乜莎
摘要:目前我國已經進入了新媒體時代,這對播音主持人才培養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本文將重點研究在新媒體環境下,播音主持人才培養措施,提升播音主持人才培養質量。這種方式能夠使培養出來的播音主持人才符合新媒體時代的要求和標準,為其今后在新媒體環境下的發展提供條件。
關鍵詞:新媒體;播音主持;人才培養
在新媒體時代下,信息傳播方式發生了變化,通過網絡的方式實現了信息傳播和共享,為人們建立了更加多樣的網絡環境。因此在當今時代下,播音主持人才培養模式也需要進行創新優化,提高播音主持人才的綜合素質,使其能夠在新媒體環境下得到良好發展。
一、新媒體環境下對播音主持人才的要求
由于在新媒體環境下,信息傳播方式發生了變化,因此對播音主持人才培養的要求也發生了一定變化,這就需要改變傳統的播音主持人才培養模式,對人才進行全面有效的培養。第一,在新媒體時代下,播音主持人才的身份逐漸向著信息的生產者方向轉變。播音主持人員除了是信息的傳播者之外,還是新媒體平臺的參與者。第二,在新媒體環境下,各個媒體逐漸實現融合,目前智能手機以及電腦的普及,改變了信息的傳播方式,其具備覆蓋范圍廣以及互動性強等特點。傳統媒體也逐漸向著新媒體融合的方向發展。目前許多電視臺通過網絡的方式實現二次傳播,并將微博和微信等網絡技術應用到實際節目制作中。這就需要播音主持人才具備較強的業務水平,提升自身業務技能的綜合性。
二、新媒體環境下播音主持人才培養模式
(一)優化課程結構
在新媒體背景下,播音主持人才培養逐漸向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播音主持人已經不僅需要具備高顏值良好的聲音條件,還需要具備豐富的知識存儲量和專業性,對綜合能力的要求較高。因此在設置課程結構的過程中,需要根據這一要求進行。第一,將專業教育與通識教育相互統一,學生既要具備扎實的基礎知識,同時還要拓展自身的知識面,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有效培養。第二,簡化相似度高的課程,例如《口語表達課程》與《演講辯論課程》可以相互合并,這種方式能夠節省大量的教育資源。另外,還需要根據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案。包含《綜藝節目類型的主持課程》、《體育節目主持課程》、《新聞評論》等課程,讓學生自己選擇喜歡的課程,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課程體驗,培養出綜合性較強的播音主持人才。
(二)充分應用新媒體終端
在新媒體環境下,已經不能采用單一的教學方式,為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需要根據學生自身情況以及教學要求采取相應的教學措施。因此在播音主持人才培養的過程中,需要將新媒體終端應用在實際教學中。利用網絡平臺為學生直播課程,同時利用微信公眾號等平臺,使互聯網與播音主持人才培養課程相互結合,學生既能實現創作,又能實現作品共享,學生可以通過網絡的方式,相互溝通交流,發現自己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改正。另外,教師可以利用網絡對學生進行指導,實現實時互動,保證信息反饋和接收效果。例如,在檢查作業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網絡系統在線批改作業和檢查作業,這種方式能夠節省大量的批改時間,進而達到提升整個教學效率的目的。
(三)建立雙師型教師隊伍
教師在教學中起到主導的作用,因此要想提升教學質量,需要先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教師培養需要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對教師進行針對性的培養?!半p師型”教師目前已經成為教師培養的主要目標,學校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到教學科研工作中,參與到社會實踐中,豐富教師的實踐工作經驗。目前“雙師型”已經成為高校教師培養的主要目標,例如,教師可以到社會中的相關部門進行掛職鍛煉,這種方式能夠提升教師的專業技能,將自己在工作中總結中的經驗傳授給學生,為學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這種掛職鍛煉的方式,可以幫助教師與社會中新媒體機構相互融合,同時掌握新媒體的發展動態。
(四)培養學生實踐能力
實踐能力是播音主持人才培養的主要目標之一,同時也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主要途徑。第一,學校需要利用自身優勢,與社會中的新媒體機構相互合作,與機構簽訂相應的合作協議,為學生提供試下條件。學生在實習過程中參與節目的制作、策劃、錄制和剪輯,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第二,利用校內資源,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廣播站和文藝晚會等活動,逐漸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同時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尤其是鏡頭感和舞臺感,需要在各種實踐活動中不斷積累,由此可以看出實踐活動的重要性。
結束語:通過以上分析能夠看出,在新媒體環境下,要想保證播音主持人才培養質量,就需要對人才培養方式進行創新優化,提高播音主持人才培養質量。本文從課程結構優化、新媒體終端應用、教師隊伍建立以及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等方面展開研究,對播音主持人才的綜合素質展開全面培養。
參考文獻
[1]嚴翔,易旭丹.新媒體環境下播音主持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當代電視,2018(11):95-96.
[2]李云梓.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播音主持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究[J].新聞傳播,2017(19):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