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曉暉
摘 要:新課程改革明確提出學科核心素養是教學工作的主要目標。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新的教育觀,重視對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創造適合學生自主學習與探索的機會,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讓學生能夠做到數學知識的遷移和學以致用,幫助學生更好地滿足社會的發展需求。下面,我將結合自身實際的教學經驗,針對核心素養視角下的初中數學教學策略展開一番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數學;核心素養;教學
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直觀想象和數學運算是數學核心素養的五個主要的內容。初中數學教師要積極轉變教學思想觀念,尊重學生身心發展的自然規律,使用合理的教學方法,不僅要使學生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還要使學生能夠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和素養,真正地獲得學習的能力,從而使教學能夠滿足時代發展的需求,提升初中數學教學的效益。以下就是對此的一些具體看法。
一、加強數學史的應用
數學史是聯系教學與實際生活的重要途徑,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滲透數學史的內容,創設生動的數學學習情景,讓學生學會使用數學的目光看待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有助于學生數學建模、數學抽象等核心素養的養成。教師要積極結合教學的目標和學生的實際認知特征,給予學生直接的問題,讓學生能夠將所要學的知識與具體的問題情境聯系起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的知識點。
比如,在學習“勾股定理”的過程中,我通過多媒體設備給學生展示了一段動畫,讓學生通過趣味性的表達方式了解我國古代數學家趙爽利用“勾股方圓圖”證明勾股定理的巧妙方法,感受我國古代數學家思想上的獨創性;又比如,在學習“平行四邊形”的過程中,我向學生講述平行四邊形在社會生產和生活中的用途,如“火車車廂之間是使用一種平行四邊形結構的車鉤鎖連接在一起的,從而保證列車的正常運行”等,讓學生感受到平行四邊形的結構對我們生活的意義。這樣,通過數學史的滲透,不僅能夠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感受到了數學文化的趣味性,還能夠啟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學會使用數學的目光看到生活現象,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核心素養。
二、強化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
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發生的根本,是學生更有效地探索數學所應該具備的一種能力。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們不僅要重視學生解題能力和數學知識點的獲得,還要讓學生掌握數學學習的精髓,通過數學思想方法的掌握進一步地與數學進行更加密切地接觸,這也有助于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應當進行有針對性的個性化教學,使學生的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從而提升核心素養的培養效益。
比如,我們可以將初中階段涉及到的數學思想方法給學生總結出來,讓學生全面地了解數學思想方法的用途。如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分類討論的思想方法,可以總結出來分類討論的使用范圍:在幾何知識中的三角形的分類、四邊形的分類、角的分類、弦切角定理等的證明都涉及到了分類討論的思想;在含有字母系數或者絕對值符號的方程、不等式、二次函數的開口方向等問題中也需要使用分類討論的思想去解決,等等。總之,教師要積極在課堂上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引導學生有意識地去使用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問題,從而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加深學生對數學現象的理解,有助于學生數學抽象、邏輯推理等核心素養的發展。
三、通過問題與學生產生互動
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應當是多個核心素養的綜合培養過程。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使用問題的方式與學生進行互動,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互動中調動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潛能,這樣,更有助于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綜合發展。
比如,在學習“一次函數”這一節內容時,我首先利用多媒體設備給學生展示了一張中午時段溫度直線上升變化的圖像,引導學生探索其中的問題,并向學生提問:“從這張圖里,你能夠得出什么信息?你們還能夠找出現實生活與這張圖像變化類似的例子嗎?這些變化中有什么規律?能不能根據自己的理解說說這些函數圖像有什么特點?”這樣,通過層層遞進的提問,引導學生有規律地去探索一次函數函數圖像中涉及到的問題,可以更加充分地開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本文針對核心素養視角下的初中數學教學策略展開了一番探討。初中數學教師要積極貫徹新課程改革提出的教育理念與原則,重視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培養學生成為優秀的人才,使學生能夠更好地使用社會發展的需求,提升數學教學的價值。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要積極使用數學史,并加強數學思想方法在課堂上的滲透,使用問題的方式與學生進行互動,引導學生進行深入地思考,從而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提升初中數學教學的質量,促進數學課程的有效改革。
參考文獻:
[1] 劉楊.淺談初中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J].科技資訊,2017,15(04).
[2] 崔春艷.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