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知音
摘 ?要: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新型教學模式目前在教學領域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很多教師都認識到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積極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組織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開展教學,顯著改善了教學效果,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小學語文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實施的過程中,應該首先確保小組成員劃分合理,要營造民主、和諧、愉悅的學習氛圍,精心選擇合作學習內容,還應該制定科學合理的評價標準,從而確保更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實施策略
引言:
合作學習自古以來都受到教育者的重視,兩千多年前的《學記》中的“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就是對同伴在學習中的重要性的說明。新課標中也同樣把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作為培養目標之一。具備與人合作的能力是當前社會發展的需要,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在語文教學中進行分組合作學習,形成組內合作、組間競爭的關系,既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又有利于培養其競爭意識,形成師生、生生之間的多向信息交流。
一、合作學習小組成員劃分合理
在對學生的學習小組進行劃分的時候,教師一定要對班級中的成員有一個明確的了解,綜合考慮學生在學習成績、個性特點和性別等等因素,保持各個小組成員的特征相似,但是每一個小組中的成員要有個性特點。當然,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是各不相同的,教師在進行分組的時候并不能夠保證每一個小組成員之間都做到完全相同,但是要盡量保證每一個小組成員均衡的分布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生。小組中不僅僅要有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還要分配學習能力比較差的學生,讓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可以做到取長補短。教師要注意小學生在討論學習的過程中自我控制能力比較差,教師在分配討論任務的時候,組內還應該通過討論研究的方式,給每個小組成員具體的分配任務,讓每一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都有責任,并且每個人的任務在每一次討論的過程中要各不相同,讓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提高。
二、營造民主、和諧、愉悅的學習氛圍
學習環境對于學生參與學習是有著深刻影響的,營造民主、和諧、愉悅的學習氛圍,有利于減輕學生學習上的精神負擔,使學生在教師的熱愛、尊重和期待中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從而促使學生積極地學、主動地探索。如在教《富饒的西沙群島》一課時,為了讓學生在朗讀中感悟西沙群島的美麗和富饒,我設計了這一環節:“同學們請齊聲有感情地朗讀,使老師感受到西沙群島優美的景色和豐富的物產資源。”我稍作停頓,注意觀察學生的神情,此時我明顯感到同學們的眼里閃現出一絲激動,我急忙抓住學生這一微小的情感變化,繼續引導:“誰愿意來做一名小導游,把我們美麗又富饒的西沙群島介紹給大家?”于是,一只手舉起來了,兩只手舉起來了,但仍令人明顯地感覺到大多數學生思想還沒有放開。我繼續努力:“同學們,你做了小導游,你就當了一回西沙群島人。把自己的家鄉介紹給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那是多么令人驕傲的事情啊!大家先在自己的小組中準備一下,練習一下吧。”此時,我又觀察了學生的神情,他們在小組中的練習,明顯比剛才要投入。
三、精心選擇合作學習內容
合作學習有利于發揮每個學生的優勢,可以使小組成員之間互相學習對方的優點,共同提高,而且有利于開展小組之間的競爭,提高教學質量。但這并不是說所有的學習內容都需要合作,而應該是根據課文的實際需要,有選擇性的,有針對性的設計合作學習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思維。例如在教學《雪地里的小畫家》課文時,為了讓學生對文本有更深刻的理解,教師可組織學生文中角色進行扮演,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受,進而有助于提高語文素養。其次,課前還應當對教材進行深入的研究與鉆研,把握好每一堂課的重難點教學,讓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提出具有意義與價值的語文問題,以此確保語文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教師只有親自參與合作小組才能更貼近學生,才能隨時關注和掌握各小組合作學習的進程和存在的問題,同時給予其巧妙的點撥和引導。事實表明,有時教師一句簡短的話語,甚至是一個簡單的手勢,就能把學生從思維的誤區中拉出來,讓學生的思維豁然開朗。
四、制定科學合理的評價標準
在對合作學習的內容進行評價時,教師要結合學生合作學習時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合理的標準,要堅持全面評價、多樣化評價和適時評價的原則。對合作小組的表現評價要合理,還要通過評價和激勵的手段肯定學生的表現,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熱情和參與熱情,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良好的自信心,并融入到集體中,發揮每個人的創造力,更好地完成合作學習的目標。在小組互評時,對于表現優異的小組,教師可以給予獎勵。除了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合作態度、合作方法以及參與熱情進行正確的引導和評價外,還可以根據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的不同表現、特點以及收獲進行評價。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激勵的作用,促進小組合作學習的順利進行。例如在課文《烏鴉喝水》的教學過程中,當學生們了解烏鴉投石子喝水的原理之后,積極開動腦筋,在小組討論交流中又想到了其他的好方法,比如若是身邊沒有小石子,可以銜樹枝插入瓶中,蘸水后再取出,吸樹枝上的水。對于這樣創新的想法,教師就要及時給予鼓勵評價:“你真聰明啊,老師真佩服你!”當然也可以開展小組互評的方式,獎勵形式可以是口頭的,也可以是一朵小紅花等。
結語: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小組合作學習是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改革和發展的重要教學模式。當前,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開展顯得不夠成熟,從而使得開展的過程存在很多問題,教師應當積極分析存在的問題,并找出解決的策略和手段,實現良好的小組合作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鄧家梅. 小學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探究[J].青春歲月,2015(16):57.
[2]劉曉.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49):120.
[3]王非. 小學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實施方案分析[J].時代教育,2017(06):236.
[4]達哇扎西. 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教育界:綜合教育研究,2017(04):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