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服平
摘要:實驗是化學教學的基本內容,也是引導學生實現化學探究的有效方法,對于提升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學生化學素養都有十分重要的教育價值。因此,初中化學教師要積極優化與改善化學教學效益,全面優化學生的化學學習方法,促使學生在化學實驗學習中實現可持續發展。本文將從借助信息技術改善演示實驗的教學效果、借助探究實驗優化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借助創新實驗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三個角度來分析初中化學教師應該如何優化實驗教學效益。
關鍵詞: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策略分析
常規的初中化學教學并不看重實驗教學,因為實驗教學耗時耗力,無法按照教學進度去傳播數量充足的化學知識。而且,即便初中化學教師會組織實驗教學,也會選擇驗證性實驗教學法,即教師直接講述化學實驗可能發生的實驗現象、實驗結論與化學原理,學生只需對照實驗操作行為套用理論知識即可。在這種實驗教學模式下,初中生也無法及時優化自己的思維品質,難以真正實現深度學習。針對這些現實問題,初中化學教師必須要不斷優化化學教學的現實效益,突出實驗教學的探究特質,鼓勵學生自主去發現、操作與推論,以便更好地優化實驗教學效益。
一、借助信息技術改善演示實驗的教學效果
演示實驗是指通過教師動手操作、學生自主觀察來組織實驗活動的教學方式,比較簡單易行,便于初中化學教師積極展現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由此提高實驗教學效率。然而,部分實驗比較危險,所以初中化學教師并不會在課堂上直觀演示。那么,為了保證演示實驗可以落到實處,初中化學教師便要積極利用信息技術來優化演示實驗的教學效果,以便切實豐富學生的視聽經驗。
就如在“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一課教學中,筆者就利用信息技術拍攝了蠟燭燃燒的過程,通過近景拍攝詳細展示了蠟燭燃燒這一常見的生活現象。實際上,初中生在生活中都使用過蠟燭,比如生日蠟燭、停電時點燃蠟燭、蠟燭香薰等等,但是他們卻很少認真觀察蠟燭燃燒的具體現象與過程。因此,在化學課上,筆者利用信息技術來播放這一演示實驗,不僅可以有效喚起學生的生活回憶,還能使其對蠟燭燃燒現象產生好奇,能夠切實激發出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接下來,筆者便為學生介紹了化學實驗的教學要求,讓本班學生正確認識了化學教育,也使其對化學實驗產生了濃厚的操作熱情。由此,學生則可積極參與化學實驗探究活動。
二、借助探究實驗優化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在新課改下,探究教學已經成為初中化學教學的主旋律,因為大量的探究活動可以有效優化學生的學習方式,促使學生真正實現學習進步,使其形成可持續發展的學習能力。具體到化學實驗教學中,則需由初中生自主完成實驗操作、觀察實驗現象、推理化學知識等實驗任務,便于學生總結出完善的實驗操作技術。因此,初中化學教師要積極借助探究實驗來優化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完善學生的實驗認知。
就如在“制取氧氣”一課教學中,筆者就引導本班學生以4人小組的形式參與探究式化學實驗,希望初中生可以通過化學實驗總結制取氧氣的有效方法。首先,學生要準確認識實驗室內的化學藥品,分析制取氧氣的化學反應原理,合理挑選催化劑,然后按照規范的化學藥品取用方法以及實驗設備操作規范去制取實驗。在此過程中,學生要認真記錄實驗數據,觀察實驗現象,保證實驗裝備的密封性,總結使用過氧化氫溶液、加熱高錳酸鉀以及加熱氯酸鉀這三種催化劑來制取氧氣的操作方法,從而直觀認識催化劑、催化反應這兩個基本的化學概念。
三、借助創新實驗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新課改下,如何培養與優化學生的創新能力已經成為最重要的教學任務,而國際人才競爭也是以創新性人才競爭為主的。因此,初中化學教師也要客觀分析實驗教學對于激發學生創新意識、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積極作用,鼓勵學生自主創新常規的實驗設備,引導學生自主進行化學小發明、探究性化學實驗,使其在發明創造性形成良好的創新意識與能力。
就如在“溶液的濃度”一課教學中,筆者就鼓勵本班學生自制溶液,認真計算溶液濃度,希望學生可以積極利用自己的化學學習經驗展開創新實驗。比如,有的學生選擇在白水中加入醋,用玻璃棒攪動,加快這兩種溶液的溶解過程;有的學生則選擇在水中放入一些固體,然后使用酒精燈加熱,加快固體的溶解速度;有的學生則同時使用了玻璃棒攪動與酒精燈加熱這兩種實驗方法,積極利用固體稱重、液體稱重這兩個基本的實驗技術進行了常規操作,記錄了實驗數據,利用化學公式計算了溶液的濃度,得出了具體結論。如此,學生則可充分展現自己的想象力與創作力。
總而言之,實驗教學是初中化學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關系著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與科學品質的形成與發展。因此,初中化學教師要積極優化實驗教學活動,全力保障學生的動手操作權利,促使學生在實驗學習中實現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崔云德.加強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做法和體會[J].中國教師,2018(S2):77.
[2]馬雪飛.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化學實驗教學反思[J].學周刊,2018(35):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