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斌
摘要:數學,在我們的生活之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效率是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也是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的一項重要舉措。小學數學教師必須要努力提升自身專業知識能力,并且設計適應的教學環節,從而打造高效課堂。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時效性;教學目標;合作意識;人格魅力
數學,一門極其注重邏輯思維的學科,它需要有足夠清醒的意識和思維體系才能夠掌握數學知識。同樣,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也能夠鍛煉人的思維活力和創造能力。作為小學數學教師,一定要提高自我的人格魅力,轉變傳統的課堂管理模式,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讓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和引領者,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本文就增強小學數學課堂時效性的策略進行研究,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設計合理的教學目標
目標,是一個人前進的方向和動力。而一個好的目標,能夠讓人在成功的路上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荊棘,提升身心的愉悅感。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管理過程中,一定要提前為本節課設計合理的教學目標,然后在教學目標的引領下進行教學活動。與此同時,學生也能夠根據學習目標了解本節課的重點,提高學習自主性。例如在《8和9的認識》一課中,教師要在課堂上寫下明確的教學目標“學會讀、數、寫數字8和9”、“學會比較8和9的大小”。教師在教學目標的設計中,一定要選擇清晰的語句直接表達的本節課的重點,表達清楚,簡單明了。學生在看到教學目標的時候,即使沒有進行過課本的預習,也能夠對所學內容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用多媒體展示一只小貓和一只小狗,并且讓兩只動物的頭上分別頂著數字8和9,然后讓學生說出“屏幕中有哪兩種動物”。在學生回答之后,教師緊接著就問學生“那這兩只動物頭上是什么呀?”。這時,學生會露出非常疑惑的表情,教師則說“這就是我們本節課所要學習的主人公‘8’和‘9’,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它們吧”。通過這樣有意思的活動,教師可以很快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把學生引入今天所學習的主題。接下來,教師還可以根據教學目標設計“在生活中尋找‘8’和‘9’”、“猜猜7后面是幾”“比比大小”等活動,讓數學與生活相聯系,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
二、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在學習的過程中,有些事在集體的幫助下反而更能夠取得出乎意料的效果。學生可以借助集體的力量不斷地完善自己,也可以在集體的監督下逼迫自己更好的完成學習任務。作為小學數學教師,一定要把握學生的“同伴心理”,把“小組合作”的模式融入在課堂教學活動之中,讓學生在集體的幫助下獲得“1+1=3”的效果,增強學生的集體認同感和榮譽感。例如在《簡單的計算》一課中,教師要讓學生學會關于人民幣的簡單的計算,并且讓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一些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教師可以在多媒體上展示一家玩具超市的圖片,然后讓學生去找出自己喜歡的玩具并且說出玩具的價錢是多少。針對學生愛玩的心理,教師設計了這樣的活動,既可以讓學生學習數學知識,也可以增加數學與生活的結合度。教師可以創設具體的教學情境說“我想要一個小貓的玩具,我現在手里有5元,而玩具的價格是2元,那么如果你是店主應該找我多少錢那?”。然后,教師要讓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去進行合作交流,在交流中得出答案。有時小組內會有不同的答案,學生可以在相互的講解過程中,找到錯誤所在,從而避免了今后在計算時遭遇同樣的問題。在學生回答了這個問題之后,教師可以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以競賽的形式進行搶答,最后看哪個小組得的分數比較多來決定哪個小組勝出,從而鍛煉學生的合作能力。
三、提高教師的人格魅力
教師,在課堂教學的環節當中起到粘合劑的作用。當學生喜歡一個教師,也就自然的愿意去學習本科的內容,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作為小學數學教師,要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不斷地去探索不同的教學方式,形成屬于自己的獨特的風格。教師要在語言、行為、思想等對個方面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例如在《秒的認識》一課中,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播放每年春節聯歡晚會上的10秒倒數的視頻,并且教師要充滿激情的跟著視頻中的聲音一起“10,9,8,7……”,讓學生感受到濃濃的過年的氣息,激發學生的興趣。然后教師可以用充滿疑惑口吻的語氣來提問學生“有哪位同學愿意回答一下,這里的10,9,8,7,6,5,4,3,2,1是什么時間單位呢?”,學生則會回答出“秒”。教師僅僅用語言的情感變化,就在短時間內讓學生達到一種愉悅的情緒,提高了個人在學生心中的魅力值,也把數學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魅力,增強課堂的感染力,設計適合學生身心發展的教學目標,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只有通過多樣的教學方式,才能夠獲得學生尊重和喜愛。
參考文獻
[1]王艷,徐興春.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時效性的策略初探[J].中華少年,2017(23):111-112.
[2]盧光艷.如何增強小學數學課堂實效性[J].新課程(小學),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