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蘭
摘要:基礎教育中的學科教學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徑,由于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年齡特點,決定著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德育,切記不要只停留在簡單的說教上,否則無論教師說得多么動聽,也難以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反而會增加學生的預防心理與抵觸情緒。所以我認為,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潛移默化地進行德育滲透,能夠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將教育內容和德育要素有效融合,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引導,能夠善于設計學生喜聞樂見的方法,對學生進行啟發與誘導。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德育滲透;學習性質
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德育要素應當緊密貼合學科教學,通過德育與英語教育有效融合,能夠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學習英語知識,提高自身的德育綜合素養。智育的目標不僅在于發展充實學生的智能,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與優美的品質。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德育應當滲透入各學科教學內容中,這是教師的重要職責。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責任不僅在于教書,更在于育人。英語屬于語言類學科,英語教師必須正確認識到英語屬于思想性較強的學科,不僅要完成正常的教學任務,同時也應當有效實施育人目的。所以本文從以下幾方面分析探究如何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
一、創設和諧德育環境,引導學生快樂學習
由于人們都會追求真善美,對于社會當中美好的事物大家都比較向往,所以教師也要在教學中積極地滲透德育教學內容,創造德育教學環境,使美感能夠增強人們的欣賞能力和學習熱情。教師也要使每一個兒童具備良好的心理狀態,通過創設科學的教學情景分享日常生活當中的生活之美,通過美的熏陶強化學生的個人綜合素質,使學生在英語學習當中樹立自主學習的良好品德和習慣。教師通過創新教學語言完善教學情景,在實踐教學當中深入發展和探索,不斷提升學生的人才素養,使學生能夠借助英語進行交流和溝通。由于英語是一門語言性的教學學科,就是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英語學習的技巧,提升學生在英語學習當中的分析能力和探究能力,使每一個學生對英語學習充滿濃厚的興趣,對學生的思維活躍性和思維創新能力有著積極的幫助作用,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思維。
二、挖掘教材德育元素,進行德育知識滲透
英語教材中蘊含著豐富多元的德育元素,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當緊密貼合教材內容進行引導與幫助。教師應當提高自身的專業教學水平,將教學內容與德育要素有效融合,潛移默化地進行知識滲透與引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注意應用標準原汁原味的語言與學生溝通交流,例如可以在清晨進行師生互道“ Good morning!”能夠將具體的英語語言滲透入學生的生活與學習之中,通過講文明講禮貌的文明行為習慣養成,能夠促使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語言,提高自身的德育素養。教師在英語學科當中,將德育知識與英語知識進行有效的聯系,就需要教師不斷挖掘教學素材,對于英語教材當中的重點內容,結合現階段的德育知識進行教學的融合和拓展,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學習熱情。由于教材當中蘊含著豐富的德育知識內容,對于學生的思想提升和完善有著積極的幫助作用,所以教師也要借助互聯網資源不斷強化自身的分析能力和教學能力,在教學拓展當中為學生挖掘更多的德育知識素材,教師也要積極地與學生溝通和交流,了解現階段學生在學習當中的德育問題,從而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引導,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在教師的科學幫助下掌握一定的英語德育知識,塑造學生健康的心理狀態。
三、通過多元教育評價,有效滲透德育理念
由于當前小學生思維不夠成熟,年齡較小,缺乏實際的生活經驗,所以教師要通過對學生的科學評價和引導,促進學生思維的活躍,成熟型教師要尊重每一位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多鼓勵學生,并且表揚學生幫助學生樹立健康的學習心態和學習熱情。教師也要通過科學的評價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引導,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在評價當中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念。教師還可以在英語教學當中引導學生能夠互相評價,在評價當中使每一位小學生都能夠了解自身在英語學習當中所遇到的問題。教師通過激勵學生促進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完善,幫助學生掌握每一節英語單元當中的重點內容,強化學生挖掘每一單元當中重點內容包含的德育知識,強化學生個人綜合素質。通過全方位的評價與引導,能夠使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心與呵護,在此過程中能夠縮短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距離。并且教師也更容易掌握學生近階段的學習情況,從而針對性地予以多元教育評價。教師也要針對較為優秀的學生通過贈送小紅花、小紅旗來增強學生的引導強化學生的英語學習素質。教師通過為學生創造輕松的教學情景,使學生在青年當中充分發揮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流暢地講出自己的想法,利用英語來提高自身的語言發展能力,使學生在學習和成長當中具備一定的專業素質,充分將對于知識進行教學的引導,對于學生的需求成長有著更好的幫助作用。
四、結語
結合上述內容,我們能夠看出,在新形勢下教師應當根據德育工作特點加強英語學科與德育素材的有效整合,正確地應用德育滲透方法,針對性地滲透教育內容,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良好品格,進行德育,有效滲透培養學生的英語語言口語交際能力,同時使學生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使學生有過硬的本領與健全的個性。
(責編? 張 欣)
參考文獻:
[1]戴佳敏.基于英語學科特點的德育路徑探尋[J].上海教育科研,2017(07):62-63.
[2]趙吉.小學英語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有效策略淺述[J].現代交際,2016(04):147-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