創新是目前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問題。本文主要針對目前中職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些針對教育教學創新的改革策略,為提高中職教育的教學質量創造良好的條件,以促進中職教學的發展。
關鍵詞:中職教育;教學創新;管理策略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新時期信息化改革,對中職教育的要求更加嚴格。為了滿足新時期下社會建設對人才的需求,加強對中職教育的教學管理創新,是目前中職教育的重要問題。中職教育是為各行各業輸送大量專業人才的重要場所,對社會的發展也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但目前中職教育仍保持傳統的教育管理,導致存在很多短板及缺陷,進行教育教學改革是至關重要的。面對新時期的新要求,這也是本文重點研究的課題。
一、中職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面對新時期的快速發展,中職教學與現代信息技術結合是勢在必行的,我國的中職教育教學仍處于信息化的探索階段,在教學過程中還有很多的問題。
(一)學生因素
中職學校的大部分學生都因為中考成績較低,才進入中職學校,因此中職學生普遍文化課基礎較差,對于理論知識的學習沒有感興趣,學習主動性不強,而且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教師因素
中職學校的部分教師專業能力有限、教學水平固化,仍然保持傳統的教學形式,對于教學的創新更是缺少意識,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也非常薄弱,想要在教學中也信息技術相結合十分困難,例如:制作微課、制作電子課件、應用網絡平臺等,對信息技術都有一定的要求,對只掌握簡單技術的部分教師來說,困難性還是很大的[1]。
(三)教學設備
目前,中職學校的硬件設施配備還不是十分充足,對于在創新教學的中的設備要求,還是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網絡設備、計算機設備、教學一體機等硬件設施,對提供創新型的信息化教育環境還存在很多不足,也對學校的全面發展產生制約[2]。
二、新時期中職教育教學的創新管理策略
(一)創新教學方法
對于中職教育教學的創新,應對中職學生的學情及教學內容特點進行充分的分析,并且有效的與信息化的教育資源進行結合,采取先進的教育方式,創新教學方法,實現中職教育的創新教學[3]。對于中職學生來講,理論知識較弱因此興趣不高,對于動手實踐操作有很大的樂趣,因此,教師應采取創新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深入學習,應用多種教學法相結合。例如:教師可以先建立和學生溝通的網絡平臺,或錄制微課,在課前通過網絡平臺將學習材料及任務發給學生,讓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及思考,在課上教師針對重點難點進行講解、解決學生的問題并指導學生完成實踐操作,在課后教師同樣通過網絡平臺將課后測試發給學生,讓學生自行檢測知識的掌握情況[4]。此教學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在課前主動完成對新知識的預習,并將課上更多的時間留給實踐的動手操作,達到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更好的結合。此方法不僅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很好的引導學生如何充分利用課余時間來學習,養成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中職教師在創新教學方法的同時一定要根據學情結合課程內容有效的選擇,目的是增強課堂的互動性,提高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從而提高教學的質量。
(二)引導學生改進學習方法
在新時期的教學形式下,不僅教師需要做到教學的創新,學生也需要改進學習方法,對于中職學生來說,教師的引導作用就顯得至關重要。如今,先進的信息技術,高科技的電子設備,都可以成為學生學習的重要工具。例如:中職學生可以通過學校的網絡平臺及教室的信息設備,進行個性化、互動式的學習體驗。課前,學生將教師發布到網絡平臺的學習材料自行下載學習,并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遇到問題,可以在平臺上與同學和老師互動,進行討論。同時,可以利用互聯網資源搜索答案,逐步養成自主學習、探究的學習習慣[5]。課上,解決在課前遺留的問題,并且可以采取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互動及實踐操作,不僅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學生之間的互動,更能提高學生之間協作能力。課后,學生可以利用學校的網絡平臺對學習的內容進行反復學習及額外難度的拓展。除此之外,可以通過網絡平臺搜索相關聯的學習資源。這樣,有助于學生提升學習興趣,加強自主學習意識,提高學習效率,加深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
結束語:
綜上所述,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中職教育教學的創新管理是必然的要求。中職教育教學創新仍處于初步的探索階段,需要人力、物力以及技術進行加大投入,以創新中職教育教學信息化為教學模式,有助于學生對知識、能力、態度等多方面進行學習。因此,教師加強轉變傳統的教育方式,結合信息化教學,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教學內容進行合理調整,使學生的達到全面發展。相信通過學校、教師、以及學生的共同努力,可以實現中職教學新的篇章,提升中職教育的教學質量,為社會輸送更多專業的人才,強化學生實踐能力,成為適應新時期的復合型人才,同時滿足社會的需求,也為學生打造美好的未來。
參考文獻:
[1]趙曼.以生為本 ?課堂參與——引導中職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的策略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08):242.
[2]李紅波,龐璐寧,陳儒.智慧教育理念下中職教學模式的創新研究[J].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9,33(04):98-101.
[3]彭雪峰.職業技能大賽對中職學校課程改革的影響[J].職業,2019(18):48-49.
[4]高玉兵.淺談信息化教學在中職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資訊,2019(18):99-100.
[5]李素雯.“互聯網+”背景下中職學校教育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啟示——微課、慕課、翻轉課堂[J].教育現代化,2019,6(50):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