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漢艷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發展,核心素養成為教育改革中的風向標。而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既能夠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興趣,促進學生學習效率,而且對學生個人素養以及身心發展也有著重要影響?;诖耍疚膶摹耙渣c帶面”“以讀促思”“課外閱讀”三個方面進行分析,談一談基于學科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的研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核心素養;閱讀教學
閱讀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既是一種享受,也是一種隱形財富。而在小學語文教育階段,學生的思維、價值觀等方面尚未成熟,在閱讀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既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也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乃至終身受益。由此可見,閱讀是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直接體現,同時,也是促進學生主動思考以及與作者形成情感交流的重要途徑。因此,在基于核心素養下的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摒棄傳統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除了為學生講解教材內容外,也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更為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學思想、立道德、感知美,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一、以點帶面
語文教材作為中華文化之瑰寶,對培養學生濃厚的文化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有著不可取代的積極作用??梢姡ㄟ^讓學生閱讀優秀古詩詞作品、體驗作者的內在情感、感受重點詞句的背后蘊含著人生哲理以及思想魅力等,顯然已成為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方式。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培養學生對字詞的理解,以點帶面,從而有效提高學生對文本理解的深度與廣度。
例如:在學習《夜書所見》這一首古詩的時候,我會先以問題情境來導入,以此來激發學生對古詩的學習興趣,如:出示一幅描述秋天優美景色的圖片,并提問學生“當看到這幅圖片后,你有何感想?會思念自己家鄉的秋天嗎?”以此來讓學生帶著思念來學習本節課的內容《夜書所見》這首古詩;然后,我會以故事的形式向學生介紹葉紹翁這個人的生平經歷,并帶領學生閱讀本篇古詩,在閱讀的過程中,我會為學生講解詩中的重點詞句,并引導學生學會借助注釋理解詩意的方法,如:在分析“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边@句詩句時,我會借助注釋來讓學生認識到詩句中的“蕭蕭”和“梧葉”是古人常用來描寫秋天景象的,而“動客情”則是描寫詩人對自己家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并讓學生在課堂上以男女賽讀的形式來進行有感情地朗讀本篇古詩,從而在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也能加深學生的對古詩的整體理解。
二、以讀促思
“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會意,欣欣然”講的就是反復閱讀的奧秘。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通過讓學生反復的閱讀來激發學生主動思考的意識,讓學生在反復閱讀中去思考文章的主旨。另外,教師也要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加以引導,逐步引導學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的生活處境來加以認知,從而形成自己的主觀認識,豐富自身的精神品質。
例如:在教學《掌聲》這一課內容時,旨在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我會將閱讀過程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首先,我要求學生以默讀的方式來自主閱讀文本,對文章的大意有初步認知,并在安靜的氛圍中了解到文中英子在掌聲前后的變化,體會人物的思想情感。之后,我再讓學生談一談讀完的感受和對“掌聲”的理解。第二部分,我引導學生以精讀的方式進行閱讀,總結出每段的段落大意,讓學生試著分析“永遠不會忘記那掌聲,因為它使我明白,同學們并沒有歧視我。”這句話的深刻含義。同時,讓學生找出描寫心理和動作的句子,并問學生“你們有過類似的經歷和感受嗎”以此來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與文本產生共鳴。最后,我選一首《掌聲響起來》的小詩,讓學生齊讀,從而讓學生深刻明白懂得要主動地關心、鼓勵別人的道理。這樣一來,讓學生在反復閱讀中產生一定的主觀認識和思考,從而在教學中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課外閱讀
閱讀能力的提高僅僅依靠書本的內容是無法滿足閱讀需要的,如果僅僅緊靠小學語文教材內容,在很大程度上會讓學生產生視覺疲勞,不利于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因此,基于核心素養下的閱讀教學,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選取適當的課外讀物,合理拓展學生課外閱讀,以期增強學生見識,讓學生發現另一片新的天地,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和文化修養。
例如:為了培養學生審美意識并提高其個人修養,我會定期組織課外閱讀課,基于學生的身心發展,以學生的興趣為依據,我會準備一些寓言故事或者古學經典供學生閱讀,比如《伊索寓言》《三字經》等,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自己喜歡的讀物進行閱讀,并要求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做好讀書筆記。而且,我會主動參與其中,做好引導人的角色,針對學生不懂的地方,我會通過巧妙的疑問或結合生活中的例子來激發學生思維的活躍性,讓學生主動總結歸納出故事中所蘊含的哲理。另外,我還讓學生將自己的平時收藏的故事讀物帶到課堂上,通過學生之間的互換學習,既能豐富學生語文知識,也能縮短學生之間的溝通距離,從而為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奠定堅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通過有效策略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既是應新課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也是促進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發展的必由之路。因此,教師要以學生對語言的建構、文化的理解、思維的發展和審美的鑒賞四個方面作為根本依據,善于把握學生心理,理解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從而為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高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郗良云.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12):140.
[2]張志舉.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分析[J].學周刊,2019(1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