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輝
【摘要】 ?微課以其短小精悍的教學視頻的特點和新穎的形式吸引眾多學生的眼球,使學生自主學習成為可能。教師把學習中的重點、疑難問題制作成微課,學生能隨時隨地進行學習。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掌握的情況調節(jié)和控制微課的視頻進度,不同層次的學生在不同的層面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關鍵詞】 ?微課 課堂教學 化學教學 應用
【中圖分類號】 ?G633.8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9-187-01
0
隨著信息技術和移動通訊技術的發(fā)展及以開放、共享為理念的教育資源的蓬勃發(fā)展,微課應運而生。微課針對某個知識點而制作的,適合學生進行個性化的深度學習,方便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和課后鞏固知識。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通過移動互聯設備,學習知識,享受優(yōu)質教育資源。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際,探討微課在中學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一、目前中學化學教學現狀
中學化學課程是理論和實驗相結合的課程,包含知識點多,課時卻相對不足。教師為趕進度而加快教學節(jié)奏,擴大教學容量,結果導致學生囫圇吞棗,難以消化。學生既要消化理論知識,又要在實驗課上開展相應的實驗操作。特別是在實驗課程中,由于每堂課的時間有限,教師不能顧及到每位學生的需求,有些學生遇到問題無法及時獲得教師的指導。其次是課堂授課環(huán)節(jié),教師采用的是講授為主的傳統教學授課,學生被動的聽課,課堂參與度不高。
二、基于微課的化學課堂教學
微課憑借短小精悍的教學視頻以新穎的形式吸引學生的眼球,讓學生在課余充分利用零碎時間,隨時隨地學習和思考。教師把學習中的重點和疑難分解成問題制成微課,發(fā)布到教學平臺上,學生可以自控進度學習。從教與學的角度,微課在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可分為以下兩方面,一是教師新授課,二是學生自主學習。
1.基于微課的新授課
微課在教學中的應用包含課前預習、新課導入、知識理解、練習鞏固及小結拓展。
1)課前預習
學生課前觀看微課預習。比如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授課,由于受條件限制,教師不能顧及每個學生的實驗情況,教師課前錄制制取氧氣的微課,學生自主學習,了解制取氧氣的藥品、裝置和操作步驟以及注意事項等,可反復觀看。學生在課前的微課中對制取氧氣實驗有了一定的感性意識,教師講授時就能有針對性地加強學生的理解和應用提升。
2)新課導入
教師根據新課知識點設計問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新課鋪墊制作微課。對于一些比較抽象的概念,可以在課上讓學生看視頻,啟發(fā)學生積極的思考。例如講解原子的結構時,利用微課制作出原子結構的模型圖和核外電子分層運動的動畫視頻,將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有助于理解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和離子的形成等。
3)知識理解
教師對本節(jié)重點難點進行點撥,利用典型例題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比如在講解工業(yè)煉鐵內容時,可以播放工業(yè)煉鐵的視頻,通過觀看微課視頻猶如置身于工廠中,能夠清楚了解煉鐵原料、設備、原理和制造過程等,比老師枯燥的講解要生動有效。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基礎參差不齊,課堂講授的知識,基礎稍差點的學生可能跟不上,微課為這一類學生提供了課后再次學習的機會。
4)練習鞏固
教師設計好少而精的習題并制作好微課,用于鞏固本節(jié)課的知識。有些學生的知識歸納總結能力相對較差,課后不加強練習鞏固,課堂知識掌握就會隨著時間推移,再加上新知識的深入學習會忘記前面的所學的知識,例如化學符號的書寫,表示分子、原子、離子、化合價等,通過反復訓練,符號和意義的互通訓練,利用微課針對訓練,讓學生及時鞏固掌握。
5)小結拓展
這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主要是引導學生將知識納入已有的知識體系,教師設計一些適應不同層次的學生拓展練習。例如溶解度曲線的知識點、考查點較多,其應用較難理解掌握,可利用微課制作關于溶解度曲線的考查方式和內容,形成網絡的知識體系,圖文并茂,加上變式練習的鞏固,還可以反復觀看,有助于教學難點的解決。利用微課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的歸納總結,學生的操作實驗能力也能順應提高。
2.基于微課的學生自主學習
九年級化學課程內容較多,知識點零碎,比如常見物質的性質,物質的微觀構成和宏觀組成的內容,制取氧氣、二氧化碳的實驗內容,化學方程式及理解的知識較難掌握。比如推斷題、實驗探究題和化學方程式的計算題等,這些重點、難點制作成微課分片來化解,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的機會。學生可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某一個微課學習,自主調節(jié)和控制進度,不同層次的學生在不同的層面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復習備考過程中,將各個知識點的精講多練制成微課,例如圖像題、推斷題、流程圖題、實驗探究題、化學方程式的計算題等解題方法、典型例題和變式練習制成微課,基礎薄弱的學生可以反復學習直至掌握。
微課也適用于學生課后自主學習,學生可以通過教學平臺在家利用課余時間來自主學習。移動互聯時代學生自主學習成為一種趨勢,只要學生自身有學習的愿望即可實現。
三、結束語
微課作為一種在傳統的教學資源基礎上繼承和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教學資源和應用模式,突破教師傳統的電子備課、課堂教學和課后反思的資源應用,要求教師選取恰當的教學內容,抓住微課的核心理念,凸顯微課的“微”特征,更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從學生的角度來說,微課能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
微課學習有別于傳統的學習方式,筆者通過教學實踐將其充分運用于常規(guī)課堂教學中,能進一步提升教學效果。
[ 參 ?考 ?文 ?獻 ]
[1]胡鐵生.“微課”,區(qū)域教育信息資源發(fā)展的新趨勢.2011年第十期.
[2]微課程:讓學習變得簡單而有趣.《中國教師報》.
[3]李巧芳,楊文美.我國微課程研究現狀及發(fā)展趨勢分析:《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