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瑩瑩
【摘要】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教師在教學中的角色逐漸轉變,教學理念也逐漸改變。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充分體現新課標要求在教學課堂中突出探究性、合作性和自主性的先進理念,廣泛應用于高一高二的教學中。本文圍繞學生在高三政治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探究小組合作學習在高三教學的應用及其價值。
【關鍵詞】 ?小組合作學習 高三政治復習 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 ?G633.2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9-065-02
0
高三政治教學直接面對的是高考,高考評價體系是高考命題的指南和高三復習的指針。近日,教育部考試中心主任姜鋼指出新高考評價要“一核四層四翼”。日前,教育部考試中心副主任于涵在《中國考試》2019年第一期發表署名文章《新時代的高考定位與內容改革實施路徑》,對新時代的高考任務、使命、目標,以及“一核四層四翼”高考評價體系在今后的高考命題中如何體系,進行了最新闡述:“一核”為考查目的,即“立德樹人、服務選才、引導教學”,是對素質教育中高考核心功能的概括;“四層”為考查內容,即“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核心價值”,是素質教育目標在高考內容中的提煉;“四翼”為考查要求,即“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新性”,是素質教育的評價維度在高考中的體現。因此,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高考的要求,高三的教學理念和形式需要有所轉變。
一、學生在高三政治復習中存在的問題
從近幾年我校高三文科生的月考、聯考、模擬考以及高考中,我們統計出學生學習政治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基礎知識不扎實,基本概念掌握不牢。學生反映知識點背不熟,經常是可以很快背下來,但是很快就遺忘;
2.審題不清,不夠細致,分析題目和背景材料比較差,經常是照抄材料,不能總結概括和提煉出核心要點。而且答題也不規范,做主觀題沒有正確的思路和方法;
3.關注時事,了解時政熱點不足,哪怕是新聞聽過了看過了也沒有聯系政治知識,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也比較差,不能很好地運用知識術語回答問題,口語化比較嚴重。
4.高考只考4科,即語文、數學、綜合和英語,在文科綜合中,政治、歷史和地理合為一科,廣東省從2016年開始采用全國卷,地理和歷史試題的文字量加大,答案文字也多了好多,不再像原來廣東卷的文綜考試中地理和歷史可以為政治爭取時間,現實反而是學生往往時間協調不好而做不完,政治更是被大多數考生放在最后做,在時間緊迫的壓力下,做題質量和效果大打折扣,材料根本沒時間看,匆匆看完設問想到什么就寫什么了。
為了進一步了解高三政治教與學的情況,結合本校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了一份關于高三學生政治學習情況問卷調查表,發放給學生填寫。從收回的調查數據可以看出,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主動性不強,依賴思想比較嚴重。在課前預習、課后復習、制定計劃等方面顯得十分被動,像木頭一般,老師推一下才會動一下。大多學生都沒有主動學習與自主探究的習慣,學習十分機械,缺乏科學的學習方法,不去自我分析和總結。但是在以上數據中,有一項數據值得關注,就是課后與同學討論,主動做的比例比較高,意味著學生更傾向于與同學討論交流。
總之,以往的教學模式學習理念使學生失去了學習的主動性,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得不到培養,課堂“滿堂灌”,學生被動接受,往往會出現“消化不良”的現象,使學生失去了學習的樂趣,把政治學習當成了負擔,在文科綜合考試中最先放棄政治,高考失利。
二、小組合作學習在高三復習的應用及其價值
基于以上闡述的問題,很有必要在高三政治復習中引入小組合作學習理念。很多老師認為,小組合作學習只有高一高二階段才有可行性,在高三復習階段,還是老師講細講透為妙。這明顯還是傳統理念,存在認識誤區。高三政治復習是讓學生回顧知識,整合知識,更讓學生能力提升的一個關鍵階段。老師如果能正確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學生所得要比單純聽老師講解要多。
“學習金字塔”是美國學者艾德加·戴爾1946年發現的。美國緬因州國家科學實驗室做過類似的研究,對學生在每種指導方法下,學習24小時的材料平均保持率為:用耳朵聽講授,知識保留5%;用眼去閱讀,知識保留10%;視聽結合,知識保留20%;用演示的辦法,知識保留30%,分組討論法,知識保留50%;練習操作實踐,知識保留75%;向別人講授,知識保留90%。
