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艷
摘要:多媒體技術不知不覺的滲透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它對教學領域的影響也是巨大的。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多媒體技術的運用是教師教學有了“幫手”,學生學習有了“助教”。在這種形勢下,把握好多媒體技術與小學數學的教學相融合的技巧顯得尤為重要,其策略包括:集中學生精力,豐富教學內容,優化時間利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多媒體技術;集中精力;豐富內容;優化時間
多媒體技術作為信息技術在教學領域的運用深刻的影響了整個教學過程。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的便捷性更好的為學生展示知識點;而學生也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更好的進行學習。在當前普遍追求高效的教學大環境下,多媒體技術的運用無疑提高了“教”與“學”的效率。作為數學教師,掌握多媒體技術運用的技巧顯得尤為重要。基于此種情況,筆者特結合多年小學數學教學經驗,談一談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運用,以期望對廣大教師的教學有所幫助。
一、集中學生精力
在小學階段,教師利用多媒體獲取信息的便捷性在課上為學生播放動畫,視頻等眾多方便學生理解知識點的東西,可以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數學知識點變得更加生動形象,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當學生注意力分散時,教師又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演示知識點推算過程,將學生原本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根據時間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具體的選擇教學方式,使教學方式豐富靈活,更加適應學生的實際情況,從而有助于集中學生的學習精力。
例如,在進行《觀察物體(三)》這一部分內容的教育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更加方便靈活的教學,從而使課堂更加有趣味,集中學生的精力。這部分內容的教學重點在于讓學生從不同方位觀察堆積起來的正方體,可以畫出正視圖、俯視圖與側視圖。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上的動畫演示為學生分解堆積起來的正方體,讓學生對正方體的視覺圖有大體的了解,方便學生的理解。通過多媒體教學法和口語教授法相結合的教學,可以使教學方式靈活多樣,集中學生的學習精力。
二、豐富教學內容
多媒體技術由于可接收到互聯網上所具有的各種信息,這為教師進行教學設計和課堂教學內容的補充提供了便利。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搜索本節課相關的網上資源,為學生補充一些課本上沒有的知識點,為學生拓展知識面,盡量幫助學生全面的認識所學的知識點。在日常的數學課堂中,除了講授教材上所具有的知識點外,教師為學生補充的這些知識如一個計算公式的推算過程,一個數學家的成就等等,這些知識可以很好的豐富課堂的教學內容。
例如,在進行《多邊形的面積》這部分知識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將知識點進行全面的講解補充,從而豐富課堂的教學內容。這一章節主要講述了如何計算多邊形的面積大小的問題。由于學生對多邊形的面積不是很了解,他們可能可以通過肉眼直觀的辨別出計算多邊形的面積可以采取“多裁少補”法,卻無法用數學的語言進行證明。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時就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一步步的演示如何確定不同事物的面積,通過這種方式,補充了更多課本上沒有的圖形的面積計算方法,這可以很好的豐富課堂的教學內容,加深學生的知識理解。
三、優化時間利用
多媒體技術的運用使課堂的時間利用更加合理:以往的數學課堂上,整堂課都是教師在口頭講授;而現在的課堂上,教師只需要講明白大體的知識點,其他難懂的知識可通過多媒體技術來進行講授。通過多媒體技術,教師可以在時間充裕的時候為學生通過多媒體技術補充更多課本上沒有的知識點;在時間緊張時,為學生減少口頭講授時間,直接改用多媒體進行相關知識的講授,這可以減少板書浪費的時間。通過這種多媒體技術,可以很好的優化課堂的時間利用,減少不必要的時間浪費。
例如,在開展《長方體和正方體》這一部分內容的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來把控課堂的整體時間,優化時間利用,從而保證課堂教學順利的進行。這一部分內容是為了讓學生在諸多多邊形中辨別出長方體和正方體。這需要教師明確的告訴學生長方體和正方體所具有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前制作PPT,提前為整節課的進行做好統籌規劃,做到心中有數。在實際運行中,教師可以根據PPT上內容的進度來調節自己講課的語速和知識點的側重點,從而保證在有限的時間內最大限度的教授給學生知識點,通過這種多媒體教學,可以使課堂高效化,節約課堂時間。
總之,多媒體技術運用的好對于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將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在日常的數學課堂上,教師要緊跟教育教學發展潮流,更新自己的教學方式,做到能夠靈活的將多媒體教學運用到自己的課堂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的動態性將知識點進行動態操作,使知識點變得生動有趣,從而集中學生的學習精力;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獲取信息的簡便性,補充大量教材上缺少的知識點,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的時間操作優化課堂的時間利用。
參考文獻
[1]徐博.淺談多媒體教學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電子制作,2014(24)
[2]楊曉義.小學數學教學中多媒體的運用探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