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耀祖
摘要:英語閱讀是高中階段英語教學中的重要內容,高中階段學生所接觸到的單詞、語法、句式等內容大多是依托英語文章閱讀教學來實現的。而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僅僅讓學生在閱讀中獲取知識,遠遠不能達到教學目的,還要在閱讀教學之中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這樣才能讓學生既得到知識,也能得到獲取知識的方法。當前“核心素養”的概念已經普及各個學科教學之中,核心素養是指學生學科學習過程中所需要具備的核心能力,在學科學習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將核心素養的培養與英語閱讀教學相結合,在閱讀教學中,實現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關鍵詞:高中英語;核心素養;措施
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生在學科學習過程中所培養出的各種能力,同時也是學科學習所需要具備的能力。可以說學科的核心素養是從學習中培養而來,再運用到學習中的幾種能力。高中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主要分為四個方面,分別為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這四個核心素養是高中階段對學生能力培養的主要目標,同時也是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所要具備的重要能力。因此,本文基于核心素養的培養開展英語閱讀教學,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提升學生的各項能力,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一、通過閱讀文章語言閱讀和應用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
英語中的語言能力是指學生在社會情境之中借助語言以聽、說、讀、寫、看等方式理解和表達意義的能力,可以說語言表達的能力是英語學習過程中所要培養的一種基礎能力。通過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能夠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語言意識和英語的語感,讓學生能夠理解英語所表達的含義,同時更好地學習英語。其次,英語的語言能力也能夠讓學生能夠靈活運用所學的語言知識,將所學知識轉化為自身能力,實現對英語語言知識的應用。最后,語言能力是一種接收、處理、表達語言信息的能力,英語的語言能力能夠讓學生理解英語口語和書面語之中所表達的含義,進而以口語、書面等方式傳遞自己的信息,實現用英語進行交流。可見英語的語言能力是英語學習的基礎能力,也是英語學習的主要目的。英語的語言能力主要包含了聽、說、讀、寫、看等五種基礎方式,所以要培養學生英語語言能力,要從此五種基礎方式入手。
高中英語閱讀是以書面的方式展示英語文章,在閱讀學習中,聽說讀寫看等方式都能夠實現,要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有意識地通過各種方法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看的能力。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必修一“ANNE′S BEST FRIEND”這篇閱讀文章時,教師就可以先讓學生進行默讀,了解文章的大致內容,將其中陌生的詞匯或者句子標記出來,到講解的時候進行解決。隨后可以由教師帶領學生進行朗讀,通過朗讀學生能夠對文章進行進一步的熟悉和理解,也能夠學習陌生詞匯的發音。如文章中“Amsterdam”“Jewish”“Nazis”“spellbound”“upstairs”等都是學生比較陌生的詞匯。通過對這些陌生詞匯的解釋和閱讀,學生們能夠基本理解文章中的內容,這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一些文章中的句子在交流中進行試用,談一談能夠使用的地方或者使用的方法。如“I want this diary itself to be my friend”這句話就可以應用到日常的交流對話之中。而“There was a time when a deep blue sky,the song of the bireds,moonlight and flowers could never have kept me spellbound.”這句話則可以應用到作文之中。這樣,通過將聽、說、讀、寫、看貫穿到前期的閱讀之中,能夠讓學生對文章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同時也能讓學生嘗試應用其中的短語句子,提升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
二、在閱讀教學與文章講解中塑造學生文化品格
文化品格是指學生對于本國家、本民族文化以及對其他各國家、各民族優秀文化的認同感,這時學生在全球化背景下所應該表現出的一種知識素養、人文修養和行為取向。良好的文化品格應該是學生在素質教育中所形成的一種重要素養,也是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影響下所形成的一種正確的價值觀和價值取向。擁有了良好的文化品格,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對所有文化表現出平等的態度,獲得更加豐富的文化知識,更深入地了解各種文化的內涵,理解和尊重文化差異和文化個性,吸收優秀文化中的精華部分,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以及道德觀念,樹立起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同時具備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和傳播中華優秀文化的能力。良好的文化品格,是學生能夠接受外來文化、傳播和發展本民族優秀文化的基礎,這也應該是作為學生所要具備的一項能力。因此,在英語閱讀教學之中,教師通過教學,既要能夠讓學生了解到中西方文化中的異同,也要讓學生對中華文化產生自信,引導學生學習英語文化中精華部分,具備使用英語交流的能力,切實幫助學生塑造出良好的文化品格,為學生發展奠定良好基礎。事實上,英語閱讀中的英語文章就是對西方文化以及西方生活場景展示的一個窗口,學生在學習英語文章的過程中就能夠對西方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是這種了解并不全面,也并不深刻,所以需要教師在閱讀教學之中進行更加細致的講解。