從“學習金字塔”可以看出:不同的學習方法達到的學習效果是不同的,用耳朵聽講,記憶力比率只有5%,小組討論記憶力比率達到50%,是聽講的10倍,教授他人或立即學以致用記憶力比率高達90%。由此可見,學習方法十分重要。因此,我們老師要好好反思,為什么學生反映記不住,背不熟,為什么在課堂上講了無數遍,學生做題還是錯。無論備課多么充分,課堂上講得多么龍飛鳳舞,學生聽講也是水過鴨背,吸收記憶甚少。
新高考評價“一核四層四翼”的要求我們真的做到了嗎?沒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和牢固的學習知識體系,如何能提高學生的能力?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知識是能力的載體,能力是知識的延伸和升華。高三政治老師應該要先想方設法幫助學生打好知識基礎,才能再談能力提升。因此,調整甚至改變教學方式顯得十分迫切,要讓學生由被動聽轉向主動學,綜合運用多種器官,要耳、眼、腦、口、手并用,提高學習效率和記憶力比率。
在高三復習中,可以適當運用小組合作學習,如小組成員間相互討論,開展同學輔導同學的活動等,使同學們在參與中掌握知識,生成能力,從而真正實現從知識到能力的轉化,更使得學生記得準,記得牢。針對高三學生在政治復習中存在的問題,具體可以在以下幾個環節運用小組合作學習:
1.利用思維導圖,構建知識體系
復習課的主要任務是鞏固所學知識,承載著回顧與整理的功能,可以運用思維導圖使知識點、線、面三者結合,把一個個知識從新的角度進行梳理,通過歸納、總結使之條理化、系統化,讓學生在完善認知結構的過程中溫故知新。構建知識體系于一個人而言任務量龐大,而且考慮不全面,讓知識存在漏洞,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方法,可以彌補這一缺陷。通過小組內部的交流,提出自己在哪些知識點的迷惑和學習遇到的困難,在小組內可以幫助解決難題。不能解決的再在匯報展示中,向其他小組提出,全班一起發現問題,集眾人智慧,共同完善知識框架。這樣其他小組同學對比本小組的整理,發現不足,進行完善,實現互惠共贏。通過課前梳理、小組合作、匯報展示的形式可以幫助學生了解構建知識體系的方法,同學們互相關注、互相補充、互相提醒,在合作過程中,每位小組成員可以揚長避短,增強自信心,使他們真正有效參與到學習探究中,體驗成果的樂趣,激發學習熱情。
2.關注時政熱點,提高政治敏感度
在每年的考試大綱中,都明確的時事政治的考查要求。然而,在枯燥的高三復習中,學生接觸互聯網更多關注的是娛樂八卦的新聞,對于國內國際重大要聞,關注度不高,也很少聯系上政治知識。因此,老師可以在這一塊運用小組合作學習,在課堂上讓學生在小組內對與所復習的知識相關的時政熱點展開討論,提升政治學習興趣和加深復習內容的記憶。在一輪復習中,老師也可以在課前開展三分鐘時政播報活動,組織小組輪流搜集相關的材料,老師把關,組內輪流推薦一名成員,代表本小組在全班播報展示。通過這一活動,讓每位學生都有展示的機會,鍛煉其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參與度,增強對政治學習的興趣,也加深了當前時政熱點的印象。在二輪復習中,不同于一輪的“泛”,老師要注重深度,可以提前準備幾個當前重大時政問題,讓不同的小組準備不同的專題,分別從經濟、政治、文化和哲學四大模塊分析其背景、考查角度,組織答案等。在復習到相關知識的時候,讓小組派代表進行匯報展示,這樣既減輕了老師的負擔,還能增強學生探索精神,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高教學效果,提升學生能力,做到“一核四層四翼“的要求。
3.試題訓練,講評試卷,提高應試能力
針對學生審題不清,分析能力差,做主觀題沒有正確的思路和方法的問題,同樣可以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提升學生應試能力。老師可以在連堂練習中,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先自己做題,然后留一定的時間給各小組討論,再把組內能搞懂弄通的問題解決好,最后各小組提交經過討論的答卷,這樣既可以培養學生的時間觀念,又可以減輕老師的負擔,讓老師集中解決學生爭論的焦點所在和知識的盲點,投影典型答卷,點評得失優劣,引導學生總結歸納,得出正確的答題思路,養成良好的答題習慣,避免或減少在考試中范低級錯誤。
總之,在高三政治復習中,適當地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更容易激發學生彼此間的合作與交流,提升政治核心素養,提高教與學的效率,實現“老師輕松教,學生輕松學”的目標。當然,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還存在著一定的困難,這需要我們不斷地研究和探討,改進完善。
[ 參 ?考 ?文 ?獻 ]
[1]張成勇,徐秋云.高中政治合作學習實施研究:現狀、問題與對策[J].銅仁學院學報,2016,(02):106-109.
[2]趙宏.高中政治教學中合作學習的組織與調控研究[J].學術論壇,2013,(05):217.
[3]李明遠,李寧.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課程教學研究,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