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運娣
摘 要:識字是小學生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提高語文素養的基本要求,是學習書面語言的前提,還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必須寓教于樂,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才有助于在有效的時間內帶來更大的效益,調動學生積極性,達到語文教學的目的。本文將探討如何在小學一年級識字教學中實現“快樂識字”。
關鍵詞:小學語文;一年級;識字教學
小學階段,一年級的學生剛剛從幼兒園走進小學,在這一時期,學生需要掌握的生字量非常大。但是,受限于教學的時間,課程安排得非常滿,分配給小學語文教師的時間并不是很多,這也給小學語文識字教學帶來了非常大的挑戰。《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提出低年級學生要“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習慣。”標準還指出:要充分擴大學生的識字量,教師除了幫助學生掌握教科書上要求的音、形、義都會的生字外,還要巧妙引導學生利用課外學習資源,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意識和習慣,讓學生認識更多的字。因此,筆者結合自身教學經驗,結合以下幾點分析,探討在小學一年級識字教學中如何實現“快樂識字”的效果。
一、生動有趣的識字方法,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
新課程教材已經為教師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課本的呈現方式也更貼近兒童的新時代生活實際,符合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但是教材畢竟是個靜態的樣子,要引起一年級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還是應該有很大的突破性。低年級兒童往往對動態的事物更感興趣,如果把教材上的靜態資源活動化,進一步增加它的趣味性,就一定會深深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
比如利用多媒體課件,把“蟲”字旁的生字設計成擬人化的“生字寶寶”,讓“生字寶寶”一一在課件里呈現時成了一個個會跳,會笑的小精靈,學生的識字熱情就會異常的高漲。
二、親身實踐體驗,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
新課程更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在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一些字的基礎上充分引導學生一起分析生字的部件或者筆畫特點,然后編出一些字謎性的順口溜幫助學生識字,這種方法既幽默風趣,又朗朗上口,深受學生喜愛。
1.依據字形特點進行部件分析編順口溜。比如:“告”字編成:“一口咬掉牛尾巴”;“蒜”字編成“二小二小,頭上長草”。
2.依據字形特點進行聯想性的編字謎。比如:“匹”字可以編成“三面墻一面空,有個小孩在當中”;“金”字可以編成“一個人,他姓王,左右口袋里各裝一顆糖”。
3.依據漢字象形的特點編順口溜。比如:“國”字可以編成“四四方方一座城,一塊寶玉在城中 ”;“回 ”字可以編成 “四四方方兩座城,小城藏在大城中”。
4.依據漢字形聲字的特點可以歸類編成有詩情畫意的順口溜。比如:以“青”字為聲旁的字可以編成“有水方說清,有言去邀請,有目是眼睛,有心情義濃,有蟲是蜻蜓,有米人精神。”這些識字方法既能活躍課堂氣氛增加識字的趣味性,又能提高識字教學的效果,還能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想象能力。把漢字的認識順口溜了,使枯燥的漢字筆畫妙趣橫生,孩子們在歡聲笑語中認識了生字,快樂而輕松。
三、強化識字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教材的最大特點就是寫的字變少,但要求識記的字增加。讓這些小學生接受大量識字,小組合作學習可以發揮很好的作用。合作小組培養好,我們就可以通過資源共享、趣味合作、優勢互補等提高識字效率,增強識字興趣。例如在識記生字環節,同桌小組交流,組內生字開花,在這個環節我們多數會試著運用四人小組,做到生字開花。一人一個花瓣,四個人就可以組成一朵美麗的小花,組詞越多花兒就越美。你自己組詞會一個,小組組詞會很多。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合作學習給他們帶來的收獲。因為剛開始使用四人小組,我們還未使用小組匯報交流的方式,但已開始嘗試在班內交流時采用接力回答的方法。為提高學生們的注意力,教師會用“誰聽明白了某某說的什么”來組織課堂,這樣既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也能適當地幫助教師組織好課堂紀律。教師此時除了是一個觀察者也要當好指導者,對于生字開花過程中出現的同音不同字的情況,要及時糾正指導。當生字識記掌握得差不多的時候,我們就會使用經常用到的二人小組進行同桌互檢互評,要求從左到右,交換檢查。
四、游戲滲透,讓學生學會識字
游戲是學生最喜歡的活動,也是最能吸引小學生教學活動之一。因此,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就需要結合不同的字詞,整合不同的內容,通過游戲的方式吸引學生,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游戲當中,在游戲的作用之下,全面分析了解知識的內容,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當學生體會到學習的快樂之后,他們就會主動參與到游戲當中,這時候再滲透教學內容對學生的成長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此外,借助游戲還可以解決學生出現的“學得快、忘得也快”的誤區,讓學生在一個相對輕松的氛圍中全面理解知識,加深對生字的記憶。
例如,教師可以通過聲母和韻母之間的關系,讓班級中不同的學生戴在頭上,然后在小朋友之間組合的過程中,得到一個漢字的拼音,然后教師再讓班級中其他的學生讀出來。在個過程中,學生會根據自己頭頂的字母去找尋其他的同學,得到一個字的拼音,學生也可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結論
綜上,小學一年級開展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師教學中的重點也是難點,為了幫助學生牢記漢字內容,引導學生從會學到自主學習,在開展識字教學的階段,教師需要通過閱讀滲透,在注重知識傳遞的同時,關注學生的學習體驗,以培養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一個相對和諧的氛圍中識字。在引導中,學生喜歡識字,并開始自主識字之后,知識會變得越來越扎實,學生今后的學習也會得到發展和提升。
參考文獻:
[1] 魏倩.一年級識字學習小組探究初體驗[J].學周刊,2019(11):72.
[2] 王敏娟.巧用多媒體開展一年級語文識字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9(02):171.
[3] 盧曉菲.對“統編版”一年級“提前識字”教學的思考[J].小學教學研究,2018(29):33-35.
[4] 李永清.一年級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漫談[J].中國校外教育,2018(17):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