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云
【摘要】德育工作與課堂教學相結合的德育教育模式成為德育工作者重點關注的德育手段,而且小學數學課教學中已經開始滲透德育教育。基于此,本文主要對德育在在小學數學課教學中的巧妙滲透策略進行詳細分析,以期促進德育工作長效運轉。
【關鍵詞】小學數學;德育工作;課堂教學
在學校辦學的過程中,德育始終是學校工作的永恒主題,要求德育工作者可以承擔起自己的責任與義務,自主地做好德育工作。而新時期這一責任與義務具體落實到了每一位任課教師的身上,即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自覺滲透德育,讓學生在學習知識和技能的過程中,受到德育的熏陶。因此,對于小學數學教師而言,應該積極地開發德育資源,將其滲透在課堂教學之中,形成行之有效的特有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可以在掌握數學知識與技能的同時,有效提高自身德育素養。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的重要意義
課堂教學與德育滲透進行有機結合,是當前許多教師都比較青睞的教學方式。具體而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具有以下一些重要意義。
1.德育是實現數學教學目標的一種需要
在基礎教育體系中,數學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要求教師能夠全面貫徹教育方針,注重采取有效教育策略,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這既是新時期數學課程標準提出的重要要求,也是素質教育新理念在小學數學課教學中的體現。因此,小學數學承擔著很重要的教育任務,而將數學教育與德育教育相結合,可以實現素質教育的育人目標和數學學科的教學目標。
2.德育與數學課結合可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讓學生長期堅持采取正確的學習行為,這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都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實際上是德育內容的一部分,若是教師將德育與數學課相結合,則可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培養自身良好的學習習慣,甚至是潛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在以往的小學數學學習中,很多學生都存在粗心大意的問題,這并不利于學生提高正確解題的能力,也不利于促進學生其他方面的發展。因此,在小學數學課中融入德育是有必要的教學舉措。
3.德育教育是數學教學價值的重要體現
德育始終是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立德樹人這個教育任務是教師始終要堅持的教學職責所在。數學本身就是蘊含著較多的德育內容,其實際上就是現實生活的一種抽象概括與本質升華。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滲透德育,可以讓德育內容更有說服力,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其哲理與寓意,有利于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德育品質。同時,也可以將數學教學的價值充分體現出來,讓學生可以感受到嚴謹數學教育的真實性與重要性。
二、小學數學教學與德育相結合的有效策略
德育的教育過程實際上就是促進學生獲得知情意行等方面統一發展的重要過程,意味著小學數學教師在滲透德育教育時,要重視從思想、情感、意志以及行為等方面來培養學生的數學素質與能力,并培養學生良好的內在思想品質,使其樹立起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情感態度,學會主動學好數學。
1.結合數學文化滲透德育
在德育與數學教學相結合的教學中,可以充分滲透數學文化,以達到德育滲透的教學目的。實際上,小學數學教材中蘊含著豐富的數學文化,如數學插圖、數學史料等。為了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并樹立起科學探索的精神,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為學生介紹古代數學家在數學領域上作出的突出貢獻。比如,教師可以在圓周率這部分知識的教學過程中,為學生介紹祖沖之的數學成就:在兩千年前,我國古代偉大的數學家與天文學家祖沖之把圓周率之值的計算精確到了七位小數的人,其圓周率精確值在當時的數學界中處于遙遙領先的地位,直到一千年后才被數學家阿爾卡西所超越。但在國際上,圓周率這一名稱曾經被提議定名為祖率,這是對祖沖之的數學成就的一種認可與肯定。在這樣的數學課教學中,學生可以切實受到數學文化的熏陶。因此,數學文化的滲透是德育與數學課結合的重要途徑,教師應該積極完善這一教學方法,將更多的數學文化巧妙地滲透在課堂教學中。
2.在知識生成教學中滲透德育
教師在數學知識生成的這個環節中,一般要抓好學生的正確學習方法。在這個基礎上,若是教師巧妙地滲透德育,則可更容易讓學生理解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并還能讓學生領會其中的德育內涵。比如,為了培養一年級學生文明出行的良好習慣,教師可以利用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材中的這樣一個案例:有一輛公交車,車上有2個人,當車輛行駛到了“三家店站”時,從前門上了3個人,后門上來2人,求這時車上一共多少人?這時學生需要做的是進行數學問題的相關計算,當教師帶領學生進行完相關的數學計算時,可以繼續問學生“公交車可以從后門上嗎?這一行為是文明的嗎?”這時,學生會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意識到公交車從后門上是不文明的,教師就要積極引導學生如何文明乘坐公交車,還可以延伸到文明出行等良好習慣的培養方面,從而培養了學生遵紀守法、文明出行的良好行為,在講解數學知識之余,為學生進行了良好的德育滲透。
3.在數學實踐活動中巧妙滲透德育
一般而言,小學數學教師在新課改與課程標準要求之下,會積極地開展數學實踐活動,以鍛煉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滲透德育,可以提高德育的滲透效率和教育效果。比如,學生在學習了統計這個方面的數學知識后,教師就可引領學生參與到“我是小小交通員”的實踐活動中來,讓學生親身體驗調查與訪問活動,搜集相關數據,對數據進行分析,然后制作形成統計圖,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創編出相應的應用題。在這一實踐活動中,學生可以在交通路口測算不同時間段之內的相關車流量,也可以訪問交警,盡可能搜集真實的調查數據,然后對其歸納、分析與處理。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可以發現車輛數量越來越多,空氣污染和噪聲污染問題也愈發嚴重,能夠讓學生切身感受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又或者學生可以從遵守交通規則等方面入手進行調查,搜集相關數據,從真實的數據中看到社會的德育缺失問題。這既保證了學生有效汲取數學知識與技能,也能夠讓學生接受其中的德育教育,達到應有的教學目標。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是實現數學教學目標的需要,也是德育發展的需要,同時也是學生個人發展的需要。教師應該積極探尋有效的德育滲透策略,讓小學數學課的教學課堂成為德育教育的重要陣地,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數學學習能力與德育素養。
參考文獻:
[1]王錦輝.數學教學中提高德育實效性的思考[J].成才之路,2018(30):13.
[2]楊中興.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教育[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20):96.
[3]張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探析[J].廣西教育,2017(37):59-60.