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秀芹
摘要:近幾年,我國大力開展新課程改革,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斷加快,各個學科都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小學語文也是如此。想要讓小學語文教學持續健康發展,首先就要改革教學方法,在課堂中應用現代教學手段,提升教學效果。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學語文教學中,多樣化教學方法的實際應用。
關鍵詞:多樣化;小學語文;教學方法;彰顯;語文魅力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小學語文是一門必修課,更是有重要作用的課程,對學生以后的生活和學習都有非常大的幫助。傳統的小學語文課堂上,老師在黑板上寫生字,然后教學生學習,可以讓學生學習到一定的知識,但是這種方法比較枯燥,時間長了學生就會產生審美疲勞,體會不到學習的快樂。老師實現教學目標的手段就是教學方法,傳統的教學方法不能實現教育的最終目的。所以,在新課改的大環境下,老師要勇于創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興趣,提升學生的語文成績和教學效果。
一、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生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這是小學生的優點,但小學生的年紀都比較小,注意力不能夠完全集中,影響教學效果,這是學生的不足之處。同時,小學生形象思維豐富,小學語文有些知識點能夠刺激刺激學生的感官,學生對這些知識有更加深刻的印象。所以,小學語文教學中,老師要利用學生的這個特點,在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通過圖片和聲音等內容刺激學生的感官,吸引學生注意力,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老師還可以制作一些教學短片和動畫,上課的時候給學生觀看,吸引學生興趣,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之中。
例如,學習《只有一個地球》這篇課文的時候,老師可以找一些大自然美麗景色的圖片和環境污染的圖片放在一起讓學生看,兩組圖片可以形成鮮明的對比,強烈的對比差也能給予學生視覺沖擊,引發學生內心觸動。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就就會明白大自然不是可以隨意破壞的,自然恢復也是有一定的限度,也能培養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老師還可以與學生一同觀看電影《2012》,通過觀看電影,學生就會明白假如世界末日真的來了,人們也是無處躲藏的,必將走向滅亡,地球只有一個,世界上的所有人都要珍惜地球,珍惜唯一的家園。這個過程能夠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養成愛護地球的觀念。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情境教學法
語文知識都是來源于生活,語文知識最終也是要回歸生活。語文知識點比較復雜和抽象,學生理解起來很困難,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情境教學法可以緩解這個問題。情境教學法要求老師在教學中創設合適的生活教學情境,讓學生去認識和感知情境,從而學到語文知識,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還能近距離感受生活。老師在教學的時候,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資源,把握好教材的知識點,對學生的感官世界有更深刻的理解,創設出合適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良好的學習環境中學習。
例如,學習《北京的春節》這篇課文的時候,上課之前,老師可以準備一些小道具,比如春聯和福字等,把教室裝飾成充滿春節氛圍的環境。首先,學生就會被教室的環境深深吸引住,學生的積極性也被激發出來,學生對接下來要學習的知識會有強烈的好奇心。其次,課上,這種教學情境也能讓學生充滿積極性,課上積極發言,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提升課堂效率,還能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效果。
三、利用課外活動,拓寬學習途徑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延伸就是課外活動,不僅能幫助學生更好地鞏固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語文學習的整個過程都是比較嚴肅的,長此以往,學生就容易失去學習的樂趣,語文課外活動有很高的自由度,小學生比較活潑好動,課外活動等教學方式更能引起學生的認同。同時,課外活動也能讓語文知識走進生活中,可以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例如,學習《為人民服務》時,這篇課文主要講述了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的偉大事業和偉大目標以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學習這篇文章,需要培養學生對中國共產黨的敬佩之情,同時還要讓學生以共產黨為學習榜樣,為人民服務。學習完這篇文章之后,老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次課外活動,去公園拔雜草,為人們創造良好的生活休息環境,讓學生體會到語文知識和生活的緊密聯系。通過課外活動,學生對共產黨的宗旨和義務有初步的了解,從而形成良好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學生有了向中國共產黨學習的愿望,努力奮斗、為人民服務,做一個合格的中國人。
總而言之,教學過程中,有眾多的因素參與。教學內容會有變化,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也會有所不同,所以,小學語文教學中,老師不能只采用單一的教學方法,單一的教學方式會降低學生學習興趣和老師的教學效率。所以,老師要采用多樣化的教育方法,讓多種教學方法實現相互補充,每種方法都能發揮最大的作用,最終實現小學語文教學目標,讓小學語文豐富多彩,增強小學語文的魅力。
參考文獻
[1]歐陽貴娣.多樣化教學方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探析[J].未來英才,2013,(23):72,75.
[2]鄒啟芬.小學語文課堂多樣化教學方法的探索[J].考試周刊,2019,(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