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橋輝
摘 ?要:近些年,隨著多媒體技術的普及與廣泛應用,使得人們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學習方式發生了顛覆性改變。尤其是在教育領域中的應用,不但能夠改變傳統教學方式,豐富教學內容,其自身所具有的優勢還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其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此外,多媒體技術的圖片與視頻功能,可以簡化教材中的重點與難點知識,將其直觀、立體地展示在學生面前,易于他們的理解和學習,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進而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和學科素養。基于此,本文以小學科學學科為例,對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小學;科學教學;應用
引言:
科學是小學課程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教材中不僅含有科學知識,還包含大量的實驗與探究。這些實驗的學習,能夠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創造能力,促使他們科學素養與科學精神的養成。但是,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當前小學科學教學中依然存在許多弊端,不但降低了教學質量,還會打擊學生學習科學的信心和積極性。而多媒體技術的運用與實施,在簡化科學知識的同時,在此基礎上還可以進行拓展和延伸,增加了學生的知識儲備,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積極參與到學習與研究中。
一、多媒體技術的特點
多媒體技術不僅是一種新型技術和現代化教學模式,同時也是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的有效手段。多媒體技術之所以受到廣大教師的歡迎和青睞,將其應用到實際教學中,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首先,多媒體技術具有綜合性的特點,因為多媒體技術融合了計算機技術、電視機技術、通信技術和聲像方面的技術,集合了這些技術的優點。它既可以輸出影像、聲音等文件,又可以對一些聲音,圖片進行處理,輔助教師完成很多技術性的工作。其次,多媒體技術具有互動性的特點,它不僅可以對聲音文件等輸出,還可以和人類形成互動,互相交流,而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對其進行其他操作,滿足不同的學習和工作要求。
二、多媒體技術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
(一)應用多媒體創設學習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多媒體技術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具有十分廣泛的作用。教師在使用時要對其進行全面了解,根據教學內容使用不同的教學方式。比如說,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創設學習情境,在活躍課堂氛圍的同時,還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小學生處在對自我約束力不強的階段,缺乏學習自制力,這時就需要教師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學習能力,以便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例如,在《植物的一生》中的“收獲和播種”教學中,要想讓學生熟悉并了解果實的形成過程,需要教師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將多媒體技術融入到教學中,利用多媒體的動態演示功能展示果實到底是怎么形成的,讓學生去觀看、去思考。多媒體演示的細節每一部分都會很清晰,在果實生長到每一個階段的時候,教師可以先讓多媒體暫停,提出問題“下一個階段是什么”,讓學生去思考和回答問題,或者進行討論。然后再讓學生繼續觀看。每個階段都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自主去思考,這樣學生會高效地理解知識,而且整個課堂會很輕松,課堂氣氛會很活躍。
(二)在一些實驗中運用多媒體,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小學科學教學中除了含有豐富的知識外,還有多種多樣的實驗探究活動,這些實驗對學生實際能力與創造能力的養成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但是,在實際教學中發現,由于教師沒有找到合適的實驗方法,使得實驗教學的質量不高,效果也不好。這時就可以利用多媒體作為輔助教學手段,去完成教學目標。例如,在“種子里面有什么”教學中的“種子解刨”實驗中,教師可以自己先操作這個實驗,操作的時候用攝像機拍攝下來,在上課的時候,利用多媒體去展示這個實驗,每個步驟配上解說,這樣既清晰又直觀,而且豐富的動態過程使學生很快便掌握了該實驗知識。在一些模擬實驗中,多媒體技術也有很好的作用,因為模擬實驗一般都比較復雜,如果單單依靠書上的一些靜態的簡單的圖片學生很難理解。這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的動態的插畫去模擬這個實驗,再加上一些語言解說,這樣,抽象的理論知識就變成了具體的知識,既生動又形象,學生也更容易理解,課堂也變得豐富而有趣,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
(三)在一些教學難點處需要應用多媒體技術
小學科學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復雜性,如科學概念等,再加上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有限,他們很難深入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學習起來是一頭霧水。這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去解釋這些概念知識。例如,在《我們的地球》教學中,在講地球的公轉和自轉這兩個概念的時候,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才可以理解這些概念,但是學生知識有限,根本無法去想象這些畫面,造成學習難點。而多媒體恰巧可以解決這一學習難點,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去展示這一畫面,把學生帶入到神奇的宇宙之中,學生會看到地球在圍繞太陽公轉的時候,又在自轉,公轉和自轉是在同時進行的,這樣學生會很好地理解這兩個概念。另外,在觀看的過程中,學生也會理解地球公轉的時候,距離太陽的高度不一樣,由于高度不一樣,太陽照射到地面的熱量不一樣,這就有了四季的更替。由于多媒體的介入,很多復雜難懂的知識變得通俗易懂,而且學生對知識的吸收也很深刻。
三、結語
綜上所述,多媒體技術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運用與實施,既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又能夠激發學生對科學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使其主動參與到有著無窮奧秘的科學世界中,并在此過程中養成良好的科學素養與科學精神。所以,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認識多媒體技術的特點,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教學內容,合理制定教學方案,融合多種教學方法進行授課,在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同時,還能夠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徐博.淺談多媒體教學技術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J].電子制作,2014,21(24):120-122.
[2]謝娜.小學科學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思路研究[J].科技資訊,2017,30(21):105.
[3]陳嘉磊.多媒體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恰當運用[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6,12(01):139-140.
[4]徐詠梅.合理利用多媒體創建高效科學課堂[J].新課程(中),2018,26(09):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