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榮輝
摘 要:化學是中學生的重要學科之一,也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科目,同時,作為自然學科的重要分枝,與許多領域都有密切的聯系,與人們的生活也是息息相關。研究表明,目前很多中學生對這門課程的熱情不夠,特別是對化學實驗的重視度不夠。本文針對中學化學實驗的教學現狀,分析了趣味化實驗教學的重要性以及應用策略,為教育工作者提供教學參考。
關鍵詞:中學;化學教學;趣味化實驗
引言:隨著新課標的更改,傳統教育模式逐漸被摒棄,特別是一些實踐性強的科目,其教學模式發生了重大變化。就中學化學實驗教學而言,若在教學過程中,設計一些趣味性的小實驗,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快的理解化學現象并熟記操作步驟,也能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集中學生注意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教學質量。
一、中學化學實驗的教學現狀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大多數教師為了趕教學進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對化學實驗教學不夠重視。面對課本中的實驗課程時,大多數教師都會采取口述的教學方式將實驗現象傳達給學生,學生沒有動手操作的機會;或者教師直接在課堂上為學生演示操作步驟,并得到實驗結果。這一現象使得中學生對化學實驗的概念不深,即使有條件進入實驗室也是帶著好奇的心態去完成實驗,并沒有真正的了解化學實驗的作用。
二、趣味化實驗教學的重要意義
(一)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
化學本身就是一門實驗性學科,對學生的實踐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增加一些趣味化學小實驗,能一定程度的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使學生主動的融入到教學過程中,在實際操作中理解化學現象,對于學習理論知識受益頗深,總之,能極大地增強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中學是學生們第一次接觸化學的階段,相比來說,化學科目比較新奇,特別是各種元素以及化學公式打破了學生固有的思維,導致學生一時之間很難理解便對化學失去了興趣。美國心理學家和教育家布盧姆曾說過:“學習的最大動力,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趣味化實驗教學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對化學學習充滿激情。
(三)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效率
良好的課堂氣氛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特別是對思維意識還沒完全形成的中學生而言,課堂氛圍則是學生集中學習注意力的催化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設計一些趣味性試驗,就可活躍課堂氣氛,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學內容中,開闊學生的思維,使學生主動與教師進行課堂互動,將課堂變得更加輕松、愉悅,促進良好課堂風氣的形成,提高教學效率。
(四)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有趣的化學實驗教學將打破灌溉式的教學方法,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將課堂還給學生,激發學生對某一問題的思考,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化學本來就來源于生活,特別是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現象都是物質發生化學反應形成的,例如鐵裸露在濕潤的環境中會生銹,相信學生對這一問題充滿了疑惑,那么,教師就可利用生活中的小現象引發學生的思維意識,使學生主動思考,尋找問題答案。
三、趣味化實驗教學的應用措施
(一)教學理念的創新
教學理念對教育工作的開展影響很大,創新的教學理念會促進教育的發展,也能順利完成教學目標。新課標要求在教學過程中能夠體現學生的主動性,以學生為教育中心展開工作。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摒棄一講到底的授課模式,讓學生參與實驗,并積極發表自己對某一實驗現象的觀點。教師的教學重點也應可以發生轉移,重在引導學生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不在局限于對學習成績的要求。
(二)借用現代工具導入趣味實驗
教師在開展趣味實驗時,一定不能墨守成規,要善于借助現代工具,恰合適宜的進行實驗教學。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采取靈活的教學手段,面對一些操作簡單、實驗現象明顯的實驗,教師就可讓學生自行操作,然而對于一些難度大、危險性高的就可避免讓學生直接操作,利用多媒體進行視頻演示,讓學生通過觀看實驗操作了解實驗現象。
(三)將化學與日常生活結合,讓學生感受化學的趣味性
生活中的化學現象在課本中是無法完全呈現出來的,這時就需要注重課后實驗。化學中的小實驗在生活中很常見,例如:廚房中的小蘇打與食醋接觸會產生氣泡;劇烈運動后,感覺全身酸痛等等;這些都是因為某種物質發生化學反應而造成的,教師可布置家庭作業,讓學生主動觀察生活中的某種現象,從而感受化學的趣味性。
結束語:綜上所述,在化學教學中引入趣味實驗,在幫助學生理解理論知識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與思維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改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卓立新.趣味化學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6(29):90-90.
[2]吳小清.初中化學教學中趣味化學實驗的應用剖析[J].中學生數理化:學研版,2015(12):50-50.
[3]朱寶平.探討趣味化學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J].新課程(中),2016(26):128-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