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瀟華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重視起,在高中階段對學生的核心素養。而對高中的歷史教學,教師想要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融入核心素養的培養內容,不僅要轉變在傳統基礎上對學生進行歷史文化意識的培養,還應當將歷史學科核心素養中所包含的歷史學科理論知識,和背后相關的文化價值意義融入到教學過程中,并且教師應當注意在教學過程中以核心素養為基礎,明確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關鍵詞:高中歷史,核心素養,教學探究
所謂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大體上包括時空觀念、唯物史觀、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家國情懷這五個方面,隨著新課改的進行,要求教師注意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對知識進行實際運用,并通過實踐培養學生的道德觀念以及創新能力。因此,教師應當如何在核心素養的引導下進行歷史學科的教學過程呢?下文將結合當前歷史學科的教學現狀,并結合一些案例,進行核心素養下的高中歷史教學探究。
一、在高中歷史教學中融入核心素養的方向研究
(一)以核心素養設置問題,引導學習自主探究
在新課改背景下,要求教師應當鼓勵在學生在進行歷史知識的學習過程中,進行自主探究學習,突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主的進行知識的理解、學習。因此,高中歷史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以核心素養理念為基礎,為學生設置問題,并讓問題作為小老師引導學生進行歷史知識自主探究性學習。幫助學生掌握歷史問題的求證方法,提升學生進行歷史知識實際運用的能力。例如:高中歷史教師在引導學生對《偉大的歷史性轉折》這一課文中,幾個關鍵的節點變化對歷史的影響這一內容進行學習時,就可以在歷史學科中核心素養之一“歷史解釋”基礎上,為學生設置幾個像:“文化大革命對中國的影響?”,“中央是如何解決左傾思想的?”等,這樣的與課文內容有關的歷史問題,并讓學生自主的對課文中的歷史史料進行挖掘,找到這些問題的正確答案,并且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問題回答之后,可以讓學生以自由發言的方式,進行與這一內容相關的問題提出,并讓班級學生進行集中討論探索。教師通過在核心素養的引導下,讓學生自發的對一些歷史問題進行探究,鼓勵學生通過運用所學知識對歷史事件進行合理探究與還原,幫助學生提升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同時,也提升學生的知識實際運用的能力。
(二)以核心素養為基礎,進行教學情境創設
在高中歷史的教學過程中,由于歷史學科的主要教學內容是為學生介紹一些真實歷史事件,并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本中歷史知識的學習,了解我國的歷史進程,這樣純文科的學習過程對大多數學生來說較為枯燥,為了增強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感性認識和理解,讓學生充分感知到歷史學科的魅力,高中歷史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適當的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的方法,利用現代教學科技手段結合互聯網,為學生進行情境教學,將教學內容更加直觀的為學生進行呈現,提升學生學習體驗的同時,讓學生對歷史知識進行主動的了解。例如:教師在為學生進行《偉大的歷史性轉折》這一課文的不同時間節點所呈現的時代情況進行了解時,可以提前在互聯網上為學生尋找一些與不同時間節點歷史內容相關的圖文資料及視頻資料,并將這些真實的史料為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引入,讓學生根據這些史料對不同時間節點的真實情況內容進行直觀的了解,幫助學生通過情感體驗來感悟歷史的內容以及對歷史情境進行感悟的同時,加強學生對歷史事實的了解程度,增強學生的核心素養。
(三)教學中融入核心素養,擴展學生學習視野
由于大部分高中歷史教材中的教學內容較為復雜,所包含知識體系也較為精簡,因此,大多數學生難以對課本內容進行深入挖掘,更別說通過對課本知識的學習進行歷史學科素養的提升,因此,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適當的為學生進行歷史核心素養的融入,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深入挖掘,擴充學生的歷史知識了解范圍,增強學生的歷史思維,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偉大的歷史性轉折》這一課文中,在文革中堅持自我,不為迫害而屈服的相關偉大人物的優秀道德品質進行了解時,為學生融入歷史核心素養中的“情懷感悟”,讓學生在對這些敢于抗爭的人物精神進行感悟后,對其中堅持自我,絕不妥協的精神進行理解,讓學生對這個時期的殘酷性有更深刻的感悟。
二、在核心素養引導下高效進行高中歷史教學的策略
(一)從核心素養出發,進行教學目標設計
教學目標作為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主要引導,教師在進行教學的主要引導內容設置時,可以將對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培養與發展融入目標設計之中,并結合教材內容,在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引導下,結合學生特點,將歷史核心素養融入教學具體目標的設計之中。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偉大的歷史性轉折》的內容教學,教師可以在這一課文的內容之外,再引導學生對當時進行改革開放的背景,及主要的人物經歷進行了解,并結合歷史核心素養中的“歷史解釋”理論,讓學生通過研究歷史和問題探究等方法,在具體而明確的教學目標下,進行教學內容的學習,促進學生對將要學習的知識內容進行更高效的學習。
(二)從核心素養切入,進行教學情境設置
在歷史的核心素養中,培養學生的時間與空間關系觀感思想,是教育的重點之一,而在新課改的要求中,要求教師在進行高中歷史的課堂建設時,要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教師想要引導學生高效參與到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情景教學方法,讓學生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對學生內容進行腦海畫面補充,增強學生對知識內容進行歷史思維想象的程度。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偉大的歷史性轉折》的關于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內容進行教學時,可以在為學生進行課文相關知識的講述后,讓學生以表演的方式,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十一屆三中全會”再現情境劇表演,教師可以指定小組內的成員為參與會議的不同主要人物,并讓其他成員進行陪同會議人員扮演,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通過用演講的方式模擬大會進行期間的代表發言,讓學生在腦海中對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會議過程進行了解,幫助學生對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內容進行深入的理解。教師通過在教學過程中以某段歷史中的主要大事件為切入點,引導學生自己進行相關教學情境再現,不僅能加強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記憶程度,還能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探索欲望。
(三)以核心素養引導,進行價值觀念引導
在歷史核心素養培養中,對學生進行價值引導也十分關鍵,而價值引導的主要內容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思想觀念。因此,高中歷史教師可以在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進行正確的價值觀引導,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價值觀念水平。例如:在帶領學生學習《偉大的歷史性轉折》這一節課的“撥亂反正”內容時,可以在引導學生對“四人幫”的惡劣行為進行了解,讓學生對其中的不正當行為進行發掘,并在學生討論自己的發掘內容后,為學生補充講解一些關于儒家中“德”、“孝”、“禮”、“義”的內容,為學生進行擴充了解,在講解過程中,要讓學生正確地認識到,由于四人幫的行為,導致在文革時期,許多人拋棄了我國的傳統儒家思想中一些“仁義”、“道德”的理念,再引導學生進行正確價值觀的培育。高中歷史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價值觀的培養過程中,不僅可以通過歷史事件和故事來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價值觀,還可以提高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理解深度。教師通過在核心素養教育觀下,充分的對有效的教育資源進行利用,提高學生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既能更好的引導學生進行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進行正確價值觀的引導,鍛煉學生進行科學的邏輯思維,引導學生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以正確的價值理念進行學習、生活。
對于高中歷史教師而言,想要在核心素養的基礎上,高效的進行高中歷史學科的教學,不僅需要對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意義,進行探索、挖掘,并充分的對其進行理解,還要注意采用正確的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將核心素養進行融入,在傳統教學基礎上對自己歷史教學途徑進行適當的創新,并從多種途徑擴大學生對歷史知識的了解,提升學生對核心素養理念的了解深度,增強學生的整體素質。
參考文獻
[1]徐永琴,何成剛.高中歷史史料實證素養水平1-4解讀與教學建議[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19,20(02):45-51.
[2]沈克學,沈為慧.高中歷史唯物史觀素養水平3-4解讀與教學建議[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19,20(02):39-44.
[3]折曉博.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高中歷史教學初探[J].學周刊,2019(11):108.
[4]洪偉.打造滋育學科素養的高中歷史課堂[J].中學歷史教學,2019(03):3-5.
[5]張朝民.核心素養視域下高中歷史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J].中國農村教育,2019(06):63.
[6]王廣偉.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高中歷史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9(08):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