例如,在學習“THE ROAD TO MODERN ENGLISH”這篇文章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對文章的講解,帶領學生了解現代英語發展的過程。在學習這篇文章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現代英語發展的過程,教師可以讓學生將文章中的一些關鍵節點句子標記出來如“Later in the next century,people from england made voyages to conquer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and because of that,English began to be spoken in many other countries. ”“Between about AD 450 and 1150 was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English spoken today.”“These new settlers enriched the English language and especially its vocabulary.”等句子都能夠代表英語發展的階段。同時教師在講解文章的過程中還可以為學生們普及一下東、西方語言、文化、生活方式、生活習慣、價值觀、道德準則等方面的不同,讓學生能夠更加清晰地認識到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并且也要讓學生知道中華文化的優勢所在,讓學生對本民族文化充滿信心,進而以開放的姿態去吸收其他文化的精華,形成良好的文化品格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三、在語篇結構分析和問題引導中提升學生思維品質
思維品質是指人的思維的個性特征,思維品質中包含了思維的邏輯性、批判性、創新性水平??偟膩碚f思維品質就是學生在英語學習和英語語言交流中所需要具備的思維能力。無論是在語言的學習過程中,還是在英語的使用過程中,思維能力無疑都是非常重要的,思維決定了語言表達的內容以及交流過程中語言的邏輯性、連貫性、合理性。此外,良好的思維品質是學生能夠進行語言學習的基礎。語言的學習和交流,無非是分析語言中的含義,以及語言內容在其文化背景中的內涵,并給出相應的回答,這是所有語言交流的共性。學生在學習和應用英語中,只有能夠完全了解英語表達的漢語意思和漢語思想的英語表達方法,才能夠使用英語進行交流,而這都離不開學生的思維。所以良好的思維品質,也是高中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之一,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要有目的、有計劃地通過文章結構分析、問題引導等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讓學生能夠適應在不同文化和語言之間的思維轉化,實現利用思維進行思考、應答。在英語閱讀學習中,對文章結構、重點內容、中心思想等進行分析、歸納、思考有利于鍛煉學生的思維邏輯性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所以,教學中教師應該適時引導,促進學生思維品質提升。
例如,在學習“HOW LIFE BEGAN ON THE EARTH”這篇文章時,教師在帶領學生們閱讀文章之后,就可以對文章的結構進行分析,或者為文章中的每一個小段擬定一個標題,這能夠讓學生更好地對文章進行分析。例如文章的第一段描述了地球源自宇宙大爆炸,所以,可以將標題設置為“Earth originated from the Big Bang”這樣通過設置小標題,學生們在分析文章結構時會更加方便、條理清晰。其次,教師可以讓學生將文章中的重點尋找出來,或者總結出文中的中心思想。如,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地球上存在生物是源于地球的特殊性,而生物的滅絕也是由于這一特殊性?!蓖ㄟ^這樣對段落的概括和對文章中心思想的總結,能夠讓學生更加明確地分析文章,對閱讀文章的學習條理性更加清晰,在此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能夠得到很好的鍛煉,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
四、通過創新教學方法改變教學策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學習能力是指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調整英語學習的方法和策略,拓寬英語學習的空間和渠道,提升英語學習的效率和意識。事實上,學習能力對于任何學科的學習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大多數學科也都在探討如何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生擁有了英語學習能力,也就說明學生對英語的學習擁有了興趣,能夠根據自身的需求獲取到更多的學習資源,有效地對自身的英語學習進行規劃,并時常對英語學習的方法、效率等問題進行反思。普遍來說,高中的學習能力是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自主學習能力的養成也需要教師有計劃的指引,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使學生們對英語的學習產生興趣,進而通過興趣、競爭等因素推動學生主動、積極地去學習英語、應用英語。所以,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也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進一步推動學生對英語進行主動學習,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如在閱讀教學方法上,教師可以通過話題討論等方法,激發學生對于英語文章最初的興趣,讓學生對文章進行閱讀探究。如學習人教版高中英語中“E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引出一個話題“同學們,有時候文化發展也有很多巧合,比如一些節日我們國家和西方國家都有,只是節日名稱不一樣。你們知道有那哪些節日嗎?”有些學生會回答“情人節”“新年”等,教師可以利用這一話題引起學生們的興趣,進而對文章內容進行探究。而在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上,教師可以為學生們制定一些課外學習目標,學生們根據目標,就能夠很好地開展自主學習。而當學習形成習慣時,學生們可以自主制定學習計劃,形成自主學習能力。
五、結語
核心素養培養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的能力的發展,這些能力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需要具備的能力,也是學生在適應社會發展過程中所必須具備的能力,歸根結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讓學生能夠更加高效地學習,更加快速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所以,英語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中要明確高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目標和目的,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改變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在閱讀學習過程中鍛煉各種能力,真正在英語閱讀學習中培養出英語學習和發展所要具備的素養。
(責編? 唐琳娜)
參考文獻:
[1]許長玲.英語閱讀教學中核心素養培育策略研究文獻綜述[J].速讀(上旬),2019(2).
[2]孫菁雙.中美高中英語教師提問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比較研究[D].青島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