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銀
【摘要】自改革開放以來,素質教育逐漸成為我國發展教育的重點方向。高中教育階段是學生思想品德以及行為習慣養成的最佳時期,在高中教育階段,重視德育管理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能夠明辨是非。本文主要分析了高中德育管理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一些促進德育管理工作有效開展的措施。
【關鍵詞】高中;德育管理;有效措施
品德教育是提升學生素質的重要方式,在高中階段,對高中生的德育管理也不能僅停留在形式上,高中教育工作者應該注重實際,將高中知識教育與德育教育相結合,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塑造高中生的性格。
一、高中開展德育管理的必要性
在高中時期,學生的思想意識形態還沒有正式形成,較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響。因此,在高中階段重視學生德育管理可以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如果在這個時期高中教育工作者不做好學生的正確引導工作,學生極易走上歪路。如今,德育管理是教育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素質教育的核心要求,對人才的要求已經不僅是只看重成績,其品德修養也很重要,因此高中教育工作者應該從思想上高度重視,積極創新高中德育教育模式,為高中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同時,德育教育也是實現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可以說高中德育管理是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為教師,我們更應該以身作則,認識到德育管理的重要意義,為培養優秀高中生奠定基礎。
二、德育教育工作的現狀分析
1.意識上重視度不夠
當前的德育管理工作一大問題就是意識上重視度不夠,這種情況在教師和學生之間都存在。除此之外,高中教育課程的設置也不夠合理,很多學校德育教育課程設置較少,有的甚至根本沒有設置,又或者設置了但僅僅是一種形式,德育管理課程被其他所謂的主課占用,這種現象導致當前的德育管理工作的作用無法發揮,極大降低了高中德育管理工作的效率。
2.德育管理模式不能做到與時俱進
教育和時代聯系密切,因此,教育方法也應該因時而變。而在當前的高中教育工作中,一方面,部分教師資歷深厚,從事教育工作多年,其教育方式已經形成習慣,很難改變,由于其思想觀念陳舊、教育方法落后,導致學生形成了錯誤的認知。另一方面,部分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有不好的教學習慣,有的教師不允許學生懷疑自己的說法,這嚴重打擊了學生的自信心,不利于學生創新意識的形成。除此之外,在德育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仍采取灌輸式的教育方式,不注重啟發學生對德育的認識。這種一言堂式的教育方式使學生喪失了學習德育知識的積極性,不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有效開展高中德育管理工作的措施
1.發揮學校德育管理工作的主體作用
學生學習的主陣地是學校,學校作為一個學習的場所有其系統性,學校的教育有其完善的教學設備以及資源,因此要加強高中學生的德育管理工作,還要發揮學校的作用。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應該重視德育的重要性,通過滲透式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行為意識的養成。學校也要加強德育管理工作,讓學生與教師認識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只有師生從心理上重視了,才能提升教學效率。在高中德育管理過程中,教師可以靈活采取多種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認識。
例如,在高中教學過程中,為了讓教師與學生都重視德育管理,可以組織開展相關活動。學校可以開展一個優秀德育教育活動,首先為學生和教師組織一次培訓活動,培訓主題以高中德育教育為主。為教師開展培訓工作的目的在于,教師和學生接觸的機會較多,要想通過教師影響學生,教師先要重視自身品德修養的提升。在這次德育管理工作學習中,學校可以獎勵表現比較好的教師。為了進一步深化德育管理工作,學校可以組織大型的校園演講活動,通過這種活動,營造學校開展德育教育的氛圍。同時,學生也應該積極發揮其主體作用,通過具體的校園活動,體會到品德修養的重要性,從而嚴于律己,加強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品德教育課堂上,教師應該聯系實際,讓學生切身體會品德對一個人的重要性,從而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是非觀念,進而促進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
2.積極踐行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品德意識
學生是接受德育教育工作的主體,因此,德育管理工作不能脫離學生。對高中生來說,學習是其當前的第一要務,但第一要務并不代表是全部。高中生重視學習成績固然沒錯,但不能只注重學習成績,教師應該發揮引導作用,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問題。德育教育并不僅局限于課堂,學生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這也是提高自我品德修養的體現,因此德育教育工作應該注重從培養學生的行為習慣做起。例如,學生的行為習慣分為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在學習習慣的培養上,在高一學生剛入校時,學校就應該做好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學校可以組織開展一些大型的學習心得交流會,讓學生通過互相交流學習,調整自己的學習習慣。也可以以班級為單位,開展幫扶活動,在幫扶過程中提升學生的整體成績,使學生更加團結。在生活習慣的培養上,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戶外活動,讓學生走進社會,親身體驗感受;參與社會公益活動,讓學生感受社會正能量的影響,從而提升自身品德修養。
3.以立德樹人為目標,塑造優秀品德修養
在高中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品德修養,將立德樹人作為總目標。立德樹人是教育的靈魂,有靈魂的教育才有不斷的生命力。在教育的過程中,培養什么樣的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在高中德育教育過程中,教師要緊緊圍繞這一目標開展教育工作。另外,培養優秀高中生不能僅僅依靠學校,社會各群體也要積極投入德育工作中,并發揮積極作用,引導高中生形成正確的品德意識。例如,在高中德育教育過程中,政府部門應該肅清社會風氣,為學生提供一個相對健康的社會環境,社會各部門可以組織各高中學校開展品德教育宣傳活動,表揚優秀高中生的優良事跡,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其品德修養。學校可以聯合社會開展一次高中生獻愛心活動,通過獻愛心活動,讓學生體會到助人為樂的樂趣,并認識到什么是正確的價值觀。
四、結語
教育工作應該是與時俱進的,在當今時代,重視高中學生的德育管理工作可以使學生成長為符合國家要求的新型人才,也符合當前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好的德育教育不僅能幫助學生提升自我修養,而且有助于高中教育工作的進一步加強。總而言之,高中德育教育管理可以幫助學生約束自己,規范自己的行為,從而不斷完善自我,實現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韋志敬.淺談高中德育管理的“三管齊抓”[J].文學教育(中),2016(12):123.
祁大為,劉存印.淺談高中班主任德育管理的重要性[J].新課程(下),2017(06):212.
覃英志.淺議高中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J].中國校外教育,2016(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