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霞
摘要:職業生涯規劃合理而有效的滲透是高中政治教學中的一個很重要的課題,本文簡要探討了高中政治教學中滲透職業生涯規劃的三點策略,即遵循學生認知規律,確定課堂教學目標;選擇課堂教學滲透類型,做出科學合理評價;注重課后適當延伸,落實生涯規劃教育。
關鍵詞:高中政治;職業生涯規劃;策略
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合理而有效的滲透職業生涯規劃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問題。本文基于筆者的教學體會及思考,擬對這一問題提出幾點策略性意見,希望對相關教學工作者有所助益。
一、遵循學生認知規律,確定課堂教學目標
課堂是學生在校接受教育的主要陣地,也是高中政治教學中滲透職業生涯規劃的基本載體。構建有效生動課堂是有效滲透職業生涯規劃的基本前提。一般來說,滲透職業生涯規劃的課堂教學有別于普通的課堂教學,因此需要在遵循學生認知規律的基礎上結合課程內容的特點融入職業生涯規劃要素,以此來確定課堂教學目標,這是構建有效生動課堂的先決條件。例如民主決策一課,要在課堂教學目標中融入職業生涯規劃要素,無疑是要以模擬水價調整聽證會為載體的,具體來說,學生分小組分別扮演消費者、市人大代表、專家、政府部門人員、企業經營者、媒體從業者等,他們課前搜集各自角色信息,課上要從自己的職業和立場出發發表對水價上調的看法,則結合職業生涯規劃輔導的要求,可將教學目標設定如下:
知識目標:明了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方式,通過模擬水價調整聽證會,知道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意義;通過查閱資料,了解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職業特點和從業要求。能力目標:通過模擬水價調整聽證會,提高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的能力,以及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通過角色扮演,感受所扮演角色的履職過程,領會從事相關職業所需具備的素質;通過對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不同方式的學習,提高比較、判斷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模擬體驗、合作學習,增強公民權利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初步感悟所扮演角色的職業心理;提高職業意識。可以看到,這樣的目標設定既包涵了常規教學目標,也兼顧了職業生涯教育目標,不僅符合課程內容特點,也具有較強的落地性,大體而言是比較合理的設定。
二、選擇課堂教學滲透類型,做出科學合理評價
依據不同的教學目標和課程內容,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滲透職業生涯規劃可分為兩種基本類型,一種是以職業生涯規劃輔導為主,以常規教學目標為輔,另一種則與之相反。至于實際教學中選擇哪一種,要視具體情況而定,主要考慮的因素包括課程內容的知識容量和難易程度、課程標準所規定的教學目標、課程內容中所包涵的職業生涯教育要素的多少以及價值大小等。例如,《做好就業與自主創業的準備》一課,設置的主要目的首先是落實新課標的要求,使學生通過本單元知識的學習了解就業形勢、政策與觀念,以及自主創業方式等重要方面,其次則讓學生通過探究和思維活動拓展視野,因此還較以往增添了求職技巧、職業素養等新的知識,最后則是培養學生綜合應用本單元知識就業和自主創業的實踐能力。顯然,在教學本課時,非常適合于拓展教學內容以滲透職業生涯規劃因素,因此明顯屬于以職業生涯規劃輔導為主的類型。在高中政治課程模塊中,像這種帶有強烈的職業生涯教育特性的內容并不多,可以說非常“珍貴”,因此教師就應抓住機會利用本身特點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滲透。
三、注重課后適當延伸,落實生涯規劃教育
課后的適當延伸以課后作業為主要載體,因為課后作業的布置可以視作課堂教學活動的延伸,它是整個教學程序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概括地說,課后作業不僅能幫助學生鞏固所學,檢驗不足,更是提升學生解決問題能力乃至于學生學科素養的鍛煉。對于教師而言,作業的布置有助于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甚至很多時候是一種重要的保障。當然能否達到這樣的效果,主要是看作業設計的是否科學合理,就基本原則上說,通過課后作業來進一步落實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仍需要結合課程內容的具體特點,在作業中融入相關要素。譬如說在學習《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一課時,就可直接布置作業——設計一份“我的職業生涯規劃”,讓學生在課后利用所學的知識并在必要時查閱相關資料,進行自我分析和職業分析,并規劃實施。這樣就使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從課上延伸到了課外,進一步提升教學中滲透職業生涯規劃的有效性。
綜上,本文簡要探討了高中政治教學中滲透職業生涯規劃的三點策略,即遵循學生認知規律,確定課堂教學目標;選擇課堂教學滲透類型,做出科學合理評價;注重課后適當延伸,落實生涯規劃教育。事實上,職業生涯規劃合理而有效的滲透,是高中政治教學中的一個很重要的課題,其兼具一定的深度和廣度,需要一線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積極探索和總結。本文一己之見,尚盼與同仁多多交流。
參考文獻
[1]王芳. 職業生涯規劃在思想政治教學中的滲透[J]. 基礎教育研究, 2017(17):62-65.
[2]李家衛. 淺談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J]. 新課程(上), 